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表演》(声乐方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44323408
课程名称:《音乐表演》(声乐方向)
英文名称:
课程类型: (必修课)
总学时:252 讲课学时:252 实验学时: 0
学分:14
适用对象:音乐表演(声乐方向)
先修课程:入学前声乐表演基础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声乐》是高师音乐表演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之一,性质是必修课,目的和任务在于,要求学生掌握声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歌唱的基本技能, 声乐方向学生, 在一、二年级必修课的基础上, 进行较系统全面的训练, 加深声乐的基础理论知识, 提高歌唱的技能技巧, 较准确的理解,和演唱中型及较大型的作品, 初步掌握一般的声乐教学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1、在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弘扬民族文化、加强素质教育总要求的前提下,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认真学习中外优秀声乐文化,鼓励不同流派的学习交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科学研究,为发展我国师范声乐艺术教育做出贡献。
2、注重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注意选择思想性艺术性较高,训练价值较大的中外优秀声乐作品为教材。
对现代声乐技术的新成果,在教学中要积极应用。
积极采用新的优秀声乐教材,不断更新充实教学内容。
3、遵照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
教师必须根据本大纲的规定,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每学年、每学期的授课计划。
在授课过程中必须作到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段、方法、步骤进行科学的有效的训练。
4、坚持声情并茂、艺术和技术统一的原则。
教学中即重视声音的基本功的训练,又重视演唱的全方位训练,使学生既能运用科学的发声法又善于表达歌曲的内容、风格和感情,真正做到声情并茂。
5、采用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
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艺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演唱能力和舞台表现能力,以及艺术实践活动的组织能力。
6、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启发式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严格要求学生,师生相互尊重,注意学生的心理活动,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高尚的歌唱审美观和正确的声乐鉴赏能力,使学生在技术、艺术及心理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掌握真正科学的符合自己生理特点的演唱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252课时)
三年级
1.在统一声区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基本条件不断的扩展音域。
2.具有教好的控制和运用气息进行歌唱的能力。
3.歌唱的共鸣问题基本解决,具有一般的控制音量,变化音色的能力。
4.分析和处理歌曲的能力,较准确的表现歌曲的内容、风格。
曲目数量:
练声曲:4 ~ 6首
中国歌曲:10 ~ 12首
外国歌曲: 6 ~ 8首
四年级
1.比较系统的全面的掌握了声乐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歌唱的基本技能。
2.能够准确的理解和演唱不同类型的声乐作品,初步具有舞台演唱的能力,较完整的塑造歌曲的艺术形象。
能演唱具有一定难度的艺术歌曲和歌剧选曲。
3.通过课堂学习和教学实习,初步掌握声乐教学的基本方法及鉴别声音正误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
掌握青少年的声音特点,变声期嗓音的保健和正确训练等有关中小学生歌唱教学的知识。
曲目数量:
练声曲:酌情选用。
中国作品:10 ~ 12首
外国作品: 6 ~ 8首
声乐主修的要求:
在声乐方向要求的基础上,更系统全面的掌握声乐的理论知识,较全面掌握歌唱的技能技巧。
准确的理解和演唱不同类型的声乐作品,包括中外艺术歌曲、歌剧选曲、创作歌曲、民歌等。
具有舞台独唱的能力。
能声情并茂的塑造完整的音乐艺术形象。
通过课堂学习和教学实习,掌握声乐教学的基本方法,能鉴别声音的正误并拿出适当的处理方法。
对于男、女各个声部的声音特点及训练方法有全面的了解。
具有独立进行声乐教学的能力,进行单独的、集体的声乐训练。
曲目数量:
练声曲:酌情选用。
中国作品:每学年完成12 ~ 16首
外国作品;每学年完成8 ~ 10首
曲目与进度: 1.每学期
男、女各个声部均有必唱曲目6首及自选曲目若干。
必唱曲目按照年级,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由中外不同风格、程度的声乐作品构成。
必唱曲目规定了学生必须达到的程度。
〈后附必唱曲目〉
2.学生每学期必须完成必唱曲目3首,自选曲目5~6首。
〈各年级不同〉自选曲目的程度不得低于
必唱曲目。
四、实践环节:
舞台艺术实践教学,发声方法训练,舞台表演训练,毕业时举办独唱音乐会。
六、考核方式:
1.期中考查:由任课教师组织本班进行,每人单独演唱歌曲一首。
成绩由任课教师评定。
2.期末考试:各年级学生均单独演唱歌曲二首。
主修生三年级演唱歌曲三首,四年级演唱歌曲四
首。
成绩由教研室全体教师集体评定。
3.各学期考试曲目不得重复,否则视为作弊。
4.毕业考试:基础声乐结业考试及方向生声乐考试演唱歌曲二首。
主修生毕业考试举办个人独唱
音乐会。
成绩评定同上。
评分:
声乐成绩的考核采用百分制。
60为及格线。
60~78为及格;78~89 为良好;90以上为优秀。
成绩评定根据以下几方面:
1.发声方法:包括歌唱的喉咙状态;呼吸状态;共鸣腔的运用以及以上三者配合是否平衡;演
唱者的嗓音条件等。
2.音乐表现:包括作品的音乐风格是否准确;音乐形象的把握;情感的运用;声音的运用;语
言的运用;演唱者表现出的音乐修养等。
3.作品程度:包括歌曲的音域;音区的高低;乐句的长短;音准的难易;节奏、吐字;作品所
刻画的音乐形象的深度等。
4.歌唱气质:包括演唱者的歌唱形象、仪表;形体语言的运用是否得当,是否具有艺术表现力
等。
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介绍:
《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中国作品1~4册人民音乐出版社
《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外国作品1~4册同上
《民族声乐教学曲选》上、下册同上
《意大利歌曲集》同上
《新编中国声乐作品选》1~3册春风文艺出版社
《西洋歌剧咏叹调》男、女、高、中共4册
参考书目(及参考杂志)介绍:
《美声唱法歌曲大全》黎信昌山西教育出版社
《民族唱法歌曲大全》郭祥义山西教育出版社
《训练歌声》[美]维克托·亚历山大·菲尔兹上海音乐出版社
《声乐语言艺术》余笃刚湖南文艺出版社
大纲制订人:
大纲审定人:
制订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