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法检测尿碘方法的建立及影响因素探讨

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法检测尿碘方法的建立及影响因素探讨

・ 1332・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年11月第31卷第11期Int J LabMed,November 2010,Wo1.31,No.11 甚至可使检测结果小于0.01 ng/mL。当TBIL ̄172“mol/L 时对测定无干扰,当TBIL> ̄206 Fmol/L时,可对结果产生正 干扰。 5.回收试验 分析样本1和2的回收率分别为104. 1 和101.6 (平均102.9V00)。 

讨 论 cTnI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诊 断,AMI危险性评估和预后判断等方面,在心脏疾病的诊断与 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ITL脸测cTnI的原理是将cTnI特异抗体结合于胶乳颗 粒表面,标本与胶乳试剂在缓冲液中混合,标本中的cTnI与胶 乳颗粒表面的抗体结合,使相邻的胶乳颗粒彼此交联,溶液浊 度增加的程度与标本中的cTnI含量正相关。分析性能评价表 明其总的不精密度小于1O ,线性达0.75~25 ng/mL,比例 误差为2.9 ,与其他文献报道相似[4 ]。其生物检测限达0. 75 ng/mL,说明该试剂受方法学及抗体浓度、包被胶乳颗粒等 因素的限制,检测灵敏度较其他方法差,但其值尚在ACS阴性 检测范围内,不会影响对心梗的诊断。本试验的干扰因素也不 容忽视,严重黄疸和溶血对试验有正干扰,而脂血对试验有负 干扰,与其他文献报道不一致 _6],可能与检测所用仪器及参数 设置有关;另外类风湿因子及异嗜性抗体对该法检测cTnI的 正干扰,也是我们在检测过程中偶尔遇到的实际问题,可通过 重复检测或同时检测肌红蛋白来加以判断与鉴别。 综上所述,ITL检测血清中cTnI尽管影响其结果的因素 确实存在,但只要做好质量控制,尽量避免检测严重溶血、严重 黄疸及脂血的标本,注意可引起心肌轻微损伤的多种非心源性 疾病及非特异性因素,对于cTnI轻度升高的患者多进行动态 观察,该法作为基层医院定量检测cTnI,以判断AMI的发生、 发展及其严重程度,监测治疗效果等,不失为一种经济、有效、 简单可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冯仁丰.临床检验质量管理技术基础[M].2版.上海:上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11-ll9. [2]Ravkide J,Horder M,C,ehardt W,et a1.Diagnostic per— formance and prognostic value of serum tropenin T in suspected acute myocardia1idarction[J].Scand J Clin Lab Invest,2007,53(8):677—685. E3]潘柏申.心肌标志物的临床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5,28(3):124—126. E4]鄢盛凯.重视心肌标志物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 用[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3,24 (5):249—251. Es]钟利英,杨贺,王彦,等.胶乳增强免疫比浊定量测定血清 肌钙蛋白的方法学评价I-J].中华误诊学杂志,2008,1,8 (3):528—529. [6]宋丽芳,张理华.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肌钙蛋白I EJ].实用医技杂志,2007,7,14(21):2836—2637. 

(本文责任编辑王东 收稿日期:2009—06—01) ・新技术、试剂与设备・ 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法检测尿碘方法的建立及影响因素探讨 

杨平玲,刘西林,刘兴颖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人民医院 276800) 

【关键词】色谱法,离子交换; 尿;碘;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D0I:10.3969/j.issn.1673—4130.2010.11.066 中图分类号:R446.1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4130(2010)1l一1332—03 

目前常用的尿碘检测方法是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但该方 法操作复杂、费时、试剂有毒且检测结果容易出现偏差 。”]。色 谱法由于具有相比于传统比色法更强的抗干扰性和灵敏度而 在临床检验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对于尿碘的测定,离子 色谱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结果稳定、灵敏度高、对操作者健康 和环境无害等优点。离子色谱安培检测法检测尿碘,一般选用 IonPac AS12A分离柱 4],也有报道选用IonPac AS7分离柱和 IonPac AG7保护柱 ,都得到比较好的分离效果。碘离子是 一种常见的疏水性离子,若选择亲水性的分离柱,可以保证碘 离子的较快洗脱,节省分析所需时间。直流安培存在电极逐渐 污染而灵敏度降低的现象,而采用脉冲安培检测法(PAD)则可 不断活化电极表面,以保证稳定的灵敏度l6]。本研究采用强亲 水性色谱柱IonPac AS16分离柱和IonPac AG16保护柱,建立 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法检测尿碘,同时对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 成功应用于本地区孕妇尿碘的临床检测。 

材料与方法 1.仪器与试剂 ICS-900型离子色谱仪(美国戴安公 司),配备ED5OA电化学检测器(美国戴安公司),包含有银工 作电极,pH/银/氯化银复合参比电极和钛对电极。国家标准 溶液研究中心提供的碘离子标准溶液,编号GSB05—1137— 1999。 2.标准溶液与淋洗液的配制 用购置于国家标准溶液 研究中心碘离子溶液1 000 mg/L,用去离子水稀释成5O、100、 200、300、500“g/L标准溶液。200 mmol/L硝酸淋洗液配制: 用移液管准确移取浓硝酸2O.00 mL,加入到已放有一定量去 离子水的2 L淋洗液瓶中,用去离子水定容到1.5 L。 3.色谱条件 分析柱:IonPac AS16(4 mm×250 ram); 保护柱:IonPac AG16(4 mmX 50 mm);ED 50A脉冲安培检 测器,银工作电极,Ag/AgC1参比电极模式,脉冲安培三电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年11月第31卷第l1期Int J LabMed,November 2010,Vo1.31,No.11 波形检测,见表1。 表1碘离子测定的三电位波形 

