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婴幼儿常见疾病预防与护理-PPT课件
婴幼儿常见疾病预防与护理-PPT课件
燥、哭而无泪,继而出现眼眶凹陷。前囟凹 陷。 重度脱水:腹泻患儿出现精神萎靡,腹背皮 肤弹性减低,尿少、手脚变凉、脉搏细弱。
腹泻的家庭护理
(1)轻者不必禁食,喂容易消化的食物,应尽量减少 哺乳的次数。 (2)补充水分:腹泻时导致体内丢失了水和大量电解 质,因此不能单独补充水分,应补充含电解质的液体。 (3)观察病情:患儿精神状况,有无脱水症状,大便 次数和性状,体温以及呕吐,进食情况。 (4)除医生提出服药外,一般腹泻不用服药。 (5)做好便后皮肤护理,有红屁股用温水洗后擦干涂 上膏药。
疼痛轻重程度与病情病不一致。如疼痛剧烈, 婴儿哭闹不止,过一会儿又完好如初,可能 是得了肠道痉挛,痉挛解除,疼痛即刻缓解。 用热水袋进行热敷,对胃肠道痉挛引起的胃 肠绞痛,特别是因受寒、饭食过多引起的肠 道痉挛,减轻疼痛。
课后思考
婴幼儿感冒发热治疗不愈时,又出现( )时,要
警惕发生了气管炎,支气管炎。 A、高热 B、咳嗽加重 C、呼吸急促 D、有痰 婴儿突然大哭,难以安抚的啼哭,哭时面部潮红,腹 部膨胀,双腿屈曲发作可因患儿排气、排便而终止。 多见于( ) A、肠痉挛 B、急性肠胃炎 C、 嵌顿疝 D、急性 阑尾炎
腹痛家庭护理 病情未确定之前不服止痛药物,以免以免延 误诊断。 停止进食,观察1-2小时,轻轻按摩腹部,注 意疼痛部位,有无包块。 注意有无发热、呕吐、腹泻、如有血便应及 时看医生。
肠痉挛的护理 给于婴儿抚触,促进肠蠕动。 乳母注意少吃一些引起胀气的食物,例如牛 奶、甜食、葱和蒜等。 尽量不要让婴儿过久的哭闹,避免吞入空气 引起胀气,每次吃奶后可轻拍婴儿背部。 给孩子以抚慰,减低环境噪音,可用热水袋 捂在婴儿腹部,或让婴儿俯趴在成人腿上, 同时轻抚背部,促进排气。 持续哭闹。伴呕吐等其他症状,必须立即送 医院诊治。
医院的同时,应进行家庭急救。 急救措施: (1)家长和育婴员要保持镇静,应迅速将婴儿抱到 床上,使之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异物。 用 手指掐人中穴(人中穴位于鼻唇沟上1/3与2/3交界 处),用裹布的筷子或小木片塞在患儿的上下牙之 间,以免咬伤舌头并保障通气。 。
(2) 解开衣扣、衣领、裤带,采用物理方法降 温。对39度以上高热的婴儿,可用75%的酒 精加一半水,用纱布蘸着擦颈部、腋下、大腿 根部及四肢等处,可以帮助降温 (3)婴儿抽风时,不能喂水,进食,以免误入 气管发生窒息引起肺炎。家庭处理的同时最好 先就近治疗。
呼吸系统疾病
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构造与成人一样,以 喉为界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婴幼儿整个 呼吸道相对成人较窄,一旦有异物、炎症,导 致梗阻;气道黏膜柔嫩,血管丰富,局部和全 身免疫防御能力差,容易导致感染;呼吸系统 调节能力差,疾病时易发生呼吸功能代偿不全。
(一)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指鼻、咽部等上呼吸 道黏膜的急性炎症,90%由病毒引起,包括 鼻炎、咽炎、喉炎、急性扁桃体炎等,是婴 幼儿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常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及发热等, 如感染蔓延到邻近器官可引起中耳炎、支气 管炎、肺炎等。
(3)保持口腔清洁,每天用盐水或复方硼酸液 漱口,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防止发生继发 性感染。 (4)在医生指导下服药。可以用清热解毒、止 痛消肿的中药涂敷在外部肿胀处。
