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法学课件第一编第二章商事主体

商法学课件第一编第二章商事主体


二、法定商人、注册商人和任意商人
(一)法定商人
法定商人指从事法定的特定商行为的商人。
(二)注册商人
注册商人指依法进行商业登记而取得商人资格, 并在其核准的营业范围内从事商事行为的商人。
(三)任意商人
任意商人指可以依法自主决定是否注册登记的商 人。
三、大商人和小商人
(一)大商人 大商人指具有一定经营规模,有固定的场所和相应
再 见!
商法总论的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掌握商法的基础理论 知识,教学重点应放在商法总论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上, 以提高学生对商法理解的能力。
本编建议学时:12学时。
第二章 商事主体
第一节 商事主体概述 第二节 商事主体的分类 第三节 商事能力
本章教学提示:
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对商事主体有基本的认识,对商 事主体的概念和特征、商事主体的分类和商事能力有较 为深入的掌握,进而理解商事主体制度是整个商法的基 础制度。
一、商事能力的概念
商事能力指商事主体独立从事商事活动,享有权利 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和能力,包括商事权利能力和行 为能力。
二、关于商事能力的特别限制
(一)未成年人商事能力的限制
各国法律规定不完全相同。有的不承认未成年人有商事 能力。
(二)公务人员商事能力的限制
各国公务员法大都规定,凡公务人员都不得直接或间接 经营商业或其他投机事业。
(三)外国人商事能力的限制
外国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在我国从事商事活 动,须经我国有关部门批准,并办理登记手续。
本章前沿问题:
1.关于商事主体的划分。
本章思考题:
1.商事主体与民事主体有何区别? 2.简述商事主体商事能力的涵义与特点。 3.商法如何限制某些主体的商事能力?其限制的理
论根据如何?
第一节 商事主体概述
一、商事主体的概念
商事主体是指依照商法的规定具有商事权利能力和 商事行为能力,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从事商事行 为,在商事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 和组织。
二、商事主体的特征
(一)商事主体由商法法定 (二)商事主体依法具有商事能力 (三)商事主体的身份或资格经商业登记而取得 (四)商事主体以从事营利性活动为其常业
第二节 商事主体的分类
一、商个人、商法人和商合伙 (一)商个人
商个人是指依法定程序取得商事主体资格的自然人或公民。
(二)商法人
商法人指按照法定要件和程序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能够 独立进行商事经营活动,并享有商事权利和承担商事义务的 各种商事企业。
(三)商合伙
商合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伙人按照法律和合伙协议的 规定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普通合伙 人对合伙经营所产生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 对合伙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商事组织。
本章教学要求:简要阐释商事主体的概念和特征,深入 讲解商事主体的分类和商事能力,对商事主体的产生背 景和各国关于商事主体的立法进行一般性的介绍,使学 生清晰了解商事主体与民事主体、商事能力与民事能力 的联系与区别,对商事主体制度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掌 握。
本章教学重点:商事主体的特征、商事主体的商事能力。 本章教学难点:商事能力与民事能力的区别。
《商法学》教学课件Fra bibliotek 第一编 商法总论
说明:
商法是调整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商法的调整对 象是纷繁复杂的商事关系。尽管目前法学界对商法与经济法 的划分界限存在着分歧,但一般而言,我们把公司法、合伙 企业法、破产法、证券法、票据法、保险法、海商法等归入 商法的范畴。商法学作为一门学科,内容丰富,体系庞杂, 博大精深。在商法总论中,主要包括商事主体、商事行为、 商事登记、商事代理、商事公告等主要内容。
的机构,依法设立的商人。 (二)小商人 小商人指资本规模很小,通常没有固定营业场所而
依赖简单交易行为谋生的商人。
四、完全商人、拟制商人、表见商人或者 固定商人、拟制商人
(一)德国法上的分类 1.完全商人 2.拟制商人 3.表见商人 (二)日本法上的分类 1.固定商人 2.拟制商人
第三节 商事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