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美术《图形创意设计1》优质教案

初中美术《图形创意设计1》优质教案

七年级下册第三课《图形创意设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本课是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下学期第三课内容,属于“
设计•
应用”学习领域,教材由生活中新鲜有趣的视觉形象导入,展示创意形象独特的表现性,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探秘心理,进而教材呈现图形创意设计的基础知识。

教材还提供了图形创意中同构的四种形式,利用同构的几种手法,启发学生展开
想象与联想,逐步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提高设计能力。

教学目标:
1
、运用所学进行联想和想象练习,体会图形创意的一般过程,学生对联想和想象有了概念和形象上的认识理解后,引导其进行创造实践。

2
、学习图形创意中同构的手法,了解共生同构、异影同构、正负同构和换置
同构。

3
、激发学生内在的创意潜能,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知道图形创意在各领域的应用,体会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展开思维,进行联想与想象的创作实践,掌握共生同构、异影同构正负同构和换置同构的特征与构思。

教学难点:
利用几种同构形式,进行图形创意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小游戏——
画画接龙(三角形、圆形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联想和想象有了概念和形象上的认识理解
二、新授:
1
、快速浏览课本14-15
页,
找一找都有哪些创意图形?说一说最喜欢的一副,简单阐述自己的想法,并找出其中的元素。

2
、同构的定义、分类。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组合,形成新图形的方法叫做同构,图形设计中最基本、最综合的表现手法。

在16
页中,找出同构方法:共生同构,正负同构,换质同构,异影同构。

a
、共生同构
引导学生分析图形和元素,找出共生同构中图形之间的关系、特点,并用一个成语形容两者之间这种相互借用的关系,掌握共生同构,并用同样的方法自主学习探究,试着将其他三种同构用一个合适的成语试着将其替换。

(相依相存、相互依存)
b
、正负同构,也叫反转同构,指正负形可以相互反转。

(阴阳相合)c
、异影同构,形和影看似相同其实不然。

(形影相依,如影随形,以假乱真)
d
、最后换置同构,又叫元素替换。

(偷梁换柱)
3
、通过词语描述,学生对以上的同构都有了深刻的认识,称热打铁完成小游戏——
同构连连看!
4
、看一看我们同龄人是怎样灵活运用这些方法的?你有和启发?5
、教师示范——“
蜗牛单车”
漩涡——
蜗牛——
自行车
通过联想和想象的过程,完成图形创意设计,同时还巧妙运用了同构中的一种方法,在总结创作步骤过程中,引出主题低碳出行。

6
、学生创作
出示命题创作:“
爱生活·
爱环境”
主题创意设计,提示:1
、以“
三角形、方形或圆形”
等基本图形,巧妙地展开联想和想象,画出你能想到的有趣图形;2
、用同构的手法设计一幅有创意的图形。

要求:主题明确画面整洁
三、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作品展评
可以根据表格提示进行自评互评。

五、归纳拓展
利用这个“
蜗牛单车”
这个图形创意设计,制作一张公益招贴海报,呼吁一起慢下脚步,选择这种低碳出行的生活方式,享受慢生活,宣传环保理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