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豆加工最新的研究进展

大豆加工最新的研究进展


酰基化疏 水处理
生物抗营养因子
去除技术
酰化技术
条件确定
测定S0及NSI
建 立 S0 及 NSI 关 系 模型
复合速 溶处理
酶解
产蛋白 酶菌株 诱变选 育
最佳速 溶技术 确定
最佳酶解 条件的确 定
发酵大 豆蛋白
抗营养因子酶法去除机 营 养 评
理模型

实用大豆抗营养因子生物去除技 术理论基础
2020/3/12
大豆蛋白 浓缩蛋白
分离蛋白
1. 酒精浸出法连续提取大豆浓缩蛋白关 键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
粉碎பைடு நூலகம்
螺旋挤压脱 溶机的研制
干燥
脱溶
蛋白粉 循环使用
精馏
冷凝
挤干
复式萃取 器的研制
萃取
低温豆粕
糖蜜
蒸发
浓缩
精制
主要研究了 ➢ 大豆浓缩蛋白酒精浸出生产连续工艺的研发 ➢ 大豆浓缩蛋白生产过程中连续萃取关键设备的研制 ➢ 大豆浓缩蛋白生产过程中挤压脱溶关键设备的研制
2020/3/12
4.氢化大豆卵磷脂生产技术的产业化研究与开发
主要研究了
研究粉末磷脂氢化改性 技术
氢化卵磷脂的各项功能 特性研究
研究氢化卵磷脂应用技 术,开发相应的产品
2020/3/12
催化剂 粉末大豆磷脂
溶剂
氢化卵磷脂
离心搅拌 脱色
旋转蒸发 真空干燥
5.生物技术制备高活性膳食纤维和 大豆纤维多糖的研究
2020/3/12
8. 大豆蛋白质基团疏水处理与 速溶关键技术研究
分析了疏水处理、增溶处理对大豆蛋白亚基 及分子结构的破坏程度 分析了大豆蛋白产品表面疏水性与溶解性的 相关性,确定了疏水处理酰化技术条件;确 立了最佳速溶效果大豆蛋白复合处理条件, 探讨了其增溶机理 利用物理及生物学增溶技术,改进大豆蛋白 质溶解性,提高速溶效果
后处理 副产物处理车间
主要研究了 ➢ 食品级大豆浓缩磷脂生产技术研究 ➢ 食品级大豆浓缩磷脂产业化示范
2020/3/12
2.高品质大豆粉末磷脂生产技术的 产业化研究与开发
工业丙酮
丙酮连续萃取器研制
浓缩大豆磷脂 萃取
溶剂
离心 造粒
混合油 冷凝 蒸发
干燥
工业用油
粉末磷脂
2020/3/12
包装
主要研究了
2020/3/12
7. 大豆蛋白质中营养抑制因子生物 去除技术研究
通过电泳、电镜、氨基酸序列分析方法,建立了大豆 抗营养因子结构组成与抗营养作用相关性理论基础 采用酶解技术去除大豆抗营养因子,通过生物学试验 评价抗营养因子去除技术应用对大豆蛋白营养价值的 影响。建立了大豆抗营养因子酶法去除技术机理模型 ;确立大豆抗营养因子生物去除技术参数
2020/3/12
复式萃取器
原料处理能力 50t/d,原料在 设备内停留萃取时≥2.5h, 动力消耗≤5.5kw
• 同等处理量的情况下自身占地面积较 小,节省了厂房的占地面积。
• 采用业界已沿用近二十年的齿轮齿圈 的传动方式,运转平稳,机械传动的 事故率极低。
• 溶剂收集格相对独立,保证有效地实 现了梯度萃取。
杀菌方式与条件 均质化方式与条件 干燥方式与条件
主要研究了
➢ 过渡态调控的醇 变性大豆蛋白质 改性技术研发
➢ 凝胶型、乳化型 、分散型大豆浓 缩蛋白制备技术 研制
优化工艺条件 2020/3/12
5kg/h 规 模 中 试 研 究 确定工艺方案
生产规模试验研究
3. 大豆蛋白酶法水解、分离与 富集技术的研究
2. 大豆乳清蛋白功能特性研究及应用
➢ 大豆乳清蛋白营养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大豆乳清蛋白系列食品开发 ➢ 大豆乳清蛋白机能饮料研制 ➢ 在乳制品、肉制品中的应用
2020/3/12
四、展望及发展趋势
大豆蛋白(功能蛋白、专用蛋白、分子重组蛋白 等) 大豆油脂(酶法精炼、高不饱和度油脂等) 大豆生理活性物质开发利用(单体异黄酮、皂甙 、活性多糖、酶改性磷脂、功能肽等) 大豆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乳清蛋白、糖蜜) 大豆非食品用途加工(油墨、胶粘剂、环保涂料 等)
磷脂
• 食品级大豆浓缩磷脂生产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 • 高品质大豆粉末磷脂生产技术的产业化研究与开发 • 高纯度医药级大豆磷脂生产技术的产业化研究与开发 • 氢化大豆卵磷脂生产技术的产业化研究与开发
2020/3/12
1. 食品级大豆浓缩磷脂生产技术研究 与产业化示范
无机膜测试
溶剂回收
初级大豆磷脂 预处理 无机膜过滤 低温闪蒸 薄膜蒸发 食品级磷脂
干燥混合料
双螺杆挤压
产品质量控制 体系
混合物水合浓缩 混合成面团状
水、调味料
剪切
修剪成型
大豆组织蛋 白产品
主要研究了
➢ 非膨化挤压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规律及其优化 ➢ 组织化大豆蛋白仿肉风味研究及产品用途开发 ➢ 产品标准与质量控制体系建立
