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文学(二)第八章 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流派

外国文学(二)第八章 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流派

第八章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流派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文坛,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浪漫主义余波犹存,现实主义方兴未艾,新的文学流派陆续出现,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源于法国的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文学。

第一节概述(一)自然主义文学形成的背景1、十九世纪后期尖锐的社会矛盾加深了人们对理性的失望、对人性的怀疑;2、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极大地影响了社会心理和文化观念,促成了各种弘扬科学主义的理论;特别是遗传学、医学的发展导致了对人的认识的变化:①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认为研究任何实物的性质都必须探讨其特征和环境,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以法国遗传学家吕卡斯医生为代表的“自然遗传论”则认为一切肉体的精神的病都跟遗传有关,酗酒、纵欲、犯罪、疾病等都会遗传;②孔德(1798一1857)的实证主义哲学主张科学只研究具体的事实和现象,认为人的社会性取决于生理条件,应以人的病理状态作为道德研究的基础。

【实证主义将自然科学的方法移入哲学和社会学,反对传统的思辨形而上学,开创了现代西方哲学的“科学主义”思潮,对以后的西方哲学发展发生了重大的影响。

】③泰纳(1828一1893)把孔德的观点引入文学研究,提出了决定文学发展的“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的理论,主张文学综合研究人所受到的各种影响,特别是种族影响。

【种族包括人的先天的、生理的、遗传的和特定民族影响等因素;环境包括物质和社会两重因素;时代包括文化和当时占优势的观念等因素。

】(二)自然主义文学的特征1、继承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将客观性、真实性视为文学创作的首要原则,但反对选择、提炼生活,而是“照相式”地实录社会生活;2、全面反映时代面貌,让底层人的生活大量进入文学作品;3、写人时注重表现人的生物属性(用遗传学、生理学、病理学观点解释人的性格),排斥典型化原则;4、淡化情节,铺陈日常生活琐事;5、使用平和、客观、冷静的叙述文体。

(三)自然主义文学的发展及其代表作家作品◆自然主义文学形成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盛行于七、八十年代;它源于法国,然后流传到欧洲其他国家。

动的领袖和理论体系的建构者,以他为首的“梅塘集团”是法国自然主义文学创作的核心力量。

§爱德蒙·龚古尔(1822--1896)茹尔·龚古尔(1830-1870)·是自然主义文学的开创者;·两人的小说以写实为主,人物大都实有其人,使用观察所得的详细记录作为写作素材;·代表作是《日尔米妮·拉塞德》:- 取材于作者对家中女仆观察的记录,描述农村姑娘日尔米妮·拉塞德饮酒、纵欲的人生悲剧;- 是自然主义文学的开山之作。

§左拉——法国自然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和理论家(见第二节)§莫泊桑——短篇小说大师(见第三节)“突破”的活动和“自由剧场”的戏剧活动等;§霍普特曼(1862—1946)·是德国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是《日出之前》:表现矿主克劳塞一家的堕落源于嗜酒的遗传。

·名作还有《织工们》、《沉钟》等。

“贫民窟文学”;§斯特林堡(1849——1912 )·是继易卜生之后北欧又一位戏剧大师;·自然主义戏剧有《朱丽小姐》等。

【自然主义】自然主义是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流派。

在创作上,它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抒情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又轻视现实主义的典型化原则,而追求绝对的客观性,主张照相式地记录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并试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理学和遗传学规律解释人和社会生活。

其理论创始人是左拉,代表作家有龚古尔兄弟等。

(一)唯美主义文学形成的背景1、十九世纪后半叶尖锐的社会矛盾斗争和盛行的拜金主义、物质至上主义使文人们感到厌恶、失望;2、唯美主义的哲学基础,主要是康德对“纯粹美”和“依存美”的划分以及“美只在形式”的论断;3、德国古典美学思潮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二)唯美主义文学的特征1、追求“为艺术而艺术”,主张文学摆脱功利性,摆脱与社会生活、政治、道德的关系,写远古、未来、梦幻中的“美”;2、追求艺术技巧和形式美,创作雕琢、新颖、精巧。

(三)唯美主义文学的发展极其代表作家作品◆唯美主义萌芽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繁荣于五、六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法国是唯美主义的发源地,英国是唯美主义的大本营。

§戈蒂耶(1811─1872)·是唯美主义文学的倡导者;·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代表作是诗集《珐琅和雕玉》:不反映生活也不抒发感情,而是选取精美的景、物精雕细琢。

·《莫班小姐》:通过阿尔贝迷恋莫班小姐的故事表现形式美至高无上、是唯一的人生追求的思想。

§约翰·罗斯金(1819-1900)·是著名作家与评论家;·弘扬美的意义,把美看作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认为没有美,生活就会变得无聊和缺乏意义;·强调美与道德的关系。

§瓦尔特·佩特(1839-1894)·将唯美主义理论系统化;·《文艺复兴(研究)·结论》是唯美主义的宣言书;·强调艺术美是脱离社会现实、与道德无关的孤立的形式美或纯美;·强调快乐主义、感觉主义、艺术至上观念§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是唯美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代表作《道连·格雷的画像》:通过发生在少年贵族道连·格雷、画家霍尔伍德和享乐主义者亨利勋爵之间的故事说明美的至高无上和永恒。

