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打造旅游城市-实现富民强县目标

打造旅游城市-实现富民强县目标

打造旅游城市精品 实现富民强县目标
——
对涞源县城市建设的调查与研究

城市作为永续发展的地域空间,是经济、文化、生态、人口
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其伴随经济发展而发展,反过来,又对经济
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刚刚闭幕的市第十次党代会上,
市委书记宋太平在报告中指出:强市兴县富民仍然是全市发展的
中心任务,城镇化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涞
源县依托资源优势,把旅游作为实现富民强县的战略性产业来
抓,把县城按中等城市谋划,按旅游城市定位,打造旅游城市精
品,实现城市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达到富民强县的
奋斗目标。
(一)三军未动、规划先行,让城市发展更具科学性,打造县
域经济发展合理布局
如何实现符合科学发展观、顺应老百姓意愿的“大变样”,科
学规划是前提。几年来,涞源县委、县政府始终树立规划即法的
理念,以“城镇面貌三年上水平”为契机,始终把城市的高标准规
划放在第一位,坚持高站位思考,大手笔谋划,聘请河北省城乡
规划设计院修订完善了《涞源县县城总体规划(2004—2020 年)》,
邀请北京清华大学、上海同济大学等顶级规划设计单位对县城
控制性详规及重点地区进行科学规划、反复论证,确定了新的城
市建设和发展思路。即:围绕建设“山水宜居城市”定位,全面构

1
筑“一城三区”的“品”字型城市发展框架,山、水、城同步建设,
全面铺开。“一城”:就是把涞源建设成一座富有特色,具有较强
实力、活力、竞争力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城市规划面积达到
61.39

平方公里。“三区”:一是主城区。规划面积 31.2 平方公里,重点
是实施“五纵五横一环”高标准路网建设和拒马河水景观打造工
程,扩张新城区,改造旧城区,打造标志性建筑,按照经济繁荣
与居住舒适的要求,向现代化城市迈进。二是白石山旅游度假区。
以“世界地质公园”白石山为依托,已将原先的下北头乡更名为白
石山镇,规划建设集旅游观光、餐饮娱乐、休闲购物为一体的总
面积为 11.03 平方公里的精品旅游度假区。三是河北冶金工业园
区。抓住河北钢铁集团进驻涞源的历史性机遇,以“河北百强企
业”奥宇钢铁公司为中心,规划建设 19 平方公里全国一流的冶金
工业园区,全面提升城市的产业支撑力。
(二)强力投资、人文建设,让城市发展更具功能性,打造县
域经济发展平台
涞源县委、县政府决定把县城按中等城市谋划,按旅游城市
定位,全力打造山水宜居城市。但要真正建起一座经得起历史检
验的旅游城市,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扎实起步,埋头苦
干,按照规划、地下、地表、建设四步走的城市建设的基本路径
和规律搞建设。一是提升主城区基础功能。谋划实施一大批城市
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完成了总投资 3.8 亿元总长 3484 米的县城
五条主要街道改造工程,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拆迁任务,而且实

2
现了零强拆、零上访。完成了总投资 1398 万元的县城污水处理
厂建设和总投资 2600 万元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一期工程,
并投入使用。总投资 1 亿元的天源假日酒店、投资 1.2 亿元的白
石山大酒店建成并投入运营。特别是根据县城的位置和特点,按
照 50 年一遇的标准,合理规划城市水资源的利用和节约,实现
雨污分流,投资 4.1 亿元,建成了长达 31 公里,截面为 3×3 米,
建设标准和建设质量全省一流、全国领先的地下综合管网工程。
二是打造白石山及旅游度假区。投资 2 亿元,开展了“千人会战
白石山”重点工程,世界地质公园白石山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
善。积极引进有丰富先进管理经济验的原黄山老总黎志团队和
具有雄厚资金实力的河北旅投,投资 50 亿元,共同开发打造白
石山,全力把白石山打造成中国名山、世界名山。在白石山镇谋
划建设集旅游观光、餐饮娱乐、休闲购物为一体,规划面积
11.03

平方公里的白石山旅游休闲度假区,谋划实施了投资 10 亿元的
白石山风情小镇温泉度假村项目、投资 1.2 亿元的县城至白石山
景区旅游观光大道项目、投资 4 亿元的中华涞源鸿达 9813 国际
酒城堡项目,全力把涞源打造成生态旅游胜地。三是全面打造水
景观。涞源县城内,三大珍珠泉群交相喷涌,形成了奔流不息的
拒马河,也是海河水系的九大源头之一。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
保护好涞源乃至华北的母亲河之一—拒马河,涞源自己出资的
拒马河综合治理工程也已拉开序幕,总投资 52 亿元,建设规划
面积 6 平方公里的“滨湖新区”建设项目主要实施拒马源“国家城

