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产资源战略问题
作者:梅燕雄, 杨德凤, 叶锦华, 龚羽飞, 李进文, 瞿泓滢, MEI Yan-xiong, YANG De-feng, YE Jin-hua, GONG Yu-fei, LI Jin-wen, QU Hong-ying
作者单位:梅燕雄,李进文,MEI Yan-xiong,LI Jin-wen(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杨德凤,YANG De-feng(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叶锦华,YE Jin-
hua(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龚羽飞,GONG Yu-fei(中国矿业联合会
,北京,100044), 瞿泓滢,QU Hong-ying(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中
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北京,100037)
刊名:
中国矿业
英文刊名:CHINA MINING MAGAZINE
年,卷(期):2008,17(6)
被引用次数:1次
1.王家枢.张新安.张小枫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 2000
2.梅燕雄.叶锦华浅议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期刊论文]-中国地质 2000(04)
3.王淀佐.陈毓川.李东英中国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战略研究(综合卷) 2005
4.裴荣富.梅燕雄1:2500万世界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图编制及全球矿产成矿规律研究与评价 2007
5.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4
6.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 2006
1.期刊论文连长云.刘大文.邱瑞照.元春华.LIAN Changyun.LIU Dawen.QIU Ruizhao.YUAN Chunhua关于中国全球
矿产资源战略的思考-地质通报2005,24(9)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资源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实施全球矿产资源战略刻不容缓,这也是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中国的全球矿产资源战略必须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制定灵活的政策和有效的保障措施,积极稳妥地组织实施.唯其如此,才能有效地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期刊论文付英试论21世纪初中国的矿产资源战略-资源·产业2001,3(1)
本文在阐述制定中国新的矿产资源战略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21世纪初中国矿产资源战略的基本原则、战略体系、战略目标和战略实施要点.作者认为21世纪初中国的矿产资源战略是一个多目标战略,由四大战略构成:一是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是解决国家经济增长中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二是矿产资源区位经济发展战略,重点是解决国内资源接替、勘查区、开发区转移和实现资源对发展的有效性问题.三是矿产储备战略,重点是解决矿产资源供给的脆弱性问题,防止和缓解突发性事件及国际市场价格剧烈波动造成的对资源安全的冲击.四是全球矿产战略,其实质是在世界范围扩大矿产资源的增量,改善中国矿产资源的结构性短缺,建立全球矿产资源的供给体系.
3.会议论文连长云论中国的全球矿产资源战略
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石油、铁矿石和铜等大宗矿产资源进口量激增.未来几十年是中国实施经济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对矿产资源的强劲需求无疑将维持较长时间.在发达国家以其强大的资本和技术优势迅速实现资源配置全球化的形势下,从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利益出发,充分考虑到国家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消费的现状及趋势,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全球矿产资源战略是非常必要的.该战略的实施,对全面把握全球矿产资源分布和供需现状,科学预测未来全球资源的供需态势,规划全球和周边地区可供勘查和开发的矿产资源战略基地,构建中国矿产资源安全保障体系,保证国家经济高速、稳定和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4.期刊论文焦诚中.JIAO Cheng-zhong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断的危机与我们的对策--论中国矿产资源战略的大调整
-吉林地质2000,19(2)
中国作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实质是其现代化进程能否持续下去,进而最终实现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趋势及矿产资源的严重匮乏将导致我国现代化中断的现实,突显出我国矿产资源战略必须实行大的调整这一紧迫的问题,改变目前现行的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开源节流,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保障格局,转向利用国外资源为主兼顾利用国内资源为辅的资源保障战略.本文对国内矿产资源的现状及战略大调整的必要性、紧迫性、可能性、调整的误区等方面做了论述,以期排除不切实际的说法,储备好本国矿产资源,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空间,使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持续发展,成为21世纪的一个伟大的世界强国.
