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美企业文化比较研究概要

中美企业文化比较研究概要

中美企业文化比较研究目录摘要 (2)Abstract (2)1、前言 (3)2、企业文化的内涵 (3)2.1 文化的含义、企业文化的含义 (3)2.2 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功能和特点 (4)3、中美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4)3.1 中国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4)3.2 美国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5)4、中美企业文化比较分析 (7)4.1 宏观层面的中美企业文化差异 (7)4.2 企业层面的中美企业文化差异 (8)4.3 个体层面的中美企业文化差异 (9)5、中美两国企业文化优缺点评析 (10)5.1 中国企业文化优缺点评析 (10)5.2 美国企业文化优缺点评析 (10)6、对中国企业发展先进企业文化的启示 (11)参考文献 (12)中美企业文化比较研究摘要每个国家的企业文化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中美两国也不例外。

研究中美两国企业文化间的差异,使中国企业更加清醒的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

探讨如何学习借鉴外国先进的企业文化,使中国企业在塑造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重点论述了中美企业文化各自是如何形成的,它们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中美企业文化的特点具体有哪些,它们又有着怎样的优缺点;以及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取长补短,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企业文化。

关键词:中国企业、美国企业、企业文化AbstractEach country has its own enterprise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Research i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nterprise culture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may help Chinese enterprises awaring more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t has a extremely vital significance in discussing how to learn from foreign advanced enterprise culture to get some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in the process of shaping of the unique cultur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how the enterprise culture formed, what the history origin they have; and how the Chinese enterprises should be learn more from other advanced enterprise culture to perfect themselves.Key words:Chinese Enterprises 、American Enterprises、Corporate Culture1、前言每个国家的企业文化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中美两国也不例外。

由于社会制度、传统文化、历史经历、地理位置和经济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使得中美两国企业文化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特色。

分析中美两国企业文化差异的各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为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是非常有必要的。

然而对中美两国企业文化的特点作对比分析,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前人已经进行过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

但在查阅众多的文献资料后,笔者发现,前人的研究成果丰富而庞杂,一篇论文中常常只总结了几条研究成果,通常不会超过五六条,且涉及的层面广泛、领域交错,并没有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系统的归类。

其次,有些文献在论述过程中,语气上带有明显地意识形态意味,刻意地褒中贬美,进行一些超过学术范围的宣传。

而另外一些文献为了突出中国企业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又刻意的褒美贬中,强调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地向美国企业学习。

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这种有失偏颇地研究与论述过程都是不可取。

笔者认为,对于中美两国企业文化的特点,我们应该进行系统的归类,并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展示出来。

对于中美两国企业文化的优缺点,我们也应该进行中肯的表述,这样才能认清彼此,以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那么,中美企业文化各自是如何形成的,它们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中美企业文化的特点具体有哪些?它们又有着怎样的优缺点?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取长补短,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企业文化呢?怀揣着这些疑问,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笔者开始了实事求是的研究。

2、企业文化的内涵2.1 文化的含义、企业文化的含义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包含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它使得一个群体有着区别于另一群体的显著特征。

文化作为人类知识信仰、文学艺术、宗教哲学、伦理法律和风俗习惯等精神财富的复合体,时刻都在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举止以及生活工作方式。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是企业意识形态、物质形态、制度形态等精神文化的复合体;是外显于厂风厂貌、内显于员工心灵中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是一个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管理模式;是一种凝聚人心以实现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

2.2 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功能和特点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它决定着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是企业价值观、经营哲学、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团队意识、企业形象、企业制度、企业使命和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等。

企业文化的功能就是要使其成为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和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看起来不是最直接的因素,但却是最显著、最持久的决定性因素。

企业文化作为组织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影响着产品的创意、设计、生产、运输、营销和售后等各个方面,从而最终影响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优秀的企业文化一般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能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同;(2)能在价值观指导下成功的实践与验证;(3)能使员工产生使命感;(4)能使员工对企业产生深厚的感情;(5)能使企业产生不可复制的竞争力。

3、中美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文化虽然相对于其他社会现象比较稳定,但其本身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企业文化也不例外。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三面陆地一面靠海的地理环境使中华文化保持很强的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

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传统、社会心理以及内倾型人格。

与此截然不同的是,东西两大洋,南北无强敌的地理位置,使得美国文化明显带有西方文明所共有的开放性,并形成了自己独有地兼容性和进取性很强的多元文化,就像一个文化大熔炉。

以各自文化生成所依赖的地理环境差异为依据,我们可以把中美两国文化分别归结为内陆型文化和海洋型文化。

正是由于中美两国文明建立在各自自成系统的文化背景上,才使得各自的企业文化也有着迥然各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3.1 中国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按现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来说,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历史是很短的,并带着深深地民族传统文化烙印,经历了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长久和艰难的孕育过程,并且企业文化在不同时期作为整体呈现出来的特点,也肯定是不相同的。

鸦片战争后,列强入侵中国,充分暴露了中国封建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原始落后。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满清开始了洋务运动,表面上看是为了富国强兵,但它代表的是封建官僚资本的利益,完全排斥和打压自由工商业的发展。

在外国资本和封建官僚买办控制的企业中,劳动者处于残酷地剥削和压迫之下,他们没有自由和平等,同样也没有什么企业文化可言。

因此在旧中国,企业文化只有可能在极少数民族资本企业中才存在,且没有一定的代表性。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的主体,企业文化也如同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一样,经历了一番曲折的道路。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对企业文化建设好坏参半。

好的一面是有利于体现企业的社会主义共性,形成了注重国家利益的集体主义观念,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坏的一面是这种集权管理模式强化了“官本位”意识,企业管理活动行政化,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未能充分发挥出来,特别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政治挂帅的影响下,企业文化毫无个性而言。

很多企业仅仅是以“严谨”、“求实”、“团结”、“创新”、“服务社会”、“争创第一”等几个词汇的排列组合来表达企业文化。

这样的企业文化既无新意,也无法给员工指明方向,严重阻碍了企业文化向良性化方向发展。

八十年代,我国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被引进我国企业,但是大多数企业仅把企业文化定位为企业的外在形象和管理风貌。

随着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地企业认识到,培育和形成良好的企业价值观,塑造企业形象、产品形象和员工队伍形象,才能达到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励全体员工团结奋斗的目的,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九十年代中后期,我国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和成功的企业文化。

他们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教训,消化掌握了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并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不渝地加以贯彻执行,逐步形成了自己先进的企业文化。

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年,是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的探索时期,也是我国企业文化与世界企业文化磨合的过程。

这一过程与建国后前三十年的根本区别是,在大量引进、学习世界先进理论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消化、吸收并加以创新,用创新取代了过去的照搬照抄。

目前,我国企业文化发展的总趋势是国际化、多元化和人性化。

3.2 美国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作为一个从蛮荒之地里创造出来的国家, 美国的建国历史也只有两三百年的时间,文化根基较浅,僵化的传统也不多,大部分国民都是欧洲移民的后裔,当年的移民给美国社会植入了大量欧洲传统文化。

从旧大陆到新大陆的移民过程和十九世纪的西进运动,美国人都曾与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过艰苦的抗争,从而培养了美国人民不怕失败、勇于创业的进取精神。

同时也形成了美利坚民族的特殊性格,对自己深信不疑,对自己的命运深信不疑,把依靠自己作为哲学信条,使个人主义最终变成了美国文化的同义语。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美国职业队伍的构成也发生了巨大地改变。

蓝领工人比重迅速下降,白领工人的比重大幅度上升。

从1956年起,白领工人首次超过蓝领工人,使得美国大多数工人不再是以制造产品为主,而是以处理信息为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