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经济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经济学基础知识

本文由飞的沫沫贡献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微观经济学2011-3-22第一章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第一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第二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需求与供给第四节案例分析2011-3-22几个基本问题?一、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二、经济学的几个基本问题三、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四、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返回主页2011-3-22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事实与观察二、理论与假设三、预测与检验四、实证与规范五、经济模型静态分析、六、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2011-3-22直观性事实指可以被经济学家个人直接观察到的经济对象的性质和数量的规定性。

经济对象的性质和数量的规定性整理性事实涵盖面超出研究者个体直观范围的经济对象的性质和数量的规定性。

济对象的性质和数量的规定性。

标准性事实经济分析所能揭示的某些典型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且得到长期大量经验性支持,变量之间的关系,且得到长期大量经验性支持,为不同领域经济学家广泛知晓和接受的知识。

不同领域经济学家广泛知晓和接受的知识。

2011-3-22理论是指包括一系列假说以及条件性预测结论构成的逻辑系统。

逻辑系统。

给定假设,简化关系。

(其他条件不变)给定假设,简化关系。

(其他条件不变)给定假设。

(其他条件不变放松假设,逼近现实。

(真空到空气)放松假设,逼近现实。

真空到空气)放松假设预测和检验经济学的任务包括解释,也包括预测。

经济学的任务包括解释,也包括预测。

而预测的正确与否关键看能否经得起事实的检验。

而预测的正确与否关键看能否经得起事实的检验。

后此谬误后此谬误合众推理谬误合众推理谬误2011-3-22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描述经济对象的存在、运行状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解决“是什么样”的问题解决“是什么样”规范分析考察经济行为的后果,并判断好坏。

解决“应该怎样”的问题解决“应该怎样”2011-3-22经济模型经济理论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总结、和内在联系进行总结、概括以及系统地描述。

描述。

经济模型可以等价于理论。

表达方式可可以等价于理论。

以是数学(代数和几何),),也可以是文以是数学(代数和几何),也可以是文字。

内生变量模型所需说明的变量。

模型所需说明的变量。

外生变量非模型所需说明的变量。

非模型所需说明的变量。

2011-3-22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从模型角度1、静态分析、2、比较静态分析、3、动态分析、给定外生变量计算内生变量当外生变量发生变化计算新旧内生变量。

当外生变量发生变化计算新旧内生变量。

不同时点上的经济变量的相互关系。

不同时点上的经济变量的相互关系。

从均衡角度看1、静态分析、2、比较静态分析、3、动态分析、2011-3-22一个均衡点上的状态和条件。

一个均衡点上的状态和条件。

比较新旧均衡点的状态和条件。

比较新旧均衡点的状态和条件。

不同时点上的均衡变化的实际过程。

不同时点上的均衡变化的实际过程。

back需求和供给一、需求(供给)的定义(文字、代数和几何)二、需求(供给)量的变动和需求(供给)的变动三、供需均衡四、弹性理论(8种)返回主页2011-3-22需求文字定义: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文字定义: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需求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该商品的数量。

代数形式: 代数形式 Q d=f (p) 简化形式简化形式 Q d=α-βp 线性形式线性形式 Q d=f (px,I,py,pxe,pr,s…) 一般形式一般形式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 p 需求法则:需求数量与价格呈反向关系需求法则需求数量与价格呈反向关系. 需求数量与价格呈反向关系 Q d=α-βp 需求量的变动:商品自身价格引起的商品自身价格引起的 a c b 需求量的变动.(需求曲线不动点动) 需求曲线不动,需求量的变动需求曲线不动,点动需求的变动:非商品自身价格引起的非商品自身价格引起的 Q 需求量的变动.(需求曲线移动需求曲线移动) 需求量的变动需求曲线移动2011-3-22供给文字定义:一种商品的供给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文字定义:一种商品的供给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供给能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且能够提供出售该商品的数量。