3
市湿地公园”综合治理工程,在县城段兴建 8 道橡胶坝建设,形成
8 平方公里的水面,其中最大的是涞源湖,占地 2377 亩,近 1.6
平方公里。在湖区周边大搞新区开发,建设英雄广场、星级宾馆、
商务中心、涞源展览馆等现代建筑,集观光、休闲、会展于一体,
把涞源建成中国北方特色鲜明的山水城市。两三年内涞源县城
将是湖泊串串、湖光山色,实现高峡出平湖的美景,彻底改变涞
源旅游“游山有余、旅水不足”的现状。未来的涞源将成为西部太
行山区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华北的大地上,也给京津大城市
的人们提供一个好的去处,从而加快老区人民的致富步伐,实现
富民强县的战略目标。
(三)建设城市、聚集产业,让城市发展更具动力性,打造县
域经济核心增长极
城市建设可以拉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也能促进城市综合
实力的增强。建设城市的内涵不仅仅在于城镇面貌的改变,更要
通过建设和发展城市来聚集产业、聚集财富,通过加快城镇化来
推动工业化,把城市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涞源县委、县政府
在坚持“做城建”的同时,努力在“做产业”上下功夫,以主城区为
腹地,辐射工业园区,以 82 个大项目为依托,构筑了五业三园的
现代化格局,实现城市和经济发展的互赢。一是五大产业。即:钢
铁产业。“河北百强民营企业”奥宇钢铁公司现生产生铁能力
150

万吨,钢 300 万吨。正在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开发高科技还原铁
项目,提高科技含量,打造全国第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钢铁

4
企业。有色产业。实施“一体两翼”战略。“一体”即唐钢、邯钢;“两
翼”即“东有曹妃甸(黑色)、西有涞源县(有色)”。投资 150 亿元,
规划建设全国一流的有色金属冶金工业园区。新能源产业。河北
建投集团集中实施 132 兆瓦光伏太阳能、28 万千瓦风力发电项
目。目前,1+10 兆瓦光伏发电 1 兆瓦项目已并网发电,10 万千瓦
风电项目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创立“风光互补、错峰发电”的
新模式,填补全国新能源产业的空白。食品加工。江苏雨润集团
投资 12 亿元,建设万头种猪、3—5 万头瘦肉型猪、10 万头生猪
养殖项目,3000 万只家禽、5 万头牛屠宰项目,150 万头生猪肉
食品加工项目及 20 万吨饲料加工项目。旅游产业。河北旅投、黄
山黎志管理团队进驻,投入资金 50 亿元,全力打造以白石山为
龙头的旅游产业,打造中国北方的黄山。二是三大园区。即,以
钢铁有色为主的涞源河北冶金工业园区、以旅游服务业为主的
白石山旅游休闲度假区和以畜禽养殖加工业为主的江苏雨润食
品加工工业园区。
(四)注重管理、塑造形象,让城市发展更具持续性,打造县
域经济发展后续动力。城市发展“三分建,七分管”,没有管理的
现代化,也就没有城市的现代化。涞源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城市
经营带动城市管理。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创新机制,走以城
养城、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市场化之路,实现城市自我积累、
自我增值的良性发展。一是转变经营理念抓管理。①强化经营城
市理念。通过拍卖、出售、转让桥梁、道路、广场等城市基础设施

5
冠名权、广告权、经营权的方式,多渠道融入社会资金,有效解
决城市管理只靠财政投入“独木难支”的实际问题。②改革城市
管理体制。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城市保洁公司、集中供热
公司等社会化城市管理机构,以市场化的管理手段切实提高城
市管理效率。③明确城市管理重点。按照“精心、精细、精品”的
要求,突出抓好城市“四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设施维护、
服务监管等重点方面的管理,切实发挥县城在县域经济中的金
融服务中心、经济调控中心、商品贸易和服务转移中心的作用。
二是注重长效机制建设强管理。强化城市管理的治本之策,进一
步明确各职能部门、街道和社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坚持管理重
心下移,做到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全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主
管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三是实施全民素质工程促管理。进一步唱响“人民城市人民建、
人民城市人民管”的主旋律,采取市民公约、宣传月、电视台开辟
《每周关注》专栏等多种有效形式,对广大市民进行宣传教育,提
高市民的文化素质。深入开展“党员奉献日”活动,组织发动全县
所有党员走上街头、景区,从治理身边的环境卫生开始,向脏乱
差宣战,大搞城市环境治理,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广大
市民增强城市文明意识。

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