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婴基本常识之护理
幼儿常见疾病的护理
一、水痘
传染水痘的原因及得水痘后的预防和护理方法。
原因:水痘属过滤性病毒,经传染引发。
水痘的预防是注射水痘疫苗,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护理方法:
1、多休息、多喝水,饮食要清淡,保持肠胃通畅。
2、保持皮肤的清洁健康,勤洗澡、勤换衣服、剪短指甲,引导幼儿不要用手搔抓。
3、不要外出,以免传染别人。
特别注意:得了水痘后,不要涂抹肤轻松等外用软膏。
如果水痘继发感染要及时上医院治疗。
二、脱水
脱水的原因及脱水后的护理方式
脱水的原因:
1、没有及时补充水或饮水不足,比如天气炎热,出汗过多,发高烧后大汗淋漓,饮食过咸等。
2、腹泻等疾病造成体内失水过多。
3、脱水时水分摄入不足,导致身体内纳、钾和其他电解质的丢失。
脱水的护理方法:
1、根据婴儿的需要量增加饮水量。
2、发现脱水现象及时送医院进行诊断,不要未分清脱水的程度和性质时轻
易自己处理。
三、便秘
便秘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便秘的原因:
1、吃得少或是身体不舒服、经常呕吐,胃里面食物减少。
2、吃母乳一段时间加牛奶,受其中钙质影响造成的。
3、喝水太少造成的。
预防便秘的方法:
1、给婴儿喝足水,可用白菜、胡萝卜、菠菜煮水;给喝一点儿米汤;在饮水或吃辅食时加一些李子汁。
2、饮食中要保持足够的水分。
3、多给婴儿吃新鲜水果、蔬菜、全麦面包、粗粮,在食品中加上一些碳水化合物、根类和绿色蔬菜可以防止便秘。
4、应帮助婴儿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5、生病发烧的患儿,病愈后会有几天便秘,这属于正常现象,无需治疗,只要让婴儿吃正常的食物就会恢复正常。
四、肺炎
婴儿肺炎后护理方法
1、居室要保持安静,以利于婴儿充分休息,以便减少患儿体内能量的消耗,保护心肺功能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注意睡觉的姿势,减少憋气现象。
让婴儿枕高一点的枕头或半蹲半坐姿势,经常翻身拍背或交换体位有利于减轻患儿肺部淤血。
恢复期可适当参加户外活动,以促进肺部炎症的吸收。
3、营养与喂养。
多吃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食品,保证足够的营养供给。
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边吃边喘,可少量多餐,不要让食物呛入气管。
咳嗽时应暂停喂食,以免引起窒息,同时应多喝水,有助于痰液稀释。
4、要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时处理。
患儿出现气急、口唇青紫等异常表现应及时送医院作进一步治疗。
5、注意室内空气新鲜,保持室内空气的湿度和温度。
婴儿意外伤害的处理
一、婴儿摔伤或骨折的护理方法
A、判断摔伤
1、淤血:如果婴儿不小心从高处摔下来,身上、头上磕青了,或是起了大包,那就是淤血了。
2、脑震荡:如果是头朝下掉下来,要注意观察婴儿有没有脸色发白、眼神发直、爱睡觉、呕吐等现象。
如果出现这些现象,可能是脑震荡。
3、骨折:如果摔伤后,胳膊不能动,或者不能走路了,很可能出现了骨折。
B、护理方法
1、对于淤血:成人不要急着给婴儿揉。
2、对于脑震荡:立即把婴儿送到医院治疗。
3、对于骨折:不要揉捏,采用以下方法:
(1).包扎伤口:如果伤害严重或是骨头穿透皮肤,可用消毒纱布包好,尽量不要碰到伤口。
(2)固定肢体:如果没有折骨伸出皮肤,可在受损部位的两侧固定肢体,防
止进一步损伤。
受伤的上肢可以用绷带吊起来,受伤的腿可以通过系好膝盖和踝骨的方法进行固定。
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抬高患部。
(3)固定头部:如果怀疑婴儿的脊椎骨断了,要先固定头部,把身体放平,迅速用木板抬到医院进行治疗。
二、高温惊厥
高温惊厥的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项
急救措施:
1、尽快进行物理降温,在患儿额头进行冷敷,5—8分钟换一次。
2、要防止窒息,立即松开衣服,将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分泌物、呕吐物。
3、禁止喂水、进食,防止气管呛着。
4、禁服退热药品,因容易掩盖病情,耽误就诊时机。
最重要的是要及时送医院急诊。
注意事项:
1、当患儿体温正常后,要及时去除降温措施。
2、发热时要注意充分供水,防止高热脱水。
3、防止便秘,绝对不能用泻药。
三、溺水
婴儿溺水后的急救处理
1、清理:如果婴儿不慎掉进水里,迅速把婴儿捞上来,之后要先把婴儿嘴
里、鼻子里的东西清理干净,然后把肚子中的水空出来。
2、倒水:大人单腿跪地,一条腿屈膝,让婴儿的肚子趴在大人的膝盖上,
头下垂,大人用手按压婴儿背部,尽量让嘴、鼻子、气管和胃里的水流出来。
3、人工呼吸:如果婴儿已经停止呼吸,要首先进行人工呼吸。
4、立即送到医院进行抢救。
四、气管异物主要原因和急救措施
主要原因:
1、婴儿把纽扣、玻璃球、硬币等放进口中。
2、吃豆类、果核、瓜子时,不慎将食物吞进气管。
3、进食时说话、嬉闹,导致食物呛入气管。
4、给婴儿喂药时方法不当,捏紧鼻子喂药,导致药粒进入婴儿气管等。
急救措施: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尽快清除。
1、倒立拍背法
倒提婴儿两腿,使其头向下垂,轻拍其背部,可通过异物的自身重力和婴儿呛咳时胸腔内气体的冲力,迫使异物向外咳出。
2、推压腹部法
让婴儿坐着或站着,成人站在其身后,用两手臂抱住婴儿,手握成拳形,大拇指向内放在肚脐与剑突之间,用另一只手掌压住拳头,有节奏地向上向内推压,以促使婴儿横隔抬起,压迫肺底,让婴儿肺内产生一股强大的气流,使异物从气管向内外冲出,并随气流到达口腔。
上述方法无效或情况紧急,应及时带婴儿到医院请医生诊治。
五、触电
婴儿触电后的急救和处理方法
1、切断电源:选择一个安全的方法尽快使触电婴儿脱离电源,又保证自己
不遭电击,采取穿胶底鞋、踩在干木板上等防护措施。
若找不到电闸或离得远,可用干燥的木棍、竹竿等绝缘工具,把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挑开。
2、现场急救:对呼吸、心跳已经停止的触电者,应立即做口对口吹起和胸
外心脏挤压,不可中断,直到送进医院。
注意保护烧伤的创面,用干净纱布、被单等覆盖创面,待医生做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