注意事项:根据患病婴儿的具体情况确定,如 果情形严重,马上送医院治疗。
高热惊厥
婴儿高热惊厥发病率较高,因此当发生抽风准备送
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护理
鹅口疮
鹅口疮指的是口腔内黏膜上 覆盖的乳白色附着物,霉菌 感染,会侵犯整个消化道,引起腹 泻。 起因:家里过于干净(奶瓶 不需要天天煮沸,每次用开水泡一 下,隔几天煮沸一次)或者是母 亲产道感染、乳头和奶具不洁。 预防:平时注意家里的卫生,也不 能过于干净,小儿患病时不要乱 加抗生素。
婴幼儿常见疾病预防与护理
讲师:舒亚
常见营养性疾病
目录 常见病护理 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疾病 常见危重病症的表现
常见疾病护理原则
1、早发现,早治疗,婴儿年龄小,不能用语
言准确表达病痛,成人要尽早发现异常情况, 及时治疗 2.婴儿感到不适的主要反应是啼哭,应仔细 检查 。 3.要善于从婴儿日常生活表现中发现异常。 4.婴儿的精神状态是反应病情轻重的重要指 标。
2)婴幼儿的衣服宜用纯棉制品,宽松、透气、
保持皮肤干燥,禁用化纤和羊毛织物。 3)饮食上切勿过量,禁吃海鲜,延长牛奶煮 沸时间,蛋清、蛋黄膜尽量不吃。湿疹婴幼 儿如为母乳喂养,母亲饮食要调整,少食海 鲜类。 4)轻微湿疹不要涂药膏,较严重湿疹可以涂 上婴幼儿湿疹膏。 5)湿疹比较严重的暂停预防接种。
出现以下情况应住院治疗
腹泻次数多,出现脱水症状。
腹泻持续3天以上 腹泻伴有发热,精神不好
大便呈粘液状,黏冻状,血性便
肠痉挛
是婴儿腹痛最常见的原因,患儿表现为突 然大声啼哭,烦躁不安、腹部膨胀、双腿屈 曲等现象,腹部无固定压痛部位,无肌肉紧 张表现,可听到活跃的肠鸣音。常在傍晚时 发作,发作可因患儿排气或排便停止。多见 于半岁内的小婴儿,可反复发作,一般在新 生儿期开始,3-4月逐渐消失。
当婴幼儿感冒发热治疗不愈而又出现了咳嗽加重时,要警惕是 否发生了支气管炎、起初为刺激性干咳,之后带有痰咯声咳 嗽,年龄大些咯出黄色脓性痰。
(三)肺炎
病因多为肺炎链球菌呼吸道合胞病毒,婴幼儿表现为口吐白沫、 精神萎靡、呕吐及呛咳等症状。
(四)支气管哮喘
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多数患儿有湿疹、 过敏性鼻炎和食物过敏史。常见诱因是花粉、尘螨和宠物等 致敏因素。
注意事项:
1)轻微湿疹时,注意皮肤护理,保持清洁,适 当使用复合维生素。 2)不要滥用激素类药膏。 3)皮炎较严重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4)湿疹发病期间不要进行预防接种。尤其是卡 介苗。 5)注意饮食调整。
尿布疹
1.表现:多见于1岁前婴儿,表现为小红丘疹,
有时有弄点。 2.原因:尿液或粪便的毒素侵蚀所致。 3.预防与处理:注意婴幼儿的臀部卫生,大 小便后及时清洗,尽量少用尿布湿,并给以 爽身粉擦拭,保持干燥,一旦发生尿布疹, 可用克霉唑软膏与红霉素软膏交替涂拭。
预防和护理
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指鼻、呼吸道粘膜的急性炎症,
包括鼻咽炎、喉炎、急性扁桃体炎等,是婴儿的常 见病、多发病。 (1)婴儿感冒又发烧咳嗽时,应以服用清热解毒、 止咳化痰的中药为主。如果合并了细菌感染,可以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吃药后高烧不退,可采 取物理降温的方法,用冷毛巾冷敷颈部两侧、大腿 根部、双腋窝部,或用温水洗澡、头枕凉水袋等。 护理中还要注意观察婴儿的精神、面色、呼吸次数、 体温变化。
腹痛
肠道蛔虫:可发生轻微的腹痛,如果蛔虫太多,造
