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保险的起源与发展

第2章保险的起源与发展


三、人身保险的起源和发展
早期各类互助团体的产生和发展与人身保险制度的形成具 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社会上提供这类保障的大体有四种:
教会 同业互助会 殡葬社 友谊社
17世纪以后,人寿保险因“佟蒂法”的实施和“ 生命表”的编制得以迅速发展。
“佟蒂法”是17世纪中期法国宰相秘书洛伦•佟 蒂提出的一种不偿还本金募集国债的计划。法王路 易十四未来筹集战争经费于1689年采用了“佟蒂 法”,以每人缴纳300法郎筹集到140万法郎。
劳合社的性质和特点 1.性质:不是保险公司,而是一个保险市场。 2.特点(现在有所变化):
(1)本身不经营保险业务,只向成员提供交易场所和有关服 务。 (2)经营保险业务的是劳合社的成员,是自然人,可以自由 组合,组成承保组合(underwriting syndicate) 。 (3)投保人不能与保险人直接接触,必须由保险经纪人分业 务出单(brokerage) 。 (4)劳合社个人保险人负无限责任,但成员之间不负连带责 任。
3、主要经营业务:
水险,财产险,航空险,汽车险,新技术险
劳合社趣闻
•在伦敦劳合社的大楼里,挂着一 只神奇的小铜钟。它是在1799年 从荷兰沿海一艘船“圣·卢丁” 号中打捞出来的。来到劳合社后, 它就担当起不同寻常的使命,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劳合 社有个惯例,用这只小铜钟的钟 声来宣告本社大宗生意的得失: 一响是佳音,表示某项生意发了 大财;两响则是“噩耗”,说明 某宗生意亏了血本。
现代海上保险发源于意大利、形成于英国、发 展于美国。
世界上第一张现代保单:第一份具有现代意义的典型保险契 约是乔治· 勒克维伦于1384年签定的比萨(polizza)保单 。这张保单承保了从法国南部的阿尔兹运到意大利比萨的 一批货物。 世界上第一家海上保险公司于1424年在意大利热那亚问世。
世界上最早的保单
2、船货抵押借款制度是海上保险的初级形式 船货抵押借款契约(bottomry bond),又称冒险借 贷,指船主在外航行急需用款时,把船舶和船上的货物作 为抵押品向当地商人抵押取得航海资金。如果船舶安全完 成航行,船主归还贷款并支付较高的利率,如果船舶中途 沉没,债权即告结束,船主不必偿还本金和利息。 其中,贷款人相当于保险人,借款人相当于被保险人 ,船舶或货物相当于保险标的,高出普通利息的差额(溢 价)相当于保险费。
《汉书•食货志》在总结前人关于粮食生产和储备 的精道论述时引用了《孟子》中的一句话:“狗彘 食人之食不知敛,野有饿殍而弗知发”。
6
丰图义仓 (清)
3、货物运输: 盐运、漕运、镖局、麻乡约
麻乡约民信局----西南最早的邮局
9 重庆綦江县东溪古镇
§2.2 现代保险的起源和发展
中世纪,欧洲各国的城市中出现的各 行业的行会,逐渐分化为工匠行会、商人 行会、社交行会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 种行会中的扶助办法,是人身保险、火灾 保险、海上保险和其他损害保险的原始形 式。
六、再保险的起源和发展
• 17世纪中叶,英国的皇家交易保险公司和劳埃德咖啡馆就 开设经营再保险业务。 • 早期直接保险业务的开展以单个保险人独立承保为主。如 果保险金额过大,多个保险人就采取共同保险的方式联合 承保。 •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临时再保险有了固定格式。1813 年,纽约鹰星火灾保险公司与联合保险公司签订了最早的 固定分保合同。 • 早期的再保险业务是在经营直接保险业务的保险人之间进 行的,19世纪中叶开始,专门经营再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 相继出现。 • 1852年德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专业再保险公司——科 隆再保险公司。
第一份具有现代样式的保单
可以称得上现代含义的保险合同是1384年订立的比萨合同。这张 保险单内容是承保从法国南部的阿尔兹至意大利比萨的一批货物和运 输风险。到1397年,佛罗伦萨出立的保单已经有承保“海上灾难、天 灾、火灾、抛弃、王子的禁止、捕捉”等字样,当时的保险单如同其 他商业合同一样,是由专业的撰状人起草的。 十三世纪中叶在热那亚一带就有撰状人200个。据一位意大利的 律师调查,1393年有位热那亚的撰状人,一年就起草了80多份保险 单。这个时期,意大利在海上保险中独领风骚。莎士比亚在《威尼斯 商人》中就写到海上保险及其种类。 第一家海上保险公司也于1424年在热那亚出现。
二、火灾保险的起源和发展
火灾保险是财产保险的前身。 现代火灾保险制度起源于英国。 火灾保险的直接起源是1666年9月2日的伦敦大 火。 1667年,尼古拉斯•巴蓬(现代保险之父)独 资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家私营的火灾保险所。
1752年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 在费城创办了美国第一家火灾 保险社。
伦敦城大火图