注:“一”表示无数据或无操作。 淋洗液:200 mmol/L硝酸,等度淋洗;流速:1.00 rnL/ min;进样方式:手动进样;进样体积:25 L;柱温:3o℃。 4.样品的前处理 留取清晨空腹中段尿液5 mL,置于 密闭洁净试管中,离心取上清尿液稀释3倍,经0.22 m滤膜 和C18固相萃取小柱去掉颗粒物和大分子有机物,弃去初滤 液3 mL,后续滤液接出直接进样分析。 5.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法测定尿碘的方法学评价 1)线 性范围与灵敏度分析:用配制的标准溶液进行检测,测定结果 采用峰面积记录,制备标准曲线,确定回归方程,计算检测线性 范围。当以信噪比(S/N)等于3为最低检测限时,本法测定尿 碘的最低浓度即为检测灵敏度。2)精密度分析:分别取高、中、 低3种浓度的标本进行5次平行测定,计算不同浓度标本检测 结果的变异系数(CV)。3)加标回收率分析:分别取高、中、低 3种浓度的标本,每份4.5 mL,加入配制的已知碘浓度(5 rag/ L)标准溶液45 L,混匀,每份加标尿样进行3次重复测定,所 得结果取平均值,计算回收率,为减少因加标所造成的尿样总 体积的变化,控制加标体积小于尿样体积的1.0 。4)对比试 验:以国际标准方法砷一铈催化分光光度计法和离子色谱脉冲 安培法重复检测同1份尿液标本,各检测7次;对2种方法检 测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 6.影响因素分析 1)标本放置时间对结果的影响:取 高、中、低3种浓度尿液样品(浓度分别为510.7、245.6和5O.2  ̄g/L),2~8℃条件下密闭、避光冷藏。以离子色谱脉冲安培 法每天测定不同浓度样品各1次,连续测定7 d。计算不同浓 度样品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2)前处理方式的影响:取同1份 尿液标本,分别用C18固相萃取小柱和RP固相萃取小柱去除 尿液标本中存在的可能污染色谱柱的有机物。先后使用5 mL 甲醇和10 mL超纯水灌注上述2种种萃取小柱,平放20 min 以上以充分活化固相萃取小柱;分别取5 mL稀释的标本通过 O.22 m滤膜和固相萃取小柱,弃去初始流出液3 mL,接取约 2 mL流出的标本直接进样分析。同1份标本用不同的柱前处 理,分别重复7次,计算检测结果平均值、标准差和CV,并比较 不同前处理方式检测结果均值的差异。 7.临床标本检测 妊娠组为733例2008年lO月至 2009年1O月间在本院进行孕期检查的妊娠期妇女,年龄22~ 4O岁,平均年龄28.5岁,其中早孕(1~13周)158例,中孕(13 ~28周)376例,晚孕(24~4O周)339例。对照组为138例未 孕妇女,年龄20 ̄40岁,平均年龄29.5岁。留取妊娠组及对 照组研究对象晨尿标本,以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法测定尿碘 浓度。 8.统计学处理 SPSS11.0软件和t检验。 结 果 ・ 1333・ 1.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法测定尿碘的方法学评价 1)线 性范围与灵敏度分析:色谱面积(Y)与进样浓度(X)呈正相关 线性关系,拟合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一0.004 8x一0.091,r 一0.999 8,尿碘浓度在5O~500 g/L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结 果;当以S/N一3为最低检测限时,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法测定 尿碘的的最低浓度为4.5 g/L。2)精密度分析:高、中、低3 种浓度组样品检测结果CV分别为3.45 、3.25%、2.8O 。 3)加标回收率分析:高、中、低3种浓度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分别 为96.3%、95.1 、94.3 。4)对比试验:砷一铈催化分光光度 计法检测结果为(117.2±4.41) g/L,变异系数为3.76 ;离 子色谱安培法检测结果为(1l6.8±3.31)ug/L,变异系数为2. 83 。以t检验比较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均值,差异没有统计 学意义(P>O.05)。 2.影响因素分析 1)标本放置时间对结果的影响:高、 中、低3种浓度样品的尿碘结果均基本稳定,高、中、低浓度样 品连续检测结果c 分别为3.09 、2.9o 、3.34 ,均低于 5 。2)前处理方式的影响:以C18柱进行前处理,检测结果 为(179.8±5.04) g/L,CV为2.8O ;以RP柱进行前处理, 检测结果为(18o.6±5.12) ̄,g/L,CV为2.83 。不同前处理 方式检测结果均值用t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 3.1临床标本检测 不同孕期妊娠妇女及对照组尿碘水 

平的分布见表2。早、中、晚孕期的妊娠妇女尿碘的中位数分 别为126.4、130.1 7和124.87 ̄g/L,与对照组224.32 ug/L比 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d0.05)。 表2不同孕期妊娠妇女及对照组尿碘的分布In(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