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摘要:面对语文教育教学改革,语文教师要身体力行,要把创
新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必须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手段使语文教学
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
教育创新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流,教育教学中任何教师都离不
开教学上的创新,创新教学也成为教研教改的主要研究对象。如何
让创新教育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为语文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
重要。作为语文老师更应该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手段,让语文教学
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
一、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创新教学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彻底告别一言堂和注入式,把民主教学、
互动教学、奖励学习兴趣的机制引进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变机械的、被动的学习为主动地研究性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享受学
习的过程和快乐。课堂教学民主体现“三主意识”,即尊重学生的
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能力,追求以学会学习为主
要特征的教学目标。要体现教学民主,通过笔者的教学经验,认为
有以下途径。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没有良好的环境氛围,实现教学民主
就是纸上谈兵,因为教学双方是活生生的人,所以教学时必须要有
良好的学习氛围。
(1)、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教学民主的体现,要给
每个学生均等的学习机会,针对学生实际,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各
个层次的学生有所得,让他们在学习中有获得成功的喜悦。
(2)、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必须置身学
生中间,指点路径,共同讨论,指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
法,甚至有意出错,引导学生找出错误,究原因想对策。既让学生
有一种亲近感,又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3)、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发现学生
的闪光点,找到学生的共鸣点,奖励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更多的参与体验,
这样获取的知识才是深层的永久的。特别要鼓励那些不积极的、学
习有困难的学生参与,肯定他们的成绩,让他们树立信心,积极乐
观地去学习。
3、讲究多维的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是也有规律
可寻。
(1)、教学设计要开放。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在讨论中学
生的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常常会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2)、教学形式灵活多样。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鼓励质疑。注
意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求异思维,摒弃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思考
问题。激励他们大胆想象、大胆怀疑,放手让他们去发现问题、提
出假设、寻找路径,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而使学生在寻常出发
现不寻常的知识。
(3)、注重实践,提倡尝试。语文教学中,可以布置特殊的作
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各种能力,形式多样,别具一格,使学生
的创造力得到充分体现。
(4)、着眼于学法指导。教师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
学习习惯,比如预习习惯、阅读习惯、写作习惯,使学生掌握行之
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创造性思维。
二、改变教学观,大胆创新
摒弃传统教学观念,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传统教育极大地压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多向发散,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受到扼杀。现行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所以,我们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即以语文教学为主干,其它各个
学科及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犹如分支,形成知识树。让学生从语文
教学中汲取营养,然后在其它学科和生活层面消化吸收,转化为各
种能力,在消化吸收中发现和创新,使学生常学常新。
1、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激发学生创新。
面对我们的初中生我不禁有些害怕,他们已经习惯教师代劳一
切,尤其是理解性的题目,总怕与老师答案不完全一致,不说,总
怕错,不说,久而久之成了教师一人说。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
力,语言表达能力直线下降。他们总盼望着别的同学来发言,然后
举双手赞成,所以答案总是唯一的。为改变这种现状,就要鼓励学
生积极发言,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只要有道理,合乎逻辑
的就要给予及时肯定,不要在他们发言的第一次就扼杀他们的创新
能力。让学生不要拘泥于一种成型的看法,要多思考、多琢磨。培
养学生严密、全面、深刻、灵活的思维。
2、创造性地进行阅读指导与作文训练
在课文中适时地对重点段进行阅读指导,可以有针对性地出一
些题目来让学生做,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但课内阅读是十分有
限的,更多的是课外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只有大量地对课外阅读
进行艺术的指导,有创造性地指导。
作文只有“读书万卷”,才能“行万里路”。有了材料,才能“下
笔如有神”。作文重在积累材料。在作文训练中,就要加强检查力
度,增加交流次数,提高评析质量。另外,还可以借办黑板报、手
抄小报,向社会投稿,举办校园文学刊物等方法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提高写作水平。
3、在语文教学中有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