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类合同风险提示
1.缺失书面合同
缺失书面合同是指没有签署书面合同,仅凭口头约定或者交易惯例进行交易。
此类合同风险是当经济形势变化导致部分企业不能正常履约,少数企业会利用企业之间合同手续上的欠缺逃避违约责任。
此类风险防控措施:尽可能与客户签署一式多份的书面合同,保持多份合同内容的完全一致并妥善保存。
2.合同标的不明
合同标的不明的风险是双方在合同中对于标的物约定不明确,导致合同履行中产生标的不一致的风险。
此类风险防控措施:
(1)使用标的物的正式名称,即标准学名,而且要用全称,文字表述必须明确具体,尽可能使用符合国际标准或行业习惯的商品名称。
(2)写明商品商标。一定的商标,标志着一定商品的性能、质量种类。只有写明商标才能让商品特定化。
(3)在确定标的时,还必须注意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的情况。如大豆,一般指黄豆,但有些地方把蚕豆也叫大豆。这种情况更需要双方就标的物明确约定,有时需要配合必要的图片或描述性说明。
(4)要写明标的物品种、规格、及配套件。把标的物要求细致化,才算是确定的,才能使标的特定化。
3.数量条款风险
数量条款风险是指合同的数量条款约定不明产生的法律风险。
此类合同风险表现为:1.采用某种计算方法确定数量。一些无法直接用数字表述数量的合同,双方往往根据需要在合同中约定一种数量计算方法。当计算方法出现歧义,得出的合同数量就可能有多个结果,双方理解不同时则容易发生纠纷。2.以某一方最终确定实际的数量。这种约定常出现在一些长期供销合同里,实际每次交贷的数量以需方书面通知确定。若当事人并没有考虑将来情况变化对数量需求的影响,则一旦需方突然增大需求,将导致供方无法满足而违约。这种法律风险在双方因合同其他因素发生争议时,也可能被需方恶意利用。
防范合同数量条款法律风险应当:聘请专业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合同条款。
4.质量验收条款及风险
此类合同风险表现为:
⑴质量验收事项约定不明。具体体现在:验收地点没有明确约定是在交货方所在地验收还是在收货方所在地验收;验收不合格是否有权拒绝接受货物以及因此造成损害时如何承担;一些约定双方联合验收的情况,没有约定如果双方有分歧如何处理等。
⑵质量认定的最终途径约定不明。如果双方就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存在分歧,则需要第三方的介入确定最终的质量认定。由于我国质量检测机关较为复杂,双方如无实际约定,则可能出现就委托最终检测的第三方发生争议。最终需要由法院指定检测机关,双方解决
纠纷的成本将大幅增加。
⑶委托检验的费用承担约定不明。费用承担不明,必然出现谁委托、谁负担的情况,即使最终责任明确后可以要求对方承担,但企业资金的占用同样是将要面临的风险。
规避此类风险应当做到:双方签订合同时,在合同上制定切实明确的验收条款。
5.价款或报酬条款与法律风险
价款或报酬条款法律风险是指合同的价款或报酬条款约定不明产生的法律风险。
此类风险具体表现为:
计算方法约定不明。如双方约定价款以实际消耗数量结算。而实际消耗数量有时很难难衡量,双方因此发生分歧若没有补救约定,引发的法律风险损害难以衡量。
合同只约定总价的法律风险。在合同标的较为复杂,不是单一标的时,若只约定总价,当出现合同部分解除的情况,双方关于未履行部分所占合同总价的比例往往难以达成一致意见。结果的不确定,必然引起企业无法判断自己该如何行为。
价款支付约定明确方式过于简单。在服务性合同里由于提供服务一方的义务具有弹性,若合同价款支付采用纯粹的支付金额、支付时间的方式约定,则可能难以在对方没有履行义务时有效进行抗辩。这种条款属于企业的法律风险范畴。
企业防范合同价款或报酬条款法律风险应当:在订立合同时,制定细致明确的价格、报酬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