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分析与审计对策研究专业:会计学一、选题的背景、意义(一)选题的背景如何有效审计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市场经济国家一个永恒的审计主题。
21世纪初国内外频繁爆发的一系列极具震撼力的重大舞弊案,如我国的银广厦,美国的安然、世界通信等,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巨大动荡和社会公众的强烈不满,不仅严重危及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且对整个会计师行业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如为银广夏出具审计报告的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被严厉查处,有关审计师甚至受到了刑事处罚。
(二)选题的意义审计职业界因为未能发现舞弊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和生存危机,因此必须对舞弊展开行动以查处并减少舞弊,研究如何发现财务舞弊及相应的审计对策至关重要。
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分析和审计对策的研究,其目的在于使财务报告能真实的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
但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尤其是实务方面的研究更少,仍有许多理论和实务问题需要研究。
因此,有必要在对财务舞弊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如何从审计师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审计对策,在财务报表报出之前减少财务舞弊的风险。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一)国外研究综述国外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就开始研究财务报告舞弊,这方面的研究也进行得比较深入,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
国外对财务报告舞弊的研究主要包括财务报告舞弊理论的研究、财务报告舞弊动因理论研究等。
1、相关概念美国审计准则公告 82 号中定义舞弊性财务报告是:为了欺骗财务报告使用者而对财务报告中列示的数字或其余揭示进行有意识的错报或忽略。
全美反舞弊财务报告委员会Treadway 委员会将舞弊性财务报告的定义描述为是一种故意的或轻率的行为,无论是虚报还是漏列,其结果是导致重大的误导性财务报告。
美国注册舞弊检查师协会将财务舞弊定义为:有预谋的、故意误报和遗漏重要的事实和会计数据,误导报表阅读者并且在现有信息的情况下会导致其改变判断或决策。
2、动因理论研究舞弊冰山理论,又叫二因素论,由美国的 G.杰克波罗格纳(G.JackBologna)、加拿大的罗伯特J林德奎斯特(Lindquist Robert J.)提出。
该理论把各种导致舞弊行为的因素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露出海平面的只是冰山的一角,属于舞弊的结构部分,包含的内容是组织内部管理方面的问题;另一类是潜藏在海平面以下的部分,是更为主观化、个性化的内容,包括行为人的态度、感情、价值观念、满意度、鼓励等等,属于舞弊的行为部分。
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的创始人史蒂文.阿尔伯雷齐特w SteveAlbrecht提出了“企业舞弊的三角形理论”,也是对舞弊行为进行分析的一个代表理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舞弊的产生是由于压力、机会、藉口三个要素组成,就像必须同时具备一定的热度、燃料、氧气这三要素才能燃烧一样,缺少了上述任何一项要素都不可能真正形成企业舞弊。
G.JackBologua,Robert J.LindquistJosephT.Wells 在 1993 年提出了 GONE ”理论,认为影响舞弊发生与否的因素包括贪婪 Greed 、机会Opportunity、需要Need和暴露Exposure。
贪婪超出了其本来的含义而引申为道德水平的低下,与个体因素有关,同时客观的社会价值、道德环境也对它造成影响;机会是实现舞弊行为的可能的途径与手段,机会不可能完全消除,只能尽力防范以确保这种风险要素低于一定水平:需要是指个体进行舞弊的动机和理由,如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获取资本的需要等:暴露包含两部分的内容,一是舞弊行为被发现、揭露的可能性,二是对舞弊者惩罚的性质及程度。
波罗格纳G Jack Bologna等人在 GONE 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舞弊风险因子理论,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善的关于形成舞弊的风险因子的学说。
它认为舞弊风险因子由一般风险因子与个别风险因子组成。
一般风险因子主要包括舞弊者进行舞弊的机会、舞弊发生时被发现的概率、及舞弊发现后受罚的性质与程度。
个别风险因子指那些因人而异,且在组织或团体控制范围之外的因素,包囊括道德品质与动机两大类。
(二)国内研究综述相比较国外深入的财务报告舞弊研究,我国财务报告舞弊研究历史较短,而且主要以规范性的研究为主,而实证性的较少。
1、相关概念我国财政部对新《会计法》条文释义中说明:编制虚假财务报告就是指不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为基础,擅自虚构有关数据资料编制财务报告的行为。
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原则第 8 号中第三条对舞弊定义如下:舞弊是指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
根据 Lee、Ingram 和 Howard1999对财务报告舞弊的定义,财务报告舞弊就是系统性的操纵。
赵红健(2003)认为,财务报告舞弊是指违背公认会计原则,采取财务欺骗性手段故意谎报财务事实或披露虚假财务报告,以获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的行为。
解媚霞2004认为,舞弊在财务上的表现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经济目的而有意的偏离会计准则和其他会计法规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虚假陈诉的财务报告。
阚京华2004认为,财务舞弊是指采用财务欺骗等违法违规手段给舞弊入带来经济利益,而最终导致他人受到伤害或遭到损失的故意行为。
叶雪芳2001指出,管理层舞弊和欺诈是公司或企业经营管理当局故意错报、漏报财务报告的行为,即进行欺诈性的财务报告,或粉饰了的会计报告。
其主要表现是利用其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调控,采用歪曲会计原则的方法编制与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不一致的财务报告,欺骗股东、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人士,从而达到其不正当的目的。
罗同莲2004指出,财务报告舞弊是管理当局出于某种目的或动机,采用相应的手段,导致包括虚报、漏列或不恰当表述的财务报告。
2、动因理论研究黄世忠(2004)认为财务舞弊的动机包括提高经营业绩、获取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发行股票、减少纳税、特定的目的或推卸责任等。
(1)因利益驱使、挥霍享乐、行邱学文(2000)认为财务舞弊的动机包括:(为使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达到配股资格,贿需要而隐匿数额不等的帐外资金; 2)(3)方便举债;公司的管理人员、财会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司资产等。