数量。

代数形式: 代数形式 Q s=f (p) 简化形式简化形式 Q s=-δ+γp 线性形式线性形式 Q s=f (px,C,py,pxe,T…) 一般形式一般形式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供给法则:供给数量与价格呈同向关系供给法则供给数量与价格呈同向关系. 供给数量与价格呈同向关系 p a 供给量的变动:商品自身价格引起的商品自身价格引起的 c 供给量的变动.(供给曲线不动点动) 供给曲线不动,供给量的变动供给曲线不动,点动 b Q s=-δ+γp 供给的变动:非商品自身价格引起的非商品自身价格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供给曲线移动供给曲线移动) 供给量的变动供给曲线移动 Q2011-3-22均衡均衡(原义)在多种力量作用下,事物达到一种相对原义)在多种力量作用下,原义静止的状态.如静止的灰尘.静止的状态.如静止的灰尘.经济学)(经济学)经济事物中有关变量在一定的条件相互作用下达到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换句话说,互作用下达到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换句话说,各方都感到相对满意,都不愿改变这种状态.都感到相对满意,都不愿改变这种状态.均衡价格产品的市场供求量相等的价格.产品的市场供求量相等的价格. p D SQ2011-3-22关于均衡点的讨论(1) 关于均衡点的讨论(1)存在性(the existence of equilibrium)定义D和S线在第一象限相交,否则不存在.唯一性(the uniqueness of equilibrium)须存在E,且Q d =D(p) 满足 D’(p)<0 须存在E,且E,() Q s =S(p) 满足 S’(p)>0 ()证明:几何图形明显(证明:几何图形明显(略)代数方法,定义超额需求E(p)= Q d - Q s 代数方法,定义超额需求 E(p)= Q d - Q s = D(p)- S(p) 则有求一阶导 E’(p)= D’(p)- S’(p) < 0 单调,满足E(p)=0 则 E(p)单调,只有一点满足单调只有一点p满足2011-3-22关于均衡点的讨论(2) 关于均衡点的讨论(2)稳定性(the stability of equilibrium)当价格略微偏离均衡时,当价格略微偏离均衡时,如果由于市场的力量或其他经济机制的作用,其他经济机制的作用,使价格能自动地逼近并达到均衡点,则称该均衡是稳定的,否则是不稳定的.衡点,则称该均衡是稳定的,否则是不稳定的.假定存在以下市场原则,则提高价格,假定存在以下市场原则,若E(p)>0 ,则提高价格,则提高价格则降低价格.若E(p)<0 ,则降低价格.<则降低价格在此条件下,均衡点的瓦尔拉斯稳定条件为:在此条件下,均衡点的瓦尔拉斯稳定条件为: E’(p)= D’(p)- S’(p) < 0 即D’(p)< S’(p)说明:此时与唯一性不同,不要求说明:此时与唯一性不同,不要求D’(p)<0, S’(p) >0 )2011-3-22关于均衡点的讨论(3) 关于均衡点的讨论(3)假定D’(p)<0,在存在均衡的条件下讨论p D S 1、 S’(p) >0,则如图1均衡是稳定的。

2、 S’(p) <0,且D’(p)< S’(p) ,如图2中的B点,也是稳定的。

3、S’(p) <0,且D’(p)≧ S’(p) ,如图2中的C点,是不稳定的。

4、如图2中的A点,是半稳定的。

A点上端 D’(p)< S’(p) ,稳定。

A点下端 D’(p)> S’(p) ,不稳定。

QQ 图1 p S DA B C2011-3-22图2均衡的变动1、需求变动。

需求变动。

特征:需求变化,特征:需求变化,价格和数量同向变化。

和数量同向变化。

p S D Q p D2、供给变动。

供给变动。

特征:供给变化,特征:供给变化,数量同向变化,价格反向变化。

向变化,价格反向变化3、供求同时变动。

供求同时变动。

看供求双方变动的相对幅度。

看供求双方变动的相对幅度。

S Q2011-3-22弹性理论弹性的一般含义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

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

数学表达令y=f(x), 则e=(?y/y)/ ( ?x/x) 或e=(dy/y)/ ( dx/x)弹性的计算公式1、弧弹性 e=(?y/y)/ ( ?x/x) 、2、点弹性 e=(dy/y)/ ( dx/x ) 、3、中点弹性e=(dy/dx) ((x1+x2)/(y1+y2))参见课本、参见课本p46。

2011-3-22需求价格弹性定义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对于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公式1、需求价格弧弹性 ed=-(?Q/Q)/ ( ?p/p) 、2、需求价格点弹性 ed=-(dQ/Q)/ ( dp/p ) 、 2011-3-22需求价格弧弹性计算套公式即可。

(?套哪一个公式)套公式即可。

(?套哪一个公式)。

(?套哪一个公式类型富有弹性缺乏弹性单一弹性p p p p完全弹性p完全无弹性Q2011-3-22QQQQ需求价格点弹性(1)代数运算(略代数运算略) 几何意义线性需求曲线ed=-(dQ/Q)/ ( dp/p )=-(dQ/dp) (p/Q ) =(GB/RG)(RG/OG) =GB/OG=BR/RA=OF/FA 非线性需求曲线(作切线) p A F O R G B Q2011-3-22需求价格点弹性(2)五种类型Aed>1 R ed=1 ed<1 ed=0 B2011-3-22需求价格点弹性(3)需求价格弹性和厂商销售收入的关系直观的 TR=p·Q (假定产、销和需相等) 假定产、 ed>1 ed<1 ed=1 降价,TR增加。

降价,增加。

增加提价,增加增加。

提价,TR 增加。

降或提价,不变不变。

降或提价,TR不变。

证明: TR=p·Q = p·Q (p) 则有证明:dTR/dp=Q+P(dQ/dP)=Q(1+(p/Q)(dQ/dp)) =Q(1-ed) 即可验证。

即可验证。

2011-3-22影响ed的因素商品的可替代性(正)规定范围(负)商品的可替代性(规定范围(商品用途的广泛性(正)商品对消费者的重要程度(负)征税悖论商品对消费者的重要程度(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总收入中的比重(正)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对商品考察时间长短(正)汽车和汽油对商品考察时间长短(2011-3-22需求的交叉弹性与商品间的关系定义令Qxd = f ( p y ) ?Qxd / Qxd 则exy = (弧 ) ?p y / p y dQxd p y ? d (点) 或exy = dp y Qx商品间的相关性替代关系 exy>0 互补关系 exy<0 无相关关系 exy=02011-3-22需求的收入弹性与商品分类定义令Q d = f ( M ), 其中M表示收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