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电工钢产需情况回顾

2019年电工钢产需情况回顾

2019年电工钢产需情况回顾
2020-02-20
2020年是我国电工钢产品升级和电器产品能效升级的关键之年。2019年报
批的《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国家标准拟于2020年下半年出台。
《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国家标准将于2020年7月1日正式
实施。同时,《家用电冰箱耗电量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国家标准执行更加严格。

下游行业能效升级对所使用的电工钢能效等级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进行
了更明确的界定,加快了下游行业使用高端电工钢的步伐,也将对我国电工钢产
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019年我国电工钢产能、产量双增长
电工钢动态产能同比增长。2019年,我国电工钢动态产能达到1274万吨,
同比增长3.45%。其中,无取向电工钢动态产能为1096万吨,同比增长2.81%;
取向电工钢动态产能为178万吨,同比增长7.55%。2019年,无取向电工钢生
产企业共有18家(含双功能企业5家),其中国有企业有8家,产能约为745万
吨,占无取向电工钢总产能的67.97%;民营企业(含混合、合资等)有10家,
产能约为351万吨,占无取向电工钢总产能的32.03%。2019年,取向电工钢
生产企业有20家,其中国有企业有3家,产能约为109万吨,占取向电工钢总
产能的61.24%;民营企业有17家,产能(不含在建)约为69万吨,占取向电工
钢总产能的38.76%。
2019年,我国无取向电工钢产能增加了30万吨,主要是因为沙钢新建的2
条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产线、中冶新材新建的1条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产线、中
山中圣新建的1条中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产线和江西炬煌电磁科技有限公司新
建的1条中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产线投产。国有全流程企业8家,主要为宝武、
首钢、鞍钢、太钢、马钢股份、包钢、本钢及中冶新材;民营半流程企业8家(主
要是从酸洗或轧钢开始的后冷轧工序),主要有沙钢、中山中圣、顺德浦项、浙
江华赢、华西带钢、黄石山力兴冶、浙江天洁、四川瑞致。
2019年,我国取向电工钢产能增加了12.5万吨,主要是由于广东盈泉产能
恢复生产、包头威丰实施技改扩建新增了2万吨产能、山西利国新建产能投产等。

2019年,我国无取向电工钢产能利用率为84.53%,其中国有企业产能利用
率为97.44%,民营企业产能利用率为57.13%;取向电工钢产能利用率为
80.29%,其中国有企业产能利用率为89.27%,民营企业产能利用率为66.10%。

电工钢实际产量同比增长。2019年,我国无取向电工钢产量约为926.49万
吨,同比增长3.61%。其中,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产量为108.66万吨,同比下
降8.23%;高效(高磁感)无取向电工钢产量为57.86万吨,同比增长33.72%;
中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产量为759.97万吨,同比增长3.74%。2019年,取向
电工钢产量约为142.91万吨,同比增长17.25%。其中,一般取向电工钢(CGO)
产量为44.62万吨,同比增长41.43%;高磁感取向电工钢产量为98.29万吨,
同比增长8.80%。

2019年,我国无取向电工钢和取向电工钢产量双双增长。在无取向电工钢
方面,有8家企业产量同比增长,包括首钢股份、鞍钢股份、沙钢、中冶新材等,
其中浙江协和、沙钢、中山中圣和顺浦钢板等企业增幅最大,增幅均超过20%;
8家企业产量同比下降,包括中国宝武、太钢、马钢、华西带钢、本钢等,其中
本钢、华西带钢等企业降幅最大,降幅均超过15%;黄石兴冶产量同比持平。

在取向电工钢方面,有15家企业产量同比增长,包括中国宝武、首钢股份、
鞍钢股份、重庆望变、华西带钢、江阴森豪等,其中鞍钢股份、重庆望变、江阴
森豪、华西带钢等企业增幅最大,增幅均超过50%;有2家企业产量同比下降,
分别是无锡华精和江油丰威;山东硅钢产量同比持平。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高端电工钢生产能力还不够,新上的高端电工钢产
线还在试产中,产量不稳定。特别是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的50W270、50W250、
35W300、30W230、30W210等牌号产品和高磁感取向电工钢0.20毫米、0.18
毫米规格的产品产量较少,还不能满足下游行业全面推进能效升级的需求。