3、主要舞弊手段研究杨晓丽在 2007 年发表的论文《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关注》中提出财务(1)收入确认方面;报表中存在的主要舞弊手段:(2)不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3)关联交易;(4)现金陷阱等。
陈欣在 2007 年发表的论文《财务报表舞弊审计相关问题研究》中提出财务(1)虚增销售收入;报表中存在的主要舞弊手段:(3)任意(2)多计应收账款;递延费用;(5)其他舞弊手段等。
(4)隐瞒重要项目;王青林在 2007 年发表的论文《财务舞弊的识别与治理研究》中提出财务报(1)伪造收入—无中生有的骗术;表中存在的主要舞弊手段:(2)提前确认收入(3)非营业收入营业化——张冠李戴的骗术;—寅吃卯粮的骗术;(4)费用过度(5)滥用会计估计,蓄意减少当期费用;资本化;(6)一次性利得冲抵当期费用等。
余芬在 2007 年发表的论文《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识别研究》中提出财务报告舞弊的类型,从舞弊内容上看,财务报告舞弊有财务数据舞弊和非财务数据舞弊;从舞弊策略来看,财务报告舞弊可以分为夸张式舞弊、缩小式舞弊和均衡式舞弊。
4、财务报表舞弊审计的措施关于加强财务报表舞弊审计的措施,各个国家、组织和个人的方法都不一,但常用的方法有:“红旗”标志法,分析性复核法,交易实质分析法,期后事项分析法,税项分析法,资产质量分析法,制造错误法等。
对于舞弊审计的措施,许多专家也得出了自己的观点如:杨晓丽在2007 年发表的论文《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关注》中提出设计和(1)向管理层或公司内其他人询问;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的措施:(2)有效执行分析程序;3 运用非常规的审计程序。
陈欣在 2007 年发表的论文《财务报表舞弊审计相关问题研究》中提出了加强财务报表舞弊审计的措施有:(1)财务报表舞弊迹象的识别;(2)风险评估;(3)制定审计计划;(4)实施审计。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研究难点及预期达到的目标(一)研究的基本内容课题研究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2)(1)财务舞弊的概念及舞弊动因研究;财务报表中存在的主要舞弊手段分析;(3)提出财务报表舞弊相应的审计对策。
(二)研究方法课题运用了规范会计研究的方法,综合运用归纳、演绎和推理等手段,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特殊国情,分析形成这些影响因素的原因,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障碍提出对策。
(三)技术路线前期准备(确定研究方向)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校内期刊网和各类书籍的查阅确定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资料汇总、整理分析对整体有全面的了解与把握列出提纲、明确思路财务舞弊分析与审计对策研究引言背研基框景究本架意方内结国内外财务舞弊理义法容构论概述相关概念动因理论现状分析相关建议和对策舞弊手段审计对策结论未来展望主要结论(四)研究难点与预期达到的目标 1、本文的研究难点主要是财务报表中存在的主要舞弊手段分析和提出相应的审计对策。
2、本文预期达到的目标是通过对财务舞弊手段的分析,从审计师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审计对策。
四、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 2009.09.29-2009.11.08 完成毕业论文选题 2009.11.09-2009.12.20 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外文翻译 2010.03.01-2010.03.19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确定实习单位 2010.03.20-2010.05.10 毕业实习2010.05.11-2010.05.17 毕业论文定稿五、主要参考文献1 王临川.财务报表中舞弊审计的研究J.会计师,2008,(2):56—58.2 颜永廷.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手段剖析J.财会月刊会计20075 :40— 56.3 张亚东吴革周亚力.财务报告陷阱防范M.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3: 12—13.4 扎比霍拉哈瑞扎伊.财务报表舞弊预防与发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10.5 朱国泓.财务报告舞弊的二元治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1 —24. (17)6 杨本利.财务报表审计中的舞弊与对策J.河南科技,2007,:44—45.7 陈忠铭.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6 (4):7—11.8 温章林.上市公司舞弊专门审计程序J.管理与财富2008,(10):64—65.9 李时征.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2006:10—30.10 杨泽风.财务报表舞弊与审计对策J.贵州农村金融2008,11:21—23.11 王岭. 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关注J.大众商务,2009:4—9.12 黄世忠等 . 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特征及颓警信号综述J. 财会通讯, 200412 :12—14.13 陈霞. 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J.时代经贸,200824 :15—21.14 杨晓丽.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关注D.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7:10 —42.15 陈欣.财务报表舞弊审计相关问题研究D.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7:4 —20.16 朱保东.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手段与危害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 财税金融,2009(12):4—14. :17 王青林.财务舞弊的识别与治理研究D.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4) 21—30.18 廖沁芳.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财务舞弊分析D.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06(4):11—19.19 尤文雅.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博弈分析D.南京.南京财经大学2006 (12):5—8.20 余芬.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识别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 2007 4) 7—13.21 Chris E. Hogan and Uma K. Velury. 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Insights from 〔 . 11: theAcademic Literature J〕 Journal of Practice Theory 2008, 231—252.22 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Consideration Of Fraud in a Financial Statement Audit〔J〕. Accounting Research Manager 20025: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