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枢椎齿状突骨折护理查房

枢椎齿状突骨折护理查房

需根据骨折类型,是否伴有移位、复位情况及年龄等因素综合 考虑
病例介绍
• 基本情况:患者,男,何英德,66岁,予2016年04月27日 平车 入ICU治疗
• 主诉:外伤后头颈部疼痛,意识障碍,伴脑脊液鼻漏3天 • 既往史:体健 • 诊疗经过: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告病危,给予镇静,抗感染,
止血,脱水,激素消除神经水肿,颅骨牵引术,护脑,纠正贫 血,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处理, • 5-2患者病情好转,生命体征平稳,转入我科治疗,持续颅骨牵 引, • 5-10在全麻下行经后路颈2,胸12压缩性骨折开发复位钉棒系统 内固定术,术毕转icu, • 有5-11转我科,患者现神志嗜睡,较躁动,GCS评分15分,头部 颈部伤口敷料干洁,四肢肌力正常,活动自由,颈椎,腰椎引 流管通畅,继续予以消炎,护心,护肝,消除神经水肿治疗。
枢椎齿状突
• 治疗方式 • 1.非手术治疗
包括直接石膏固定、牵引复位加石膏固定和Halo支架固定三种 •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包括前路螺丝钉骨折端间加压内固定术和后路融合术 ,及脊髓受压部位的减压术。 (1)前路螺丝钉骨折端间加压内固定术。 (2)上颈椎后路融合术包括钢丝固定术和跨关节螺丝钉固定术 • 3.治疗方法的选择
术后护理
1、体位: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佩戴好颈托,保持颈部后伸,或颈两侧 各放一沙袋制动, 防止出血及植骨滑出。24小时后,在佩戴颈托的情况 下可抬高床头10-15°以利于呼吸,翻动时注意头颈和躯干保持同一轴线
病例介绍
• 体格检查:T37、6℃,P 141次/分,R35次/分,Bp 167/94mmHg • 专科检查:患者神志昏迷,被动体位,查体不合作,GCS评分
=E2V1M5=8分,头颅前额部以及双侧颞部肿胀,右侧前额以及眉弓处 可见两处长约8cmx4cm的已经缝合的伤口,有淡黄色分泌物,右侧眼 睑肿胀,双侧眼球充血水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为1.5mm,对光反射 迟钝。有压痛反应,鼻部可见淡红色的脑脊液流程,缓慢,颈椎无明 显的畸形,稍肿胀,颈后棘突、两侧的骶棘肌以及颈肩部有压痛反应 ,无骨擦音,无放射性疼痛,颈椎活动可,未见明显反常呼吸活动, 四肢无畸形,腱反射(++)巴彬式阴性 • 辅助检查:临武人民医院CT示:1双侧额叶脑挫裂伤,双侧额部硬膜 外小血肿,双侧额颞顶部硬膜下积液并积气,蛛网膜下腔出血,双侧 前、中颅底积额骨多处骨折,面额骨多处骨折。 • 颈椎示;1枢椎齿状突骨折2型 2 颈4/5棘突以及右侧锥板骨折 3 颈1-3。 椎体后硬膜外血肿 • 胸部CT:左侧第1后肋、右第8-11后肋骨折,左肩胛骨骨折,胸6,11椎 体压缩性骨折,胸12椎体变扁,原因待查,双侧胸腔积液
枢椎齿状突
• 在临床上最为流行的分类是 Anderson和D'Alonzo分类:将齿状突 骨折分为Ⅰ、Ⅱ、Ⅲ三型。
• Ⅰ型骨折又称为齿尖骨折,为齿 状突尖韧带和一侧的翼状韧带附着部 的斜形骨折,约占4%;
• Ⅱ型骨折又称基底部骨折,为齿 状突与枢椎体连接处的骨折,最为常 见,约占65%;
• Ⅲ型骨折为枢椎体部骨折,骨折 端下方有一大的松质骨基底,骨折线 常涉及一侧或两侧的枢椎上关节面, 约占31%。Fra bibliotek术前准备
1、气管和食管推移训练:术前3-5天让患者练习用手自右向左牵拉气管 、 食管,以便能够耐受手术的牵引刺激。具体方法:术前指导患者及家 属用2、3、4手指指端从颈部右侧将气管、食管向左侧牵引推移,或用另 一只手协助牵引,幅度必须超过中线、3-4次/日,每次持续5-10分钟,逐 渐增加至每次30-40分钟,体胖颈短者则延长时间。 2、呼吸功能锻炼:(1)吹气球练习 鼓劲患者一次将气球吹得尽可能大 , 放松5-10秒,然后重复上述动作。每次10-15分钟,3次/天。(2) 3、皮肤准备:男性剃胡须,备会阴,剪头发;检查颈、胸前皮肤 有无 疖、肿、皮肤划伤;帮助病人洗澡更衣,剪指甲、理发。 4、牵引护理:加强巡视,保持牵引固定有效。牵引针孔处滴酒精2/次 5、术前常规准备:术前记录四肢肌力、感觉运动异常平面及其他症状, 为 术后疗效评估提供依据。术前做好全面的化验和检查,床旁备好沙袋 、气管切开包、吸痰装置、急救药品等。 6、心理护理
病例介绍
• 目前诊断: • 1.中型颅脑外伤 • 2.枢椎齿状突骨折2型 • 3,颈4,5棘突以及右侧锥板
骨折 • 4,颈1-3椎体后硬膜外血肿; • 5,胸12压缩性骨折 • 6,左侧肩胛骨骨折 • 7,双侧多根肋骨骨折并胸腔
积液; • 8,肺部感染。 • 9贫血(轻度) • 10双眼钝挫伤 • 11高磷血症;代谢性碱中毒
枢椎齿状突骨折护理查 房
颅脑脊柱科
枢椎齿状突
概述
定义: 是累及寰枢椎区域 稳定性的严重损伤,发生 率约占颈椎损伤的10%。 由于具有特殊的解剖学结 构,其不愈合发生率也较 高,不稳定性因素的存在 ,可能导致急性延迟性颈 椎脊髓压迫并危及生命病 因
枢椎齿状突
• 枢椎齿状突骨折并非少见,在成人颈椎骨折脱位中占10%~15 %,不幸的是,仍不时有齿状突骨折在首次就诊时被漏诊的报 道。任何外伤后出现颈部持续疼痛和僵硬,伴或不伴神经压迫 症状的患者,应当给予反复的X线检查。包括CT检查,以免可能 的齿状突骨折遗漏。
• 病因:在老龄人群中,低能碰撞(如跌伤)通常是导致齿状突 骨折的常见原因,而在青壮年人群中高能创伤(如车祸伤)是 主要的致伤原因
• 临床表现:枕部和颈后疼痛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并常有枕大 神经分布区域的放射痛。颈部僵硬呈强迫体位,典型的体征是 患者用手扶持头部以缓解疼痛,
枢椎齿状突
齿状突骨折的诊断应包括以下五点: (1)齿状突骨折的类型;(2)有无移位及方向; (3)有无神经损伤;(4)有无伴髓的邻近骨骼和软组织损伤; (5)有无合并全身其他部位损伤。 检查 1、X线检查是诊断齿状突骨折的主要依据和手段 2、CT检查可清楚地显示骨折及移位的情况,尤其在患者强迫体位 造成普通X线片上解剖结构显示不清时。 3、MRI检查可清楚地显示骨折移位造成脊髓受压的情况及脊髓损 伤的程度,还有邻近软组织损伤的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