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了解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

了解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

临床表现为神志不清,皮肤黏膜发绀,四肢厥冷, 脉搏细弱,血压低或测不到,出血,无尿及多系 统脏器功能衰竭。
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8
(二)休克时细胞与主要器官病理生理改变
(1)细胞
休克时由于缺氧,糖有氧氧化受阻,使ATP生成减 少,无氧酵解增强,乳酸生成增多。ATP不足,细 胞膜上钠泵运转失灵,细胞内Na+增多,细胞外K+ 增多,从而导致细胞水肿和高钾血症。
➢ 萎陷的肺泡不能通气,肺部微循环血栓栓塞使部分 肺泡得不到血流灌注,导致通气与灌流比例失调, 使低氧血症更加明显,出现呼吸困难、发绀、肺部 听诊出现干湿性啰音和呼吸衰竭。
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10
(4)肾脏
➢ 休克时有效循环血量降低,心排血量减少,肾血 管痉挛,肾缺血,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坏死, 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
➢ α-受体阻滞剂,扩张血管。 ➢ 易诱发心动过速。1~2mg/500ml缓慢静滴。
③酚妥拉明
α-受体阻滞剂,扩张小血管,减轻外周阻力,改 善微循环,保护重要脏器。
④阿托品
➢ 抗胆碱能药物,阻断M受体和α受体,解除血管痉 挛,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微循环。1~2mg/次静 注,15~30分钟可重复。
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19
(3)中度休克:神志淡漠,血压60~90/40~60 mmHg,脉搏细弱(大于120次/分),尿量明显 减少,口渴,皮肤发凉,面色苍白,CVP明显降 低。出血量25%~35%(1750ml)。
(4)重度休克:神志昏迷,血压40~60/15~40 mmHg或测不到,脉搏细弱不易触到,无尿,严 重口渴,皮肤湿冷,面色紫绀,CVP为0。出血 量35%~45%(2250ml)。
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13
重点
休克时中心静脉压与血压变化的关系及处理
CVP BP
原因
低 低 血容量严重不足
处理 快速补液
低 正常 血容量轻度不足
适当补液
高 正常 容量血管过度收缩
扩张血管
高 低 血容量相对过多或心功能不全 强心、扩血管、纠酸
正常 低 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不足
补液试验
补液实验:取等渗盐水100~200ml,5~10分钟经静脉输入。 如血压升高而CVP不变,提示血容量不足;如血压不变而 CVP升高(3~5cmH2O),则提示心功能不全。
休克
教学目标:
➢ 了解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
➢ 熟悉休克的病因、分类、病情判断、救 护原则及护理措施。
➢ 掌握休克的概念,临床观察重点,中心 静脉压与血压变化的关系及处理,休克 程度的估计及休克的紧急处理原则及护 理。
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1
一、休克
一、概念
重点
➢ 休克是由多种病因(低血容量、创伤、感染、过 敏等)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相对或绝对不足,导 致全身微循环障碍,造成组织和脏器缺血、缺氧 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2)心脏
休克时动脉血压下降,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 肌缺血缺氧,心肌细胞损害,心肌收缩力减弱, 致心功能下降。
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9
(3)肺脏
➢ 缺血缺氧使肺泡的Ⅱ型上皮细胞分泌磷脂减少,磷 脂可维持肺泡表面张力,磷脂减少使肺泡表面张力 增加,肺泡发生萎陷而导致肺不张。
➢ 缺血缺氧使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导致肺毛细 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肺间质水肿和肺细胞水肿。
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20
六、急救护理
(一)救护原则
解除致休克因素、恢复有效循环血量,纠正微循 环障碍、改善心脏功能,据病情作相应处理。
1、紧急措施:
重点
①保持患者安静,就地抢救,避免过多搬动;
②取休克卧位。
③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高流量吸氧,必要时给予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④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及时补充血容量;
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4
四、病理生理
(一)休克发展过程 根据血流动力学和微循环变化分为3期。
1、休克早期(缺血缺氧期) 2、休克期(瘀血缺氧期) 3、休克晚期(DIC期) (二)休克时细胞与主要器官病理生理改变
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5
(一)休克的发展过程
1、休克早期:又称缺血缺氧期或代偿期。
4、休克程度的估计
重点
(1)休克前期:神志清楚,血压正常或升高,脉 搏正常或略快,尿量正常或略少,轻度口渴,皮 肤及黏膜正常,CVP正常。出血量<15%(760ml)。
