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业概况地理位置重庆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东经105°17'-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
全市东西长470公里,南北宽450公里,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
自然状况重庆辖区内,北有大巴山,东有巫山,东南有武陵山,南有大娄山,地形大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
重庆主城区海拔高度多在168~400米之间。
市内最高峰为巫溪县东部边缘的界梁山主峰阴条岭,海拔2796.8米;最低为巫山县长江水面,海拔73.1米。
全市海拔高差2723.7米。
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山地面积占76%,丘陵占22%,河谷平坝仅占2%。
其中,海拔500米以下的面积3.18万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38.61%;海拔500~800米的2.09万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25.41%;海拔800~1200米的1.68万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20.42%;海拔1200米以上的1.28万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15.56%。
主要河流有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綦江、大宁河等。
2014年全年水资源总量599.53亿立方米。
年平均降水量1213.1毫米。
全年总用水量80.90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8%。
年末全市监测的15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46亿立方米,比上年末蓄水量增长21.1%。
2014年新增林地3.81万公顷,完成营造林面积320万亩。
全市森林覆盖率43.1%。
气候特征重庆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候在18℃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平均在6-8℃,夏季平均气温在27-29℃,日照总时数1000-1200小时,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温润多阴、雨热同季,常年降雨量1000-1400毫米,春夏之交夜雨尤甚,素有"巴山夜雨"之说。
2013年平均气温19.9℃,年总降雨量1026.9毫米,日照时数1187.5小时,平均湿度71%。
行政区划2013年重庆共辖38个区县(自治县),213个乡,611个镇,192个街道办事处,5721个居委会,8318个村。
为改变重庆城市对农村的带动效应不强、“小马拉大车”的现状,做大城市规模,带动农村发展,2013年9月,我市提出“五大功能区”战略,将重庆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五个功能区域。
至此,重庆区域发展战略迈入4.0时代。
“都市功能核心区”包括渝中区全域和大渡口区、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区5区处于内环以内的区域,约294平方公里,2014年常住人口367.76万人;“都市功能拓展区” 包括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处于内环以外的区域以及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全域,约5179平方公里,2014年常驻人口451.22万人;“城市发展新区”包括涪陵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綦江区、南川区、大足区、铜梁区、璧山区、潼南县、荣昌县、及万盛、双桥经开区,约2.32万平方公里,2014常住人口1079.19万;“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包括万州区、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11区县,约3.39万平方公里,2014年常住人口816.65万人;“渝东南生态保护区”包括黔江区、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武隆县、彭水县6区县(自治县),约1.98万平方公里,2014年常住人口276.58万人。
民族人口以汉族为主体,此外有土家族、苗族、回族、满族、彝族、壮族、布依族、蒙古族、藏族、白族、侗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水族、纳西族、羌族、仡佬族等49个少数民族。
2014年末,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991.40万人,比上年增加21.40万人。
城镇化率59.6%,比上年提高1.26个百分点。
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0.67‰,死亡率为7.0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62‰。
全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3,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10.3。
年末户籍总人口3375.20万人,比上年增加16.78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2003.08万人,非农业人口1372.12万人。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633.14万人。
其中,第一产业从业592.59万人;第二产业从业422.73万人;第三产业从业617.82万人。
农业资源市域植物资源丰富,生长6000多种各类植物,森林覆盖率39%。
重庆药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地之一,大面积山区生长的野生和人工培植的中药材有2000余种,主要有黄连、白术、金银花、党参、贝母、天麻、厚朴、黄桕、杜仲、元胡、当归等。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连产量居全国第一,是著名的"黄连之乡"。
全市有栽培植物560多种,主要是水稻、玉米、小麦、红薯四大类,尤以水稻居首。
除粮、油、蔬菜等农作物外,还有油菜、花生、油桐、乌桕、茶叶、蚕桑、黄红麻、烤烟等名优经济作物。
黔江区被誉为"烤烟之乡";涪陵是全国著名的"榨菜之乡"。
果树作物主要有柑橘、梨、李、桃、枇杷、龙眼等,尤以柑桔最具盛名,有“柑橘之乡”的美誉。
