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10期
第38卷总第222期 广东化工
Ⅵ,、州.gdchem.corn
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的微波合成
丁燕玲,周莉 ,钟颖颖,张政达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T学院,广东深圳51 8060)
[摘要】文章以聚乙二醇为原料微波合成非异氰酸酯聚氨酯。先将聚乙二醇制成的二元醇化物与碳酸二甲酯反应生成聚乙二醇环碳酸醢,再
通过聚乙二醇环碳酸酯与三乙烯四胺反应制备非异氰酸酯聚氨酯预聚体,最后将非异氰酸酯聚氨酯预聚体与环氧树脂作用形成互穿聚合物网络
的杂化的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环氧树脂涂膜。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法可以顺利得到非异氰酸酯聚氨酯预聚体,非异氰酸酯聚氨酯一环氧树脂涂膜具
有比较好的表面形态,铅笔硬度为2 H。
关键词]聚乙二醇;环碳酸酯;非异氰酸酯聚氨酯:微波合成 }中图分类号】TQ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11)10-o011-02
The Study of a Nonisocyanate Polyurethanes by Microwave Synthesis
Ding Yanling,Zhou Li ,Zhong Yingying,Zhang Zhengda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Shenzhen University,Shenzhen 5 1 8060,China)
Abstract:The paper researched the nonisocyanate polyurethanes by microwave synthesis with polyethylene glycol as raw materia1.First the reaction took place between prolyethylene glycol and e Djchlorohvdrin to produce binary alcoholates,which was used to produce the cyclic carbonate with dimethyl carbonate.Then
nonisocyanate polyurethane was prepared through the reaction of the cyclic carbonate and three ethylene four amine Finally,the hybrid non isocyanate polyurethane
.epoxy resin coating was generated with epoxy resin 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 role.The results showed that:microwave method can be used to prepare
nonisocyanate polyurethanes Nonisocyanate polyurethanes-epoxy resin coating had good surface morphology.and pencil rigidity for 2 H
Keywords:polyurethane:cyclic carbonate;non-isocyanate polyurethanes:microwave synthesis
聚氨酯是一一类重要的合成树脂,在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传统聚氨酯由多异氰酸酯与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反应而成,但多
异氰酸酯是对环境与人体健康有害的高毒性物质,而且制备多异
氰酸酯的原料光气毒性更大。为克服这些缺点,白20世纪9O年
代以来发达国家非常重视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的合成硼究,并已取
得许多研究成果”。。J。
非异氰酸酯聚氮酯(Nonisocyanate Polyurethane,简称NIPU)
制造所采用的原料较环保,其制备过程中不使用商毒性和湿敏性
的多异氰酸酯,不会对人体与环境造成危害,原料的施T与储存
也很方便。同时,NIPU的结构单元氨基甲酸酯的 仲碳原了上连 接的羟基能与氨基甲酸酯键中的羰基氧原予形成分子内氢键,因
此,NIPU从分子结构上弥补了传统聚氨酯中的弱键结构,致使其
综合性能优于传统聚氨酯与环氧树脂 J。
NIPU的产品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中最主要是受到环碳酸
酯单体和低聚物生产性价比的限制,为此采用低成本原料和低能
耗的制各技术合成环碳酸酯低聚物及NIPU产品的研究具有重大
的意义。文章以聚乙二醇为原料微波合成非异氰酸酯聚氨酯。先
将聚乙二醇制成的二元醇化物和碳酸二甲酯反应生成聚乙二醇环
碳酸酯,再通过聚乙二醇环碳酸酯与三乙烯四胺反应制备非异氰 酸酯聚氨酯预聚体,最后将非异氰酸酯聚氨酯预聚体与环氧树脂
作用形成互穿聚合物网络的杂化的非异氰酸酯聚氯酯一环氧树脂
涂膜。
l实验部分
1.1实验主要仪器及药品
傅里叶变换- ̄zeb光谱仪(PE)Sectrum One Version B;NDJ一1旋 转式粘度计;S-3400N(II)型扫描电子显微镜;上海新仪微波反应
器MAS—II。PEG(聚乙二醇200,400):广东光华化学厂有限公司;
