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影音乐的美学特征及艺术表现

电影音乐的美学特征及艺术表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电影音乐的美学特征及艺术表现
作者:张进
来源:《艺术科技》2015年第12期

摘 要:电影音乐是电影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元素,电影音乐与电影画面的有机组合,体
现出电影艺术的构思和美学欣赏原则。电影音乐在抒发人物情感,刻画人物性格,深化影片主
题,推动剧情发展,渲染环境气氛,创造节奏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对电影音乐的
艺术功能与表现特性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电影音乐;美学特征;艺术表现
1 电影音乐的美学特征
电影音乐具有一般音乐的共性:善于表达感情,通过听觉来感受,用时间来展示形象,但
是电影音乐又有自身的特性。

1.1 电影音乐与电影画面的有机结合
只有当画面跟声音有机结合在一起时,才能给观众以完整的真实感受。在一部故事片中,
电影音乐经常采用的方法,一首主题曲贯穿影片始终,而且可以反复出现,可以烘托人物的思
绪来构成某种回忆,表现人物命运,甚至可以起到结构全剧的作用。例如,好莱坞电影《魂断
蓝桥》的主题曲《一路平安》,需要刻画人物情绪、表现人物情感时就会让音乐反复出现。如
果这个主题曲本身非常动听,它很快就会流行,而且成为脱离这个影片独立的艺术存在。

1.2 电影音乐在表现电影画面时的间断性
电影音乐通常根据剧情和画面的长度分段陈述,间断出现,并受影片蒙太奇的制约。
一部电影,其音乐常常中断数次,而人们对此并没有任何不自然的感觉。一部90分钟的
故事片约有六百个镜头,平均每个镜头只有9秒钟,所以必须跟随不断变化的画面创作不同内
容的音乐。过长的音乐如同冗长的对话,影响全片的节奏。就像我们在绘画、设计中一样,需
要留有空白,创作美的设计。音乐也如此,需要停顿,因为此处无声胜有声。

1.3 电影音乐具有视觉延展性
电影画框内的内容是有限的,而听觉具有无限的联想性,所以利用音乐可以延展画面的内
容。梅林茂备受好评的大作《霍元甲》,虽然画面没有直接体现,但音乐让我们似乎看到了画
面,成为影片向下发展的重要线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 电影音乐的艺术表现
2.1 抒发情感
抒情性音乐在故事片中大量存在,它的功能具体表现为:刻画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揭示
人物的内心寄托,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连接语言,强化语言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加强影片
的节奏,造成人物的情感体验与抒发高潮;也可以表达创作者的主观情感,委婉流露他们对影
片人物、事件等的感受和评价。

例如, 《卡莎布兰卡》中的一个重要片段,这个片段也可以称作是电影史上最忧伤的片
段之一。褒曼在里克的咖啡馆里面遇到了山姆,他要求山姆重新弹一遍时光流逝,但是因为里
克已经关照过了,不允许山姆再弹这首曲子,怕引起伤感的回忆,但是在褒曼的一再恳求下面
山姆重新弹起了让时光流逝真情不变的曲子,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褒曼的眼睛中闪烁的泪
光。这首曲子不单单使忧伤的情绪弥漫在这个场景里面,同时也唤起了褒曼对往昔时光的回
忆,可以说这首曲子既跟剧情非常吻合,又能够把情绪传递给观众,使观众对两人曾经拥有的
友谊爱情的消失带来了深深的惋惜。

2.2 渲染气氛
(1)渲染环境气氛。音乐可以为整部影片渲染一种总的环境气氛。例如,在影片《城南
旧事》当中,音乐就采用流行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歌曲《送别》,音乐的选择有力地增强
了影片的离别之情,也烘托了“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的主题。全片一共三个段落构成,就
是英子与秀贞及妞儿、英子与小偷、英子与宋妈的相聚与“离别”。三个主要故事之间,没有相
互间的因果联系,前边出现过的人和事,后边就不再出现或提起,影片的几件事是通过什么串
联起来的。这三个段落都是以离别来结束的,所以“离别”是影片的核心,歌曲《送别》也就成
了贯穿始终的情节线,在影片中一共出现了8次。我们不去展开来讲,《送别》为整部影片渲
染了一种惆怅惜别之情。

(2)渲染时代气氛。电影音乐渲染时代特点需要借助特定时代的歌曲来完成。《老男
孩》中若干插曲,引起了几代人对于青春的回忆。香港著名导演王家卫的《花样年华》给我们
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仅有狭窄的街巷,经典的旗袍,还有优美的音乐,让我们回想起20世纪
30、40年代的旧上海。王家卫曾说过:“音乐,不仅是气氛营造的需要,也可以让人想起某个
年代。”

(3)渲染民族特色。电影音乐还可以根据影片所表现的不同的民族,选用不同的民族音
乐,为影片渲染地方民族特点。例如,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主题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表现了故事发生在新疆塔吉克民族聚居区,表现当地人民的民族风情。同时,这首主题音乐在
影片中前后出现三次,每次都有不同的意义,在电影故事的讲述中起了重要作用,音乐直接参
与了叙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3 参与叙事
《钢的琴》是2011年所谓的零恶评电影,这是近几年来最优秀的中国电影之一。这是一
部尽管小成本、尽管不无瑕疵,但是在艺术表达上相当独特、成熟、到位,在感情的表达上极
端丰满,在社会的认同上引起了高度认同。这部电影非常突出的是电影语言,而这种语言元素
又非常突出地表现为它的一个高度风格化的电影场面调度的设置。可以从语言的角度对这部影
片进行电影美学式的欣赏、电影语言式的分析,但是如果没有认知到这个语言的层面,丝毫不
影响到你被这部电影所感动、被这部电影所愉悦。其中一个例子就是第一个葬礼的场景,下岗
工人陈贵林的小乐队,去给人家办所谓的白喜事,人家为老人举行的祭奠的典礼,一开始摄影
机就是水平运动,我们听到俄罗斯民间的民谣《三套车》的悲怆的旋律,然后我们看到在细雨
当中小乐队在演唱,这个时候是从画面后方水平机位、摄影机、人物,再背后就是墙壁,这又
是一个电影的忌讳,而在画外的空间当中,传来一个喊声“停停停”,然后陈桂林朝向画外说:
“怎么的哥”,那个东北的方言的问答,然后就非常喜剧性地说:“这么悲伤,老人的步履得多
沉重”。于是小乐队改弦更张,开始奏最具喜庆意义的中国民乐《步步高》,降B调步步高,
于是步步高和葬礼形成了一个极端讽刺的组合。同时这种讽刺感,这种悲怆的时刻,用喜剧的
形态,用喜剧的节拍来呈现,其实是导演对他电影的一个自我表述,因为这个故事原本是个悲
怆的心酸的故事,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饱含情感的喜剧。

最后需要说的一点是,在电影界也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情节不够音乐凑”。粗枝大叶的做
法,其结果只会使得影片流于劣质。像国产片《恋爱通告》,全片几乎成了王力宏的歌曲串
烧,所以音乐要恰到好处,适可而止。

3 结语
电影音乐的主要艺术性表现有抒情情感、渲染气氛和参与叙事。当然,电影音乐在深化影
片主题,刻画人物性格,创作节奏,补充画面等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电影音乐的诸
多功能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共同作用于影片的表达,展现电影视听艺术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 高廷智.电视音乐音响[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2] 陈卫平.影视艺术[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 王乐文.论电影声音与电影声音[J].影视技术,2004(8).
作者简介:张进(1984—),女,山东滨州人,讲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