2020/3/12
产品评价指标
–感观指标 –理化指标 –色泽指标 –质地指标 –复水性指标
➢ 筛选出一株高产水溶性纤维的菌株 ➢ 确定高活性大豆膳食纤维的生产技术 ➢ 高活性膳食纤维中可溶性纤维含量≥20% ➢ 大豆纤维多糖中可溶性多糖达到18% ➢ 生产出两种大豆纤维多糖的益生乳制品
2020/3/12
6.大豆皂甙的分离纯化及免疫增强、 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 国际上首次进行高浓度大豆皂甙单体A、B的分离 ➢ 国际上首次比较全面研究大豆皂甙对多种肿瘤的拮
➢ 水化磷脂干燥脱水 工艺
➢ 浓缩磷脂丙酮梯度 萃取、离心分离、 真空干燥技术
➢ 参数控制优化、改 进大豆粉末磷脂生 产工艺
3. 高纯度医药级大豆磷脂生产技术 的产业化研究与开发
大豆粉末磷脂
预处理
醇溶磷脂
溶剂回收 柱层析 低温闪蒸 流化床脱溶
醇不溶磷脂
高PE大豆磷脂 高 PC 磷脂
主要研究了 ➢ 高PC含量大豆磷脂制备技术研究与评价 ➢ 高PC磷脂产业化技术研究
一、新技术开发研究的必要性
综合利用大豆资源,为大豆深度开发利用 开辟新的途径
发展大豆产业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 提高大豆精深加工技术与整体装备水平 积极开拓大豆产品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增强企业综合实力 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减少环境污染,具有环保效益
2020/3/12
二、相关领域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2020/3/12
色形差态计为的规测则定、值光为: 滑L质 型*、构 )≥T仪均5PA(7匀模;T式a一.的X致T测且2i定/值50: a水富硬*分有度蒸=≥1弹煮14.252性.%试~1;~和验2蛋1.韧3(白5.;性8质干Kg(制;干品) b基 ≤的浅弹 7*4) 1面黄性0=%的10≥;.~带色2测2≥528~0,或.06%定.02;190色乳~值.0脂5;泽黄2:肪5咀;为色.(吸嚼6复干水度水基指)时数间 灰分5(0~干基60)m≤i6n.(56%0;℃水浴)
• 料层浅,萃取过程中实现物料翻转一 次,保证萃取效率更高。
• 法兰连接点相对较少,降低了溶剂泄 漏量。
• 通过变频技术可以在不增加设备尺寸 的情况下任意调整萃取时间。
2020/3/12
双螺杆挤压脱溶机
处理能力100t/d,挤压脱 溶后物料含湿率≤45%,
动力消耗≤37kw
2020/3/12
2. 大豆浓缩蛋白改性技术研究及 系列产品开发
1. 浓缩蛋白副产物糖蜜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实现大豆低聚糖、异黄酮、皂甙一线三产品的提 取工艺 应用商品化酶或从天然食用原料中提取纯化β-葡 萄糖苷酶水解大豆糖蜜(或脱脂豆粕)中的大豆 异黄酮 提取出纯度为75%的大豆低聚糖粉末 、纯度为 80%的大豆异黄酮晶体与纯度为75%大豆皂甙
2020/3/12
DSE-25型双螺杆挤压 实验室工作站
86型双螺杆挤 压机
结构参数调 整
生产挤压试验
产品 评价
工艺参数 调整
结构参数定型 工艺参数确定
产品
主要研究了
➢ 非膨化挤压组 织化大豆蛋白 生产关键技术 研究
➢ 工业化生产挤 压设备和配套 设备的改进
用途开发
2020/3/12
标准制定
5. 高湿挤压技术生产纤维化大豆蛋白研究
2020/3/12
9.大豆蛋白生物修饰与抗氧化活性 保护技术研究
通过酶法和微生物法对大豆蛋白的改性动 力学研究,确定了生物改性大豆蛋白的技 术条件和分离纯化的最佳参数,筛选出了 高产蛋白酶菌株。 大豆功能性肽活性机理及活性长效保护技 术研究,主要进行了抗氧化肽、护肝肽的 研究,通过体内、体外检测技术及作用机 理的探索,确定大豆抗氧化肽的抗氧化活 性保护的途径和方法,确定抗氧化剂、保 护剂及分子包埋关键技术路线。
2. 技 术 路 线
变性程度表征
结构功能关系 关键结构指标 结构功能关系 聚集性质及影响因素
低变性大豆粕 酒精浸出
醇法大豆浓缩蛋白
结构转化
过渡态 结构修饰与重组
结构表征关键指标 功能性表征
乳化型 蛋白体
凝胶型 蛋白体
分散型 蛋白体
功能性表征
后处理
功能性浓缩蛋白 流程选择
醇变性控制 转化方法与条件 专用实验设备 分子量、电荷分布、疏水性修饰 二硫键交换重排,蛋白质聚集交联
2020/3/12
技术路线
非蛋白成分 对蛋白质结 构和功能性 的影响
理论支持
分离纯化
豆粕
大豆蛋 加工过程的单元 白 操作对蛋白质结
构和功能性的影

亚基组分
贮藏因素对蛋白质 结构和功能性的影 响
结构鉴定 理论支持
建立蛋白结构对 功能影响的理论 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