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化酶
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又称前列腺素内氧化酶还原酶,是一种双功能酶,具有环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是催化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的关键酶。
目前发现环氧化酶有两种COX-1和COX-2同工酶,前者为结构型,主要存在于血管、胃、肾等组织中,参与血管舒缩、血小板聚集、胃粘膜血流、胃黏液分泌及肾功能等的调节,其功能与保护胃肠黏膜、调节血小板聚集、调节外周血管的阻力和调节肾血流量分布有。
后者为诱导型,各种损伤性化学、物理和生物因子激活磷脂酶A2水解细胞膜磷脂,生成花生四烯酸,后者经COX-2催化加氧生成前列腺素。
COX-2的生物学性质
COX是花生四烯酸代谢过程中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PGs)合成的限速酶。
传统观念认为,COX 有两种结构亚型,即结构型COX-1和诱导型COX-2。
近期,COX的第三种同工酶——COX-3,在神经系统组织内被发现。
COX-1主要存在于正常的组织细胞中,催化产生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PGs。
COX-2是一种膜结合蛋白。
研究证实,在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中COX-2均可被诱导表达。
生理状态下绝大部分组织细胞不表达COX-2;而在炎症、肿瘤等病理状态下受炎性刺激物、损伤、有丝分裂原和致癌物质等促炎介质诱导后,呈表达增高趋势,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具体是细胞膜磷脂通过磷脂酶A2途径被水解释放出花生四烯酸,在COX-2的催化下,合成前列腺素E2(PGE2),最后产生系列炎症介质,并通过瀑布式级联反应参与机体各生理、病理过程。
人类COX-2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q 25.2~q 25.3,长8.3 kb,含有10个外显子和9个内含子,编码604个氨基酸,含有17个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
COX-2与糖尿病
Pickup研究发现,炎症细胞因子、氧化应激等在2型糖尿病中具有重要作用,首次将2型糖尿病和亚临床炎症联系起来。
COX-2作为重要的炎症介质,参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以通过诱导合成PGs类衍生物来实现。
PGE2作为COX-2的产物之一,能抑制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导致糖耐量减低。
COX-2抑制剂能增加β细胞胰岛素的合成,且呈剂量依赖形式。
同时,COX-2作为炎性反应的介质,能降低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关动物实验显示,NOD小鼠和BALB/C小鼠进展为糖尿病前,COX-2仅仅表达于胰腺内分泌细胞,糖尿病时期主要表达于胰腺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并且COX-2和胰岛素在胰腺的不同细胞群中表达。
提示了COX-2病理表达会影响胰岛素分泌,并在胰岛β细胞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Heitmeier等的研究也证实,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中,一些细胞因子如IL-1、IFN-γ、TNF-α通过诱导刺激COX-2表达,使PGE2合成增加,造成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和退化。
在高葡萄糖浓度的刺激下,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及其离体培养的单核细胞中COX-2的表达均会增加。
表明高血糖的刺激或炎性因子诱导都能使COX-2异常表达,造成胰岛细胞损害。
COX-2与DN
DN作为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病变,又称肾小球硬化症。
COX-2主要在肾小球致密斑、皮质髓襻升支粗段、足细胞和肾髓质的间质细胞表达,与其他炎性介质共同参与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结构功能改变,在DN发生中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