(2)轻度休克:神志清楚或淡漠,血压 90~100/60~70mmHg,脉搏细数(100~120次/分), 少尿、轻度口渴、皮肤发凉,面色苍白,CVP降低。 出血量15%~25%(1250ml)。
疗休克的重要指标。
➢ 中心静脉压的变化一般比动脉压的变化为早。 ➢ CVP受血容量、静脉血管张力、右心室排血能力、
静脉回心血量及胸腔或心包内压力等因素影响。
➢ 在低血压情况下,CVP<5cmH2O,表示血容量不足; CVP>15cmH2O,提示心功能不全、容量血管过度收 缩性心或力肺衰循竭环。阻力增加;CVP>20cmH2O,表示有充血
休克时,CO较低,感染性休克有时较正常值高。 用漂浮导管可测CO。
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15
(4)心脏指数
➢ 每单位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可反映休克时周围 血管阻力的改变及心脏功能的情况。
➢ 心脏指数=心输出量/体表面积。
➢ 正常值为3~3.5L/m2。
➢ 感染性休克时,周围血管阻力降低,心脏指数代
偿性增高;如周围血管阻力增高,心脏指数代偿 性下降。
(5)休克指数
重点
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正常值为0.5左右。
指数≈1,提示血容量丧失约20~30%;
指数>1~2,提示血容量丧失30~50%。
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16
(二)病情判断
1、病史 病史有助于阐明致休克因素。 ➢ 有喉头水肿、哮鸣音及用药史,考虑过敏性休克; ➢ 有晕厥史且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考虑失血性休克; ➢ 有颈静脉怒张、心音低、肝大者考虑心源性休克; ➢ 有颈椎损伤、四肢瘫痪考虑神经源性休克; ➢ 有明显呕吐、腹泻史、失液量大或有急腹症合并休
⑤ 镇 痛 , 肌 肉 或 静 脉 注 射 吗 啡 5 ~ 1 0 mg 或 度 冷 丁 50~100mg。
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21
⑥止血,伤口或四肢血管出血,可采用压迫止血 或止血带止血法。如腹腔内、胸腔内血管破裂 或肝脾破裂,宫外孕破裂出血,可扩容的同时, 积极手术止血。
⑦保暖,但不加温,以免皮肤血管扩张影响重要 脏器的血流量和增加氧耗。
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14
(2)肺小动脉楔压(PAWP) ➢ 肺小动脉楔压是反映左、右心功能,估计血容量、
监护输液速度,防止肺水肿的一个良好指标。
➢ 正常值5~15mmHg。 ➢ 过低表示血容量不足; ➢ >18 mmHg,示输液过多、心功能不全; ➢ >30 mmHg,出现肺水肿。 (3)心排血量(CO)
①受致病因素的刺激,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使儿茶酚胺等体液因子大量释放,导致全身小血管 收缩,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加,大量真毛细血管关闭, 故微循环灌注量急剧减少。
②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兴奋,抗利尿激素分 泌增多,钠水重吸收有助于血压和循环维持。
③某些器官中的微循环动静脉吻合支开放,部分微动 脉血直接进入微静脉,以增加回心血量。
⑧采血标本送检,查血型及配血;
⑨留置导尿管,监测肾功能。 ⑩有条件进行CVP、动脉压和心电监护。
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22
重点
2、补充血容量:
➢ 抢救休克的首要措施:及时补充血容量、恢复组 织灌注。
➢ 原则:失血补血,失水补水,丢失多少补多少。
➢ 补液种类:先输入一定量的晶体液或电解质溶液, 如生理盐水、5%糖盐等。
②白细胞在微血管壁上黏附,微血栓形成,回心血 量减少,组织细胞缺氧及器官受损加重。
③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三烯(LT)、纤连蛋白 (Fn)、白介素(LT)、氧自由基等体液因子大 量释放进一步造成细胞损害。
临床表现为神志淡漠、皮肤黏膜发绀并出现花斑、 中心静脉压降低,血压下降,少尿或无尿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 临床出现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高钾血症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11
五、病情评估
(一)病情观察
重点
1、临床观察
(1)神志状态
(2)体温
(3)脉搏
(4)血压与脉压差
(5)呼吸
(6)皮肤黏膜及肢端温度
(7)周围静脉及颈静脉
(8)尿量
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12
2、血流动力学监测
(1)CVP ➢ 反映相对血容量及右心功能,是观察、判断、治
➢ 血液制品:全血、血浆或红细胞。补充血容量和 维持血液的胶体渗透压。用于严重失血、失血浆 或严重感染引起的休克。
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24
3、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 血管扩张剂主要用于休克早期微血管痉挛期,以 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使血压回升。
❖ 常用药物有多巴胺、酚妥拉明、异丙肾上腺素、 阿托品和654-2等。
①多巴胺
➢ 对多巴胺受体、α和β受体均有兴奋作用。
➢ 小剂量多巴胺以兴奋β受体和多巴胺受体为主, 表现为心肌收缩力增强,血压上升,肾血流量增 加;
➢ 大剂量多巴胺以兴奋α受体为主,在血压升高时, 肾血流量减少。大剂量引起心律失常。
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25
②异丙肾上腺素
➢ 兴奋β-受体,增加心脏收缩力、心排血量和心率。
➢ 常用的扩容剂包括低分子右旋糖酐、706代血浆。
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