·《莎乐美》:通过发生在莎乐美、希律王、圣约翰之间的故事,表现主人公对瞬间美的享受的疯狂追求。

【唯美主义】19世纪发源于法国,在英国形成高潮的资产阶级文艺流派。

30年代法国戈蒂耶最早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明确提出了艺术的非功利属性和非现实属性。

他们反对文学的政治功能、道德教化功能,追求艺术唯一的、绝对的、至高无上的美,表现了他们对现实的厌恶,希望逃避到超政治、超现实的艺术象牙塔里寻求安慰和满足。

他们的作品以爱情和欢乐为基本主题,讲究辞藻、韵律和视觉、听觉的美感。

代表作家作品是英国的王尔德和他的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

【巴纳斯诗派】·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兴起于法国诗坛,带来了唯美主义的一次高潮;·师宗戈蒂耶,信奉“为艺术而艺术”,追求诗歌的形式美;·反对浪漫派的滥情主义和艺术形式上的“自由主义”,提倡冷隽的描写和雕琢的诗风。

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派文学中产生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之一。

(一)象征主义文学的形成背景1、社会历史背景;2、象征主义文学的哲学基础,是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哲学和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哲学;3、浪漫主义与唯美主义的影响。

(二)象征主义文学的特征1、运用象征、隐喻、通感手法,以具体意象去反映抽象事物,并升华为哲理;2、注重表现人的直觉、幻觉、神秘感受;3、大量描写城市中的丑恶现象,化腐朽为神奇;4、语言和韵律上精益求精,新颖凝炼、工整优雅、富于音乐性与绘画美。

【象征主义】19世纪末在法国崛起,后波及欧洲的一个重要的艺术流派。

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是其先驱。

之后的象征主义代表诗人是魏尔伦、兰波、马拉美等。

他们反对浪漫主义的直抒胸臆,强调诗歌要通过直觉去把握“感应”的“更真实的世界”,通过象征、暗喻的手法去表现“内心的隐秘”。

“通感”论是象征主义的理论基础,它开创了一种若明若暗的朦胧诗风,对提高诗歌的表现力有所贡献。

题材狭窄、情调低沉、神秘主义色彩等是其局限。

(三)象征主义文学的发展及其代表作家作品前期象征主义文学萌芽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是其先驱。

1886年,诗人莫瑞亚斯发表《象征主义宣言》,标志着前期象征主义文学流派正式形成;1886年至1891年是前期象征主义文学的昌盛期,出现了魏尔伦、兰波、马拉美三大主将,其后前期象征主义文学流派逐渐解体。

至二十世纪初,兴起了后期象征主义文学。

§波德莱尔:象征主义的前驱、现代派文学的鼻祖之一(见第四节)§魏尔伦(1844-1896)·诗歌多抒发悲哀愁苦之情,感情抒发委婉含蓄,语言朴实,暗示性、音乐性强,音韵和谐优美;·主要诗集有《无词的浪漫曲》《感伤集》、《戏装游乐图》、《美好的歌》、《智慧集》等。

§兰波(1854一1891)·发展了通感手法,诗歌有瑰丽的想象;·代表作是《醉舟》:写醉酒的诗人乘一叶似乎也醉了的小舟进入大海中自由漂流的所见所感;·名作还有《元音》等。

“歌德毕生追求的东西被兰波靠直觉就抓住了。

”——瓦雷里§马拉美(1842-1898)·是象征派领袖;·诗歌词采华美,句法多变,富有音乐性、隐喻性、梦幻性和神秘性;意蕴含蓄,哲学意味较浓;·代表作是《牧神的午后》:- 描述牧神在朦胧中看到林中湖泊上仙女沐浴的故事;- 有梦幻、朦胧之美。

第二节左拉埃米尔·左拉(1840—1902)是法国19世纪后期最重要、最杰出的文学家,自然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

“一个社会,只有当它把真理公之于众时,才会强而有力。

”——左拉一、生平与创作1、早期(1840—1866)·这个阶段左拉的创作有浪漫主义色彩;·这个阶段左拉的重要作品有:①《给妮侬的故事》②《克洛德的忏悔》:是自传体长篇小说,自然主义的创作方法初见端倪。

2、中期(1867—1893)·这个时期左拉形成了自然主义理论,进入自然主义创作高峰阶段;·这个时期左拉的重要作品有——《黛蕾斯·拉甘》:①是作者根据自己的自然主义美学主张创作的第一部小说;②描述一对通奸的男女遭受幽灵折磨、最终自杀的故事,重生理分析。

·《卢贡-马卡尔家族》(详见本节第二部分)3、后期(1893年之后)·这个时期左拉的作品有《三城市》和《四福音书》;·1898年左拉投入“德雷福斯”案件的斗争。

1868年,左拉拟订了一个创作《人间喜剧》式的连续性大型作品的宏伟计划,作品总名《卢贡·马卡尔家族——“第二帝国时期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

1869年至1893年,左拉根据家族的世系分支完成了20部31卷小说,共600万字。

全书内容广泛,涉及政治、军事、宗教、不动产投机、商业、工人生活、农民、科学、艺术、交际界等等,描写了约1200个各行各业的人物,构成了一部史诗。

(一)内容1、《卢贡·马卡尔家族》叙写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2、“自然史”研究“血统和环境的问题”,“以生理学的发现为线索,用一种科学的方法,到那里面去发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