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监理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建设工程监理作为一种先进的工程管理模式引入我国,
已开展了20多年时间,它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
由于监理工作存在的制度缺陷和不足,阻碍了自身的发展。当前,
要充分发挥监理工作的作用,不断加快监理行业改革的步伐,推动
监理工作取得更为显著的成就。
关键词:监理
建设工程监理作为一种先进的工程管理模式引入我国,已开展
了20多年时间,它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提高建
设工程质量、降低建筑工程造价、避免社会资源浪费、减少垃圾建
筑产品的出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建设工程监理,是指具有相应资
质的监理单位受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的委托,依据国家有关工程建设
的法律、法规,经建设主管部门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建设工
程委托监理合同及其他建设工程合同,对工程建设实施的专业化监
督管理。它包括了建设前期的工程咨询,建设实施阶段的招标投标、
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直至建设后期的运转保修在内各个阶段的监
督与管理,也包括了工程物资、设备的监督管理。
1工程监理工作发展取得的成绩
1.1建设监理法规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我国推行建设监理制度以来,建设监理的法规体系框架已基本
形成,并逐步得到完善。主要表现在:①明确了工程监理的法律地
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颁布
实施,使建设监理制度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受到了国家法律法规的
保障,确立了监理单位市场主体地位。②制定了监理队伍的市场准
入规则。建设部颁布的监理单位资质管理规定、监理工程师考试与
注册办法,明确规定了监理企业和监理人员开展监理业务应具备的
相应资质和资格条件。③监理工作开始走上了规范化轨道。2000年
12月,建设部与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了国家标准《建设工
程监理规范》,为系统全面规范监理工作迈出了重要一步。④初步
形成了监理取费的价格体系。⑤进一步明确了监理对象。
1.2建立了一支初具规模的监理队伍。
全国现有监理企业6 300多家,其中甲级505家,乙级3 800
多家,丙级1 900多家。全国监理从业人员23万多人,经过全国
统一培训的达10万余人,取得执业资格证书58万余人,其中注册
的达4万余人。监理涉及的范围有工民建、市政、交通、水利、电
力、冶金、石化、化工、铁道、机械、煤炭、建材、邮电、通讯、
地基基础、园林绿化、环境保护、轻纺、古建筑、家居装饰等专业,
基本上覆盖了建设工程的各个领域。
1.3创造了一批优质名牌监理工程。
实施监理的工程,质量、投资和进度普遍得到了保证。如上海
杨浦、南浦大桥工程实施建设监理,分项工程的优良率达到98%。
京津塘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京九铁路、南昆铁路;首都、上
海、广州的新国际机场;岩滩、水口、隔河岩、二滩、小浪底、李
家峡、亚龙湾等大型水电工程;茂名石化工程等工程都是比较典型
的名牌监理工程。
1.4监理工作逐步规范。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颁布后,多数监理企业制订了贯标实施
细则,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组织实施监理。一些监理单位通过
iso9000认证后,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操作,管理程序
化、报表制度化,人员职责明确,工作秩序井然。许多地方的监理
企业还做到统一着装、统一使用监理标志,规范化程度大大提高。
2工程监理工作的存在问题
1)监理责任逐渐加大。从当前建设市场形势看,监理人的责任
有逐渐增大的趋势。主要表现在:①部分行为不规范的业主推卸责
任的倾向比较明显。②施工企业进入改制转型期,实力强的施工单
位向总承包管理公司发展,将劳动力密集的工种甩出;同时,大量
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充斥施工一线,建筑队伍的整体素质下滑。
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加强监理责任的倾向。
2)监理地位尴尬。长期以来,建设单位作为投资主体,习惯于
掌握工程建设的控制权。即使在实行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后,建设单
位仍然留恋工程建设投资控制权,形成了监理单位对工程没有实际
控制权。监理单位成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夹心”,监理
单位有责无权,难以对施工过程实施监督、控制管理,地位尴尬。
3)工程监理招标,引发恶性竞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
法》第三条规定,符合条件的建设工程监理必须实行招标。从行业
发展的前景来看,引入竞争机制是对的,但是在工程监理招投标时,
价格竞争似乎成了最重要的手段,工程监理费的收取普遍低于收费
标准。过低的费用只能造成到场的监理人员素质偏低,服务质量的
下降,严重影响了工程监理效果,影响了整个监理行业的形象。
4)监理队伍素质有下滑趋势。监理取费偏低、监理地位的尴尬,
使得监理行业成了“鸡肋”,高智能人才不愿进监理公司或者不愿
从事监理工作。监理工程师的收入在注册工程师中处于垫底位置,
几乎只有其他注册工程师的一半,这就决定了真正从事监理工作的
只有两类人:老工程师、技师和刚参加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既有
注册证书,又有工作能力的人往往选择挂靠证书,从事其他职业。
3工程监理工作的问题分析与解决
1)提高监理地位,要靠监理自身的努力扎实做好业务,提高服
务水平和质量,赢得甲方的重视。要改变监理在行业中的尴尬地位,
根本方法还是要靠监理企业在工作中将业务做精做实。监理企业在
工作中要认真做好工程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安全生产监管以及
合同、信息的管理协调工作,为业主创造更大的价值,带来经济效
益,才是改变企业及行业地位之本。充分利用工作制度制约施工单
位。监理在工作中应充分发挥指令、通知、备忘录的作用。采用正
式的文件交涉,对绝大多数的施工企业都会有效。
2)取消现行的监理强制性招投标规定。监理是工程服务行业,
在国际上并没有强制性招投标的规定。而目前很多省市根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要求自己制定了有关招标投标方面的办
法和文件,有些省市甚至公然通过招投标来压价,在监理招标投标
过程中出现许多不规范的现象,严重违背了工程监理的原则。所以,
要尽快取消监理招标的强制性规定或出台相应的指导文件,杜绝压
价事件的进一步发生。
3)提高人员素质,要多管齐下。监理企业要留住高素质监理人
才,企业的发展依靠人才。监理企业应该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留
住人才,用好人才,特别是集技术和管理于一体的复合型监理人才。
这类人才对监理企业,乃至行业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对专业素质
过硬,懂管理,擅长用外语交流的中青年要重点培养,为今后的市
场竞争贮备优秀人才,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4)要建立总监工作评价体系和继续教育制度。总监理工程师应
该在注册监理工程师中培训产生。总监理工程师对工程项目的意义
重大,应该具有较高的监理艺术、业务水平、协调能力以及管理经
验等。当前,很多工程的总监并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由注册监理
工程师担任。如果没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即便由注册监理工程师担
任,也并不能表示其具备总监的水平。因此,应该建立总监评价体
系和继续教育制度,客观评价总监工作水平,通过继续教育模式提
高总监工作水平,改进工作方式。
5)要建立完善的优胜劣汰制度。政府管理监理企业和人员资质,
责任主体缺失,不利于行业发展。将人员资质与企业资质捆绑,不
利于人才合理流动和市场的培养。要改革目前的政府管理模式,由
非政府的监理行业协会来管理,借鉴先进国家的管理经验,依靠行
业自律,政府监管,这对监理行业的发展则更为有利。
4结语
监理作为一个行业,为中国建设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稳
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与生俱来的制度缺陷,也不可避免地
阻碍了它的发展。当前,处于十字路口的监理行业应该如何走,是
每一个从事监理工作和关心监理行业发展的人士亟待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