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中药学》PPT课件-补虚药

中医《中药学》PPT课件-补虚药

失常,降血脂,降血压,升血压
等。
2020/6/12
12
七、适应范围
西医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胃炎、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
慢性肝炎、冠心病、病态窦房综合征、充血性
心力衰竭、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生殖功能障碍、糖
尿病、骨质疏松症、老年痴呆症属虚证者,可
2020/6/12
57
山药
Shanyao RHIZOMA DIOSCOREAE
《神农本草经》
山药 为薯蓣 科多年 蔓生草 本薯蓣 的干燥 根茎。 切厚片
毛山药
光山药
山药
性味:甘,平。
功用:
1.益气养阴(为平补脾胃气阴,营养
调补之佳品),尤宜于治脾胃气阴两虚,
伴见营养不良诸证。可作食品长期服用,
如归脾丸 (4)益气生津:治气津不足证 如生脉散 3.补益肺气:治肺气虚证 如补肺汤
人参蛤蚧散
2020/6/12
25
4.安神益智:治气血两虚之心神不安、失 眠、多梦、惊悸、健忘等 如归脾丸、天王补心丹
5.益气壮阳:治肾虚阳痿 配鹿茸 6.扶正祛邪,治:
(1)气虚外感, 如人参败毒散、参苏饮
(2)里实气虚 如黄龙汤
《神农本草经》
黄芪 为豆科 多年生 草本蒙 古黄芪 或膜荚 黄芪的 干燥根 生用或 蜜炙用
膜 荚 黄 芪
蒙古黄芪
炮台芪
冲正芪
膜荚黄芪
黄芪
性味:甘、微温 功用:
1.补气升阳,治: (1)中气下陷证 如补中益气汤 (2)脾胃气虚证 如芪术膏 (3)肺气虚证 如参芪膏
2.益卫固表止汗,治: (1)气虚自汗 如玉屏风散 (2)阴虚盗汗 如当归六黄汤
选用本类药物治疗。此外,小儿营养不良、肾
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老年机能退化性疾病、
经前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银屑病、脱发、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白血病、肿瘤等而见虚证
者,也可选用本类药物治疗。
2020/6/12
13
第一节
补 气 药
第一节 补气药
一、药性
1.性味:多甘温或甘平(西洋参性凉)
2.归经:主入脾、肺
23
性味:甘、微苦,微温。 功用:
1.大补元气,治: 大出血(气随血脱)、大汗、吐、泻 (亡阳虚脱)、元气虚衰的疾病所致 的体虚欲脱,脉虚欲绝之证。
独参汤、参附汤、生脉散
2020/6/12
24
2.补益脾气 (1)补气健脾:治脾胃气虚证,如四君子汤 (2)补气生血:治气血虚证,配入四物汤 (3)补气摄血:治脾不统血之崩漏便血
2020/6/12
88
生用功偏清热解毒
甘草 炙用功偏补脾,缓急
缓急
祛痰止咳,清热解毒,调和药性
止痛 饴糖——润肺止咳
润肠通便
蜂蜜——解毒
山药——补脾阴,补肺气,益肺阴,补肾固精
止带
大枣——缓和药性,养血安神, 每配生姜入解表剂以调和营卫
鹿茸、淫羊藿、杜仲、续断、菟丝子、当 归、熟地黄、何首乌、白芍、阿胶、北沙 参、麦冬、龟甲、鳖甲的性能、功效、应 用、特殊用法和特殊使用注意。
熟悉西洋参、山药、大枣、蜂蜜、肉 苁蓉、巴戟天、补骨脂、紫河车、蛤蚧、 天冬、玉竹、石斛、百合、枸杞的功效、 主治病证、特殊用法和特殊使用注意。
2020/6/12
配伍他药以增效。如参苓白术散
2.补肺益肾:治肺虚、肾虚、肺肾
两虚之证 如七味都气丸、肾气丸
2020/6/12
61
3.补肾固精止带,治: (1)肾虚遗精 如滋阴大补丸 (2)肾虚尿频 如缩泉丸 (3)带下不止 如清带汤、完带汤
4.生津止渴(益气养阴):治消渴证 如玉液汤
生用——功偏养阴生津。
炒用——功偏健脾止泻。
2020/6/12
48
3.利水消肿:治气虚水肿、小便不利 如防己黄芪汤
4.托疮生肌:气血虚之痈疽、疮疡 脓成不溃者 如透脓散 久溃不敛者 如十全大补丸
“疮家圣药” (张元素)?
主“痈疽久败疮” (《本经》)
2020/6/12
49
5.补气摄血:治气不摄血之便血、崩
漏等 如归脾丸
6.补气生血:治气血两虚证
2020/6/12
62
甘草
Gancao RADIX GLYCYRRHIZAE
《神农本草经》
甘草 为豆科 多年生 草本甘 草、胀 果甘草 或光果 甘草的 干燥根 及根茎。 切厚片。
光果甘草 胀果甘草
甘草 粉甘草
胀果甘草 光果甘草
甘草
性味:甘,平
(生用性偏凉,炙用性偏温)
功用:
1.益气补中
(1)益脾气:治脾胃气虚证,
《神农本草经》
大枣为 鼠李科 落叶乔 本枣的 成熟果 实。生 用。
大 枣 (红枣)
性味:甘,温。
功用:
1.补中益气:治脾胃气虚证。
2.养血安神,治:
(1)血虚萎黄
(2)血虚脏躁,神志不安 甘麦大枣汤
3.缓和药性:如葶苈大枣泻肺汤、
十枣汤(泻肺而不伤肺气)
2020/6/12
74
太子参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孩儿参 的干燥块根。生用。
补虚药——凡以补益正气,扶助 虚弱,增强体质,治疗虚证为主要功 用的药物。
2020/6/12
5
二、药 性
1.性味:
温 多甘 平