环氧氯丙烷(M92.52):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碳酸二甲酯(M9O):
天津市光复精细化_T研究所;二乙烯四胺:中国医药上海化学试
剂站;1,4-二氧六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
1.2反应原理
聚乙-二醇与环氧氯丙烷发生开环加成与水解反应生成的二元
醇化物,即反应式f1);二元醇化物和碳酸二甲酯酯化反戍生成聚 乙二醇环碳酸酯,即反应式f2);聚乙二醇环碳酸酯与三乙烯四胺 酰化反应生成非异氰酸酯聚氨酯预聚体,即反应式(3)。
1.3实验操作步骤
在微波反应器中,将0.1 mol的聚乙二醇和适量氢氧化钾催化 剂粉末加入到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氮气导入管的300 mL
三口烧瓶中,将温度控制在4O~60℃芹右慢慢滴力f】0 2 mol环氧 氯丙烷,室温保持一定时间后控制温度在8O~90℃,滴加2O%的
氢氧化钠水溶液,分离得二元醇化物。将制得的二元醇化物和催
化剂单丁基氧化锡加入到装何搅拌器、滴液漏斗和蒸馏装置的三
口烧瓶中,微波控制反应温度在65~70℃条件下,以一定的流量
滴入碳酸二甲酯,滴加完毕后温度保持在65~70℃之间直至无流
出物,制得聚乙二醇环碳酸酯。在装有冷凝管、搅拌器和滴液漏
斗的二口烧瓶中加入0.1 mol聚乙二醇环碳酸酯,微波控制反应温
度在70 ̄80℃,滴加0.1 1 mol的二乙烯四胺,滴加完毕后保持温
度在7O~80℃反应30 min,制得非异氰酸酯聚氨酯预聚体。
H 。c H 2 cH 2 。H 【 J n + 2—0 c H 2 Jl \。/ 一
cH-c _[。cH 2 cH 2_}- c H 2一C H--C H 2
H H n H H
反应式fI)
0 CH 2 CH 2-O C H 2-- 一 一z+cw广。一C --0--CH 3—
0 CH 2 CH 2 ̄ ̄O-C H 2-j —i
/
反应式f2)
lI
O CH 2 CH 2 t… 一i 一c 。i-NH-C21M4
凸H 6 NH 反应式(3)
2结果与讨论
2.1产品结构的表征
利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各步产品的结构,见图1(a ̄d)。
[收稿日期]2011—06-08
[基金项目]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sY2008O6270O80A)
[作者简介] J‘燕玲(1990.),女,广东汕头人,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化学。 为通讯作者。
l2 广东化工
www gdchem.com 2011年第10期
第38卷总第222期
lOO
90
80
70 l_
60
50
40
30 4000 3600 3200 2800 2400 2000 l 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ClTI’
fa1¨ 冗醇化物
4000 3600 32002800 24002000 l8001600 1400 1 200 1000 800 600 400 Cm。l
fc训一异氰酸酯聚氨酯预聚体 260
240
220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O
60
40 2O 4000 3600 3200 2800 2400 2000 l800 l600 l400 1200 l000 800 600 400
(b1环碳酸酯
图1 红外光谱表征
Fig.1 IR spectroscopy
图Ifa)聚乙lI醇与环氧氯内烷发卞"环加成与水解反 生成
的二元醇化物的红外光谱图,罔【}J 3366.73 1TI。处强吸收峰为择基
的吸收峰。图1(b)为聚乙二醉 无醇化物和碳酸二rri酯反应后所
得的聚乙 醇环碳酸酯的红外光谱陶,L划中l 103.53 m。’处为C一0
单键吸收峰,1793.61 ITI。。平u 1748.47 m 处为C O双键吸收峰,
为C=O双键左右基团的影响,而有两处吸收峰,这是环碳酸酯
的特征吸收。图1(c)为 异氰酸酯聚氮酯预聚体的打外光潜图,
图巾3300 m。。左右有两重峰,分别为一NH和1一OH吸收峰。 1(d)为 聚氯酯一环氧树脂涂暾的红外光谱 , 氦 交联,所以
3400~3100 m。尤明显吸收峰存在。
2.2聚氮酯一环氧树脂涂膜的微观形貌
图2为聚氯酯一环氧树脂涂膜扫描电镜图,其表而较为均匀,
没何相分离现象。
图2聚氨酯一环氧树脂涂膜扫描电镜
Fig.2 SEM of polyurethane coating rd1聚氨酯.环氧树脂涂膜
2 3产品的性能分析
2I3.1粘度分析 测得非异氰酸酯聚氨酯预聚体的粘度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
}“:=}:l}i度随着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加。
表1 非异氰酸酯聚氨酯预聚体的粘度
Tab l The vlscositv of the NIPU
2 3.2硬度分析 配制同含量为50%的环氧树脂清漆,按n(YH2)/”(环氧基 1
加入非异氰酸酯聚氨酯预聚体,用溶剂调整至合适粘度。将调好
的涂料均匀涂抹到玻璃片上,厚度5O~60 gm,涂膜为无色透明。
白干7 d后得非异氰酸酯聚氯酯 环氧树脂涂膜。采用
OB—T6739—2006色漆和清漆硬度测量方法对聚氨酯一环氧树脂涂
膜进行测试,结果见表2。从表2中可知聚乙_ 醇为原料的非异 氰酸酯聚氨酯预聚体所制成的聚氨酯一环氧树脂涂膜具有较好的
硬度,自然干燥7 d后铅笔硬度可达2H。
表2涂膜表面硬度
Tab.2 Hardness of coating
3结论
(下转第l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