5.学位论文李金发矿产资源战略评价体系研究2004
本文首先介绍了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的由来,提出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系统的理论,然后从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的理论基础、模型和方法学三个方面论述了矿产资源战略评价问题,初步建立起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的体系,然后以湖北省为实例对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的应用进行了尝试,并提出湖北省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1)第一部分从我国矿产资源现状的介绍入手,重点研究和归纳了矿产资源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长期以来,资源分配上的指令配置模式导致矿产资源区域开发不合理,最终影响区域的协调发展;大规模、高速度的开采导致矿产资源耗竭速率过快,直接冲击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直接破坏土地、森林、草地等自然资源,并造成环境污染.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目前的矿产资源产业的发展环境,提出矿产资源评价的内涵——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应用包括3S技术在内的最新技术与方法,充分考虑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资源-环境-经济技术条件,通过对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的揭示,寻求实现我国全面小康目标的矿产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对策.(2)第二部分首先揭示了矿产资源战略与可持续发展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指出二者是目标与手段的关系,矿产资源战略是区域系统有意识地、自觉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保障.然后,根据二者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和协同机制,提出了保证区域矿产资源战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对策,总结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战略的主要目标(3)第三部分对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的四大理论基础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初步建立起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的理论
体系.(4)第四部分先从四个不同方面分别论述了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的基本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集成出矿产资源综合评价模型,最终形成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的模型体系.(5)第五部分归纳了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的基本框架,提出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的工作程序,包含准备评价工作、制定评价方案、实施评价过程和检验评价结果四个阶段.然后,简要分析了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的一般方法——复杂系统分析方法和层次分析方法.(6)第六部分对湖北省进行了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的实证研究,在湖北省矿产资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湖北省矿产资源进行了矿产资源优势评价和矿产资源产业优势比较分析,还以煤炭和石油为例进行了变量相关关系检验分析,最后提出湖北省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6.期刊论文区域矿产资源战略评价:以新疆为例-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4)
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探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作用机理,以寻求强化区域工业化进程中的矿产资源评价基础理论研究与开发利用途径,实现缓解区域人地关系矛盾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任务.这也正是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的目的与意义所在.基于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的基本原理,本文构建了矿产资源战略评价分析框架与指标体系,以新疆为例,在分析新疆矿产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对新疆矿产资源进行了整体优势与竞争力评价,得出了总体评价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7.期刊论文宋煜.SONG Yu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矿产资源战略机遇-矿产保护与利用2009,""(4)
世界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与我同具有很好的互补性.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全球矿产资源供需形势正在发生变化,矿产品市场处于低迷状态,使得很多矿业公司资金链面临断裂,并且债务压身.出于应对金融危机及引资等方面的需要,国外矿业投资环境及政策正在发生变化,为我国矿业国际合作、海外矿业并购及获取境外矿产资源主动权等带来了很好的战略机遇.
8.会议论文樊相如战略矿产资源与矿产资源战略2006
在分析矿产资源重要性的基础上,论证了界定战略矿产资源和制定矿产资源战略的必要性,探讨了界定办法,并提出按反映矿产资源重要性的影响因素组合构建评价模型.文末就如何制定矿产资源利用战略提出有关对策建议.
9.期刊论文贺冰清.姚华军实施全球矿产资源战略需要金融支持-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0,23(1)
我国的一个基本矿情是资源供应余缺并存,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与国外资源具有很好的互补性.矿产资源领域的国际合作主要有三种方式:矿产品进出口贸易、股权合作、直接投资境外风险勘查,三种方式各有利弊.风险勘查是矿业的前端,具有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的特点,因此没有资本市场支持,风险勘查乃至整个矿业的发展是难以想像的,加快对外金融战略与矿产资源战略的整合,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10.期刊论文王淑玲金融危机下我国的全球矿产资源战略-国土资源情报2009,""(12)
本文从研究近年世界矿产资源形势,主要发达国家所采取全球矿产资源战略入手,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矿产资源形势,在此基础上,提出金融危机下我国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的新机遇.
1.刘引霞黄金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及其对策[期刊论文]-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8(9)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gky200806003.aspx
授权使用:中央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授权号:fb0728a0-991c-4496-8136-9dee0175de31
下载时间:2010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