市域内各类动物资源600余种,有金丝猴、华南虎、蜂猴、黑鹳等近100种国家重点珍稀保护动物;40余种畜禽类动物中,荣昌猪为全国三大猪种之首,有"华夏国宝"之称;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为全国最大的长毛兔生产基地。
农业生产2014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61.03亿元,比上年增长4.4%。
其中,种植业722.49亿元,增长3.9%;畜牧业248.78亿元,增长3.5%;林业39.12亿元,增长8.0%;渔业50.64亿元,增长15.2%。
2014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363.8万亩,下降0.5%。
粮食综合单产340.3公斤/亩,增长0.2%。
油料播种面积449.9万亩,增长5.8%。
蔬菜播种面积1062.1万亩,增长3.9%。
水果种植面积514.9万亩,增长5.4%。
中药材种植面积170.4万亩,增长5.8%。
2014年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144.5万吨,下降0.3%,连续7年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
其中,夏粮产量146.4万吨,下降4.7%;秋粮产量998.1万吨,增长0.4%。
全年谷物产量796.8万吨,比上年减产1.0%。
其中,稻谷产量503.2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小麦产量27.0万吨,减产20.0%;玉米产量256.0万吨,减产0.8%。
农村经济2014年全年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65.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61.03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6531.86亿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6672.51亿元,增长10.0%。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4∶45.8∶46.8。
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8750.14亿元,增长11.1%,占全市经济的61.3%。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7859元(7791美元),比上年增长10.0%。
从五大功能区域看,都市功能核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44.22亿元,比上年增长9.0%,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0.6%;都市功能拓展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44.83亿元,增长12.2%,占全市的23.4%;城市发展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18.08亿元,增长11.5%,占全市的33.1%;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66.75亿元,增长10.6%,占全市的17.4%;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1.52亿元,增长9.7%,占全市的5.5%。
农村生活2014年全年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52元,比上年增长10.8%。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90元,比上年增长11.7%。
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3196元,增长16.5%;人均经营净收入3402元,增长7.2%;人均财产净收入252元,增长11.3%;人均转移净收入2639元,增长12.4%。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983元,比上年增长14.5%。
社会保障2014年年末全市共有50.24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220元/月;农村五保供养16.36万人,农村五保对象最低供养标准为345元/月。
资助113.65万农村困难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农村投资2014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21.88亿元,比上年增长13.9%。
其中,农林水支出290.45亿元,增长3.0%。
201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奉节农业概况地理位置奉节县位于重庆市东部,东邻巫山县,南界湖北省恩施市,西连云阳县,北接巫溪县。
地跨东经109°1′17″——109°45′58″,北纬30°29′19″——31°22′33″。
全县幅员面积4099平方公里。
自然状况奉节属四川盆地东部山地地貌,长江横贯中部,山峦起伏,沟壑纵横。
境内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8.3%,中山(海拔1000米以上)占总面积80.01%,最高海拔吐祥猫儿梁为2123米,三峡工程蓄水前最低海拔瞿塘峡口为86米。
奉节北部为大巴山南麓的一部分,东部和南部为巫山和七曜山的一部分,长江横切七曜山形成著名的瞿塘峡。
地貌总体为东南、东北高而中部偏西稍平缓,南北约为对称分布,以长江为对称轴,离长江越远海拔越高,有少量平缓河谷平坝。
境内水资源较为丰富,长江干流41.5公里,有梅溪河、大溪河、石笋河、草堂河、朱衣河及其它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干、支流共17条。
气候特征县境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春早、夏热、秋凉、冬暖,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
境内山高谷深,海拔高度变化很大,受地形地貌影响,垂直变化较为明显,形成典型的立体气候。
年均气温海拔低于600米的地区为16.4℃,600-1000米的地区为16.4℃-13.7℃,1000-1400米的地区为13.7℃-10.8℃,高于1400米的地区,低于10.8℃。
极端最高气温为39.8℃,极端最低气温为-9.2℃。
无霜期年均287天,年平均降水量1132毫米,常年日照时数为1639小时。
行政区划2014年奉节县共辖32个镇乡、街道办事处(18个镇、11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即永乐镇、白帝镇、草堂镇、汾河镇、朱衣镇、康乐镇、大树镇、公平镇、竹园镇、青莲镇、新民镇、甲高镇、羊市镇、吐祥镇、青龙镇、兴隆镇、五马镇、安坪镇、康坪乡、岩湾乡、红土乡、石岗乡、平安乡、冯坪乡、鹤峰乡、太和乡、云雾土家族乡、龙桥土家族乡、长安土家族乡、永安街道办事处、鱼腹街道办事处、夔门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