从1756年到1788年,首席法官曼斯菲尔德收集了大量 海上保险案例,编制了一部海上保险法案——《涉及 保险单的立法》 。
劳合社(lyoid`s)的产生
1683年,爱德华·劳埃德(Edward Lloyd)开设一家咖啡馆(Lloyd’s Coffee house)
劳埃德咖啡馆1696年出了一份单张小报《劳埃德新闻》(Lloyd’s News) 大约在1734年劳埃德咖啡馆又出版《劳合动态》,开始时是每周一期,1741年改为 每周二、五出版,后改为日报,至今该报仍在出版 1774年,在劳埃德咖啡馆接受保险业务的商人组织起来,每人出资100镑,由79人 组成,选出委员会觅新址专门经营保险。 1871年由英国议会通过法案正式成为一个社团组织。
冒险借贷
示意图:
船主(货主) [借款人]
重在分摊损失 资本所有人 [放款人]
业务流程:
(1)出航前,获得借款,以船货为抵押品 (保险标的) (2)平安到达,履行借贷合同,归还本息和,息高一倍 (3)途中出险,合同取消,不必归还
保险本质:放款人——保险人 借款人——被保险人 船舶或货物——保险标的 利息溢额——保险费 若船舶沉没,借款(不必归还)——预付的保险赔款
1347年10月23日,意大利商船“圣· 科勒拉”号要运送一批贵重 的货物由热那亚到马乔卡。这段路程虽然不算远,但是地中海的飓风 和海上的暗礁会成为致命的风险。这可愁坏了“圣· 科勒拉”号的船 长,他可不想丢掉这样一笔大买卖,同时也害怕在海上遇到风暴而损 坏了货物,他可承担不起这么大的损失。正在他为难之际,朋友建议 他去找一个叫做 乔治· 勒克维伦 的意大利商人,这个人以财大气粗和 喜欢冒险而著名。于是,船长找到了勒克维伦,说明了情况,勒克维 伦欣然答应了他。双方约定,船长先存一些钱在勒克维伦那里,如果 6个月内“圣· 科勒拉”号顺利抵达马乔卡,那么这笔钱就归勒克维伦 所有,否则勒克维伦将承担船上货物的损失。这样,一份在今天看来 并不完备的协议就成了第一份海上保险的保单,也成为现代商业保险 的起源。现在我们仍然可以在意大利热那亚博物馆看到这张具有里程 碑意义的保险单。
古埃及:犹太商队的互助共济 古罗马:丧葬互助会 古希腊:行业工会团体
2、中世纪:行会
二、古代中国保险思想的萌芽
1、分舟运米 运用保险原理从事货物水运(公元前三四千年)
2、粮食仓储:
“积谷防饥”(夏朝) 周朝建立各级后备仓储 战国形成完备仓储体系 御廪(魏) 敖仓(韩) 常平仓(汉代) 义仓(汉代——北齐——隋唐) 广惠仓(宋代)
综上所述, • 都是指把剩余的粮食积蓄起来,以备荒年救济 百姓; • 平时对于鳏寡孤独者和残疾人等,给予保护和 扶助,形成了社会保险思想的先方第一紧要 之政。”席裕福【清】
时间:西汉宣帝五凤四年(公元前54年) 提出者:大司农中丞耿寿昌
河 北 蔚 县 常 平 仓 ( 明 )
意大利是现代海上保险的发源地
• 在11世纪后期,十字军东侵以后,意大利商人曾控制了东西 方的中介贸易。 • 1384年1月15日由比萨的一组保险人出立的承保四大包纺织 品的从法国南部城市阿尔兹到比萨的货物运输保险单,则被 认为是第一张出现承保内容的“纯粹”保险单。保险史称“ 比萨保单”。 • 第一家海上保险公司于1424年在热那亚出现。 • 善于经商的伦巴第人后来移居到英国,继续从事海上贸易, 并操纵了伦敦的金融市场,而且把海上保险也带到了英国。 今日伦敦的保险中心伦巴第街就是因当时意大利伦巴第商人 聚居该处而得名。
英国海上保险的发展及劳合社的产生
• • 在美洲的新大陆发现之后,英国的对外贸易获得迅速 发展,保险的中心逐渐转移到英国; 1568年12月22日经伦敦市市长批准开设了第一家皇家 交易所,为海上保险提供了交易所,取代了从伦巴第 商人沿袭下来的一日两次在露天广场交易的习惯; 1720年成立的伦敦保险公司和皇家交易保险公司因各 向英国政府捐款30万英镑而取得了专营海上保险的特 权,这为英国开展世界性的海上保险提供了有利条件 。
五、保证保险的起源和发展
保证保险是随着资本主义商业信用的普遍和道德危险 的频繁而兴起的,发展的时间并不长。 1702年英国开设“主人损失保险公司”承办诚实保险 后,1840年有保证社、1842年英国保证公司相继成立, 美国则于1876年在纽约开办“确实保证业务”。 保证保险(广义)分为保证保险(狭义)和信用保险两类。 保证保险:由债务人投保,以保护债权人为目的。 信用保险:由债权人投保,以保护自己权益为目的。
一、海上保险的起源和发展
学界对于海上保险的起源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起源 于公元前2000年出现于地中海沿岸的“共同海损分摊制度 ”,一是认为起源于公元前800-700年盛行于古希腊的“ 船货抵押借款制度”。
1、共同海损分摊原则是海上保险的萌芽 公元前2000年,地处欧亚要冲的地中海东岸的爱琴海 沿岸城市和濒临小亚细亚半岛南岸的罗德岛一带就有了广 泛的海上贸易活动。 当时的航海商提出一条共同遵循的原则:一人为众,众 人为一。(one for all,all for one)。这个原则后来为 公元前916年的罗地安海商法所采用,并正式规定:“凡 因减轻船只载重投弃入海的货物,如为全体利益而损失的 ,须由全体分摊归还。”这就是“共同海损”基本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