电工钢产量地区分布情况。2019年,我国无取向电工钢产量最多的3个地
区分别是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和华中地区,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33.46%、27.84%
和14.79%;取向电工钢产量最多的3个地区分别是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和华北
地区,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49.42%、26.24%和18.51%。

下游行业能效升级倒逼钢企加快技改升级
我国现行的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标准有两个:一是针对定速空调的
GB12021.3-2010《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二是针对变频空
调的GB21455-2013《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
级》。即将于2020年7月1日起实施的《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
级》国家标准,提高了相关产品的门槛,要求空调厂家更加注重空调制热运行时
的能效,逐步减少甚至取消辅助电加热器。未来5年~10年,国家对空调的能
效要求还将不断提高。

据了解,新版能效标准将定速、变频能效要求合并,替代现行的两个标准,
对定速、变频空调统一采用APF(全年能源消耗效率)评价指标,要求变频空调能
效等级不低于3级,定速空调能效等级不低于5级,到2022年1月1日起两
种空调能效等级均不低于3级。新标准中规定的1级能效标准指标已达到国际
领先水平。据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测算,新标准的实施将使目前空调市场淘汰率达
到45%,将使2020年能效提升14%,使2022年能效提升30%。这一过程将
进一步推动空调朝着高效、变频的方向发展,将淘汰市场上现有99%的定速空
调型号和70%的变频空调型号。

根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发布的《中国房间空气调节器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
(2019年版),能效标准1级指标到2025年最高将达到5.5,到2030年将达
到6.5;力争到2025年能效水平比2020年提高10%,到2030年较2020年
再提高20%。1级能效变压器主要使用规格为0.18毫米、0.20毫米、0.23毫
米等的高磁感取向电工钢产品,目前市场仍不具备大规模供给能力,亟待主流钢
企通过新建产线或推进技改升级,进一步优化相关工艺技术,加强质量控制,尽
快满足下游行业全面能效升级的需求。

首先,部分产线有待技术升级或加快淘汰。目前,我国电工钢产能处于结构
性过剩阶段。要改变这种局面,一要淘汰部分传统的落后生产线,二要对部分较
好的生产线进行改造升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中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产线约有
9条(不含前期停产线),一般取向电工钢产线约有17条,其中70%的产线不具
备生产高端电工钢的技术条件,需要改造升级;30%的落后产线或设备需要淘汰,
如窄带生产线、落后的连续脱碳退火线等。

其次,研发国产激光刻痕技术,促进民企电工钢技术升级。激光刻痕技术可
有效降低取向电工钢铁损并提高产品性能,是细化磁畴技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
向。目前,全国民营取向电工钢企业约为17家,只有极少数几家企业拥有高磁
感取向电工钢后冷轧生产工序,现在主要以生产一般取向电工钢为主,而这正是
变压器能效升级需要淘汰的产品。因此,利用激光刻痕技术来提高产品档次是民
企相关产品升级的重要手段之一。考虑到目前进口激光刻痕设备价格昂贵,国产
激光刻痕技术研发势在必行。

最后,提高电工钢生产技术门槛,用标准的力量化解过剩产能。一是在国家
标准GB/T2521-2016《全工艺冷轧电工钢》中,有些无取向和取向电工钢产品
牌号已不适应市场需求或下游行业产品能效升级的要求,亟待重新修订和发布。
二是目前我国还没有电工钢环保型绝缘涂层技术标准。目前,电工钢环保型绝缘
涂层产品技术逐渐成熟,电工钢用户对环保涂层、涂层特点、应用技术等有了进
一步的了解,这增加了环保型绝缘涂层技术推广的可行性。再加上我国电工钢产
能结构性过剩,可以通过建立环保型绝缘涂层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提高电工钢
生产技术门槛,同时淘汰部分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化解过剩产能。

可以明确的是,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并没有改变。笔者
预判,2020年,我国电工钢市场仍将向好,价格将在小幅波动中逐步回归合理
区间。同时,电工钢需求将随着“十四五”规划和下游行业能效升级的推进和实
施,以及“一带一路”的进一步深入而继续向好。需要注意的是,市场有高端电
工钢需求增加的趋势,一些不具备生产条件或技术储备能力的电工钢生产企业和
下游企业将面临巨大挑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