成肠道梗阻,会发生聚烈持续性腹痛,伴有呕吐。 急性阑尾炎;早期无典型症状,可能肚脐周围有轻 微疼痛,伴有发热、呕吐、腹泻、腹痛拒按,容易 发生穿孔。 肠套叠,多见于6个月左右的婴儿,阵发性腹部绞 痛,伴有呕吐,大便带血或呈果酱色。表现为阵发 性哭闹,间歇时可入睡。 急性胃肠炎,除腹痛外有呕吐、腹泻、大便为稀水 样或稀糊状,常伴有发热、饮食不结史。
(2)休息环境要安静、舒适,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让婴儿减少活动,注意休息。发热时应卧床休息, 多饮开水。 (4)保持鼻咽部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保持鼻孔周 围皮肤清洁。 (5)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炎、溃疡的发生,每天 用生理盐水漱口1-2次。 (6)饮食以流食、半流食为好,如果用奶瓶吃奶易呛 咳,可以用小勺喂。婴儿食欲不好或呕吐,可以适 当增加喂奶的次数,每次量少一点。菜汁和蔬菜水 包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对疾病恢复有好处。
水痘
水痘是由婴儿到成人有可
能患的出疹性传染病。3-4 岁时水痘的高危期,容易 传染,家庭护理非常重要。 表现:受传染后病毒会潜 伏2周才发病,慢慢变成水 泡。有的伴有发烧症状。 水痘分期分批地长出,此 起彼伏,为期8-10天,最 后会结痂,基本上不会留 下疤痕。
预防和护理的方法
(1)、水痘不是必得的病,注射疫苗有良好的预防效 果。 (2)、多休息、多喝水,食物宜清淡,保持肠胃通畅。 (3)、保持皮肤清洁健康,勤洗澡、勤换衣服,剪短 指甲,引导婴儿不要用手搔抓。抓破后会留下疤痕, 影响容貌,还可能引起溃疡或细菌感染。 (4)、不要外出,以免传染别人。 注意事项:不要涂抹肤轻松类外用软膏;水痘继发感染, 要及时上医院治疗。
肠绞痛
肠绞痛的苦恼一般发生在每天的同一时间,
一般在生后2-4周发生,5个月好转,可能与 过度喂养,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 处理:热敷腹部,按摩脐周,注意与肠套叠, 肠梗阻辨别。 大孩子的肠痉挛腹痛,常为缺钙,但要注意 与肠蛔虫相鉴别。
腹痛的护理
婴幼儿腹痛是相当常见的疾病,胀痛、绞痛、
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 腹泻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以感染性多见, 主要病菌是大肠杆菌和轮状病毒杆菌。发病者 多见于4岁以下尤其是半岁以内的婴儿。 主要症状:大便每日数次,可为稀水便、蛋花 样,粘液便或脓血便。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的 症状。由于频繁呕吐腹泻容易导致脱水症状。
脱水症状
轻度脱水:腹泻患儿口干、爱喝水、唇舌干
开始发病时出现头疼、发热、呕 吐等症状,1-2天后出现腮腺肿 胀。 (1)注意休息,指导腮腺重大完 全消失为止,要掌握婴儿体温、 呼吸的变化,如果出现高烧、烦 躁等,应及时去医院治疗。 (2)由于患病婴儿吞咽困难,所 以最好吃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 并要注意营养,以利于身体恢复 健康。不要吃酸辣等刺激性的食 品,以发烧咳嗽时,应以服用清热解 毒、止咳化痰的中药为主。如果合并了细菌 感染,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吃药 后高烧不退,可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用冷 毛巾冷敷颈部两侧、大腿根部、双腋窝部, 或用温水洗澡、头枕凉水袋等。护理中还要 注意观察婴儿的精神、面色、呼吸次数、体 温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