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word教案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word教案
学
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培养学生分析、提取及概括图片有效信
目
息的初步能力;
标
2、通过组织课堂讨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掌握小
组合作交流学习的初步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商鞅之死,体会变法的曲折与艰辛; 2、通过都江堰构造和作用的学习,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 慧。
重点:
教 学
重庆市巴川中学校 11 月 3 日
第4页 共4页
1、商鞅变法的内容; 2、都江堰的构造及作用。
重 难点:
难
点
“改革土地制度”的含义及作用。
教
学 方
问题式、导学式、讨论法
法
教 学
手 辅助教学:PPT、多媒体音频、视频、地图
段
第1页 共4页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课前活动]
播放音乐《The mass》,展示战国战争场景 图。
体会战国的时代特点
[课堂导入]
学习识图 自主学习
三、秦国崛起之军事篇——军事角逐 由于本篇不是教学重点,因此通过展示地图,
了解长平之战即可。
[课堂小结] 1、教师小结,情感升华。 2、学生交流,小结自己的所思所悟。
思想交流,情感升华
第2页 共4页
[板书设计]
第8课
原因
政治篇:制度更新—商鞅变法
内容
秦
国
之 崛
经济篇:兴修水利—都江堰
“改革土地制度”的难点; (2)播放视频《军功爵制》感受秦军的战斗力; (3)通过动态图示的演示,解决“迁都、县制、
编制户口、连坐”等问题。
观看视频 学生思考
小组合作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三)变法作用—怎么样? 出示史料让学生结合教材理解变法的作用。
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意识。
论从史出
二、秦国崛起之经济篇——兴修水利 1、出示地图,认识巴国、蜀国的地理位置。 2、播放视屏《都江堰》,学生自主学习。 3、通过师问生答的方式解决疑惑。
作用
起
军事篇:军事角逐—长平之战
[教学后记] 本课针对七年级新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情况及学习能
力来设计。通过图片、视屏、音频、动态图示的展示,解 决教学难点和重点,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自主学习、小组 交流以及开放性的畅所欲言谈启示,符合新课改“开放、 包容、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
第3页 共4页
由战国时代的特点“乱”和“变”导入新课。
初步学会识图
[新课教学]
一、秦国崛起之政治篇——制度更新
(一)变法原因——为何变?
播放视频《百家讲坛》商鞅变法的背景。
结合视频、课本图片以及辅栏“读读”,通过启
发式教学解决变法原因。
(二)主要内容——怎么变? 1、 教师抛出问题,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交流”解决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2、教师点评升华,解决教学重难点 (1)播放故事《一个奴隶主的烦恼》,解决
《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教学设计
———川教版第二单元第 8 课
课题 《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 课型
新授课
地点
铜梁实验中学
授课 教师
邓晶
时间
11 月 3 日
(1)识记与理解:
1、理解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进步的标志;
2、记住变法的时间,理解变法的原因、主要内容和作用;
3、了解都江堰的构造作用;
教 (2)能力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