补气、补血、补阳药 补阴药
2020/6/12
6
2.归经:

补气药 脾(胃)

补血药

补阴药
补阳药 肾
3.药性:沉降
2020/6/12
7
三、分类及功用
1.补气药——补气——治气虚证 2.补阳药——补肾阳——治肾阳虚证 3.补血药——补血——治血虚证 4.补阴药——补阴——治阴虚证
第十七章
补虚 药
【学习要求】
1.通过本章概述部分的学习,应当了解补 虚药的含义;熟悉补虚药的分 类以及 有关功效术语的含义。掌握补虚药的功 效、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和使用 注意方面的共性,以及常用补虚药在以 上方面的特殊性和分类归属。
2020/6/12
2
2.通过本章具体药物的学习: 掌握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甘草、
白扁豆 为豆科 一年生 缠绕草 本扁豆 的成熟 种子。 生用或 炒用。
绞股蓝 为葫芦 科多年 生草本 绞股蓝 的干燥 根茎或 全草。
生用。
刺五加 为五加 科植物 刺五加 的干燥 根及根 茎或茎 生用。
刺五加皮
内皮


红景天
红景天 为景天 科多年 生草本 红景天 或大花 红景天 的干燥 根茎。 秋季采 挖。晒 干。生 用。
二、功用
脾气虚证
气虚证 肺气虚证
补气:治
心气虚证
血虚证(气旺生血)
2020/6/12
出血证(补气摄血)
15
人参
Renshen RADIX GINSENG 《神农本草经》
人参为 五加科 多年生 草本人 参的干 燥根。 切片或 研粉用





糖参
红 参 生晒参
韩国产
人参 高丽参
朝鲜产
种植物方法:
2020/6/12
26
用法用量: 1.一般虚证: 汤剂,5~10克(另炖兑服); 片剂、散剂,1~2克/次,2~3次/日 2.虚极暴脱:急煎即服,15~30克/次 针剂,如高丽参注射液。
使用注意: 1.服用人参不宜同时吃萝卜、莱菔子或 喝茶。 2.人参反藜芦,畏五灵脂。
2020/6/12
27
西洋参
2020/6/12
8
四、配 伍
1.气虚兼血虚者,补气药配补血药;阴虚
兼阳虚者,补阴药配补阳药;阳、气虚
者,补阳药与补气药兼施;阴、血虚
者,补阴药与补血药并进。
2.气虚每致气滞,补气药常配行气药;补
血药及补阴药多滋腻碍脾,故多配补脾
健运或行气化湿药。
3.邪盛正虚或正虚而病邪未尽者,可配祛
邪药,以扶正祛邪,达到邪去正复的目
如四君子汤
(2)益心气:治心气虚之心悸、气短、
脉结代, 如炙甘草汤
2020/6/12
68
2.清热解毒, 治: (1)热毒咽喉肿痛 如甘桔汤 (2)热毒痈疮肿痛 如甘菊散 (3)解部分药物及食物中毒。
3.祛痰止咳,治: (1)风寒咳喘 如三拗汤 (2)肺热咳喘 如麻杏甘石汤 (3)寒痰咳喘 如苓甘五味姜辛汤 (4)湿痰咳喘 如二陈汤
51
白术
Baizhu
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神农本草经》
白术为 菊科多 年生草 本白术 的干燥 根茎。 切厚片
白术
性味:甘、苦,温。 功用:
1.补气健脾,(又善燥湿利水,故 “为补气健脾第一要药”)治:
(1)脾胃气虚证 如参术膏 (2)脾胃虚寒证 如理中丸 (3)脾虚积滞证 如枳术丸
如当归补血汤
7.补气生津:治气津虚亏证 如黄芪汤
8.补气行滞,治:
⑴ 气虚血滞之痹痛
如蠲痹汤、黄芪桂枝五物汤
⑵ 中风后遗症 如补阳还五汤
2020/6/12
50
用法用量: 煎服: 一般病证,10~15克; 危重病证,3~60克。
生用——功偏固表止汗,托疮生肌, 利水消肿。
炙用——功偏补中益气升阳。
2020/6/12
3
了解太子参、扁豆、沙苑子、冬虫夏 草、益智、南沙参、黄精、墨旱莲、女贞 子的功效、特殊用法和特殊使用注意。
参考药:饴糖、刺五加、绞股蓝、红 景天、仙茅、锁阳、鹿角、鹿角霜、鹿角 胶、海狗肾、黄狗肾、海马、韭子、阳起 石、胡芦巴、核桃仁、龙眼肉、桑椹、黑 芝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