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8课 商鞅变法分析

第8课 商鞅变法分析


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铁双镰范(战国时期)
河北省兴隆县古洞沟出土。此范 系单范,背后有弓形把手,一次可铸 两镰。
青铜牛尊
牛的鼻子套一圆环,说明牛已被用来干活。
秦孝公下令求贤
晋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宾客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尊官, 与之分土
——《史记》
商鞅入秦
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年), 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 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姓公孙, 名鞅。因出生在卫国又称卫鞅。后因 在变法有功,被封在商地,尊为商君, 故史称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 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死后,被 贵族诬害,车裂而死。在位执政十九 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 商鞅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 治家和改革家。
工程有哪些?
秦孝公求贤
1、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各国经 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秦国相对落后,遭到他国鄙视, 落后就要挨打。秦孝公上台,决心改 革内政,变法图强,富国强兵。
huá
铁器和农耕的推广
铁 犁 铧 ( )
铁 镰 铁锄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战国前期,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西周末期,我国已开始人工冶铁,制造铁 器;春秋时期,开始用牛耕田),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变法推行数年后,秦国在咸阳建造宫殿和城阙(què),把都城 从雍迁到咸阳。把全国零星的乡镇村庄合并成31个县,由国君委派的县令和县丞治理。 (政治改革)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 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为 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史记·商君列传》
商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 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 足多。”孝公曰:“善!”以商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 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商鞅主持变法
变法目的:
实现富国强兵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商鞅
变法的内容
1、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私 人土地所有权,按土地多寡来征税。
奖励军功。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不论出身,按功劳大小,赏给爵位或官职, 赐给土地和房宅。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爵位和享受特权。(政治改革)
居三年,作为筑冀阙宫庭于咸阳,秦自雍徙 都之。……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 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过了三年(即公元前350年),秦国在咸阳建筑宫廷城阙,把国都从雍 地迁到咸阳。……把零星的乡镇村庄合并成县,设置了县令、县丞,总共合 并划分为三十一个县。
通过“徙木立信”认识信守承诺的重要,做一个诚 实守信的人;通过学习商鞅变法认识改革是推动社会发 展的强大动力,从而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
自主学习
1、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是 什么?
2、秦国为什么要实行变法? 3、说说商鞅变法的时间和支持者
是谁。
4、商鞅变法有哪些内容? 5、商鞅变法是一次什么样变革? 6、商鞅变法时期秦国新修的水利
下令把十家编成一什,五家编成一伍,互相监视检举,一家犯法,十家 连带治罪。不告发奸恶的处以拦腰斩断的刑罚,告发奸恶的与斩敌首级的同 样受赏,隐藏奸恶的人与投降敌人同样的惩罚。
严明法令。公布法律,编制户口,实行连坐法,使百姓互相监督。(政治改革)
“七国之雄,秦为首强,皆赖商鞅”
“(商鞅)举法明教,秦人大治”。
影响
商鞅变法的影响
主要内容
影响

改革土地制度
废除了旧制度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增强了国力
商鞅变法的影响
主要内容
影响
重农抑商 奖励军功
旧制度废除 新制度建立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增强了军队战斗力
增强了国力
商鞅变法的影响
主要内容
影响
迁都咸阳 建立县制
废除了旧制度 增强了国力
商鞅变法的内容与影响
——《史记·商君列传》
致力于农业生产,让粮食丰收、布帛增产的免除自身的劳役或赋税。因 从事工商业及懒惰而贫穷的,把他们的妻子全都没收为官奴。
重农抑商。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 经商。凡因弃农经商或懒惰而贫困的人,要罚做奴隶。(经济改革)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
——(战国)韩非子
“(商鞅)功如丘山,名传后世”。
——(西汉)桑弘羊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 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宋代)王安石
秦国的变化
合作探究
1、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了哪些变 化(影响)?
商鞅变法的影响
主要内容
改革土地制度
重农抑商 奖励军功
迁都咸阳 推行县制 严明法令
第8课 商鞅变法
秦孝公求贤 商鞅主持变法 秦国的变化 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 2、记住: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商鞅变法的时间、
支持者; 3、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影响及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启示。 二、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商鞅变法的原因、影响和成功的原因培养 阅读分析能力,学会辩证看待历史问题。 三、情感目标
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
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
所芬华。
——《史记·商君列传》
有军功的人,各按标准升爵受赏…...王族里没有军功的,不能列入家族 的名册。明确尊卑爵位等级,各按等级差别占有土地房产、家臣奴婢、衣裳 服饰。有军功的显赫荣耀,没有军功的即使很富有也不能显荣。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可免除徭役(统治 者强制人民进行的无偿劳动)禁止弃农经商。
3、奖励军功。20等爵位,不论出身,按战功 授爵;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 爵位和享受特权。
4、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全国设立31县,由 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
5、严明法令。公布法律,编制户口,实行连 坐法,使百姓相互监督。
变法的主要内容
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支持下商鞅开始在秦国变法
废井田开阡陌 鼓励开垦荒地
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历史上称为“井田制”),挖掉土地上原有 的标志、疆界,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经济改革)
僇(lù 合)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nú 妻子和儿 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