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我国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浅析我国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浅析我国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 我国商业票据市场发展历程及现有规模
(一) 我国商业票据市场的起步及借鉴对象
我国的商业票据市场发展历程较短,起步也较晚,在改革开放后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
要,通过研究和借鉴西方的模式,直至1982年,中国人民银行才开始推行“三票一卡”,
倡导商业银行发展票据业务。当年工商银行上海分行率先办理票据承兑、贴现业务,人行开
始试办再贴现业务。但是由于我国商业票据市场刚起步,商业银行管理操作没有经验,票据
市场上违规现象、假票问题严重,在1988年各商业银行被迫基本停办了票据业务。我国的
商业票据市场发展方向陷入迷惘。
(二) 我国商业票据市场发展的过程
我国各方专家机构通过研究,终于在1994年,针对当时一些重点行业的不良状况,中
国人民银行再度推广使用商业汇票,开办票据承兑、贴现和再贴现业务,商业票据业务再次
发展,在几个有限城市形成小规模票据市场。并在1996年颁布了《票据法》,奠定了法律
基础。至此之后,我国不断改进,为支持中小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发展,促进货币市场健全,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革贴现率、再贴现率确定方式,取消了再贴现行业比例限制等,使得
我国票据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三) 我国商业票据市场现有规模及经营现状
至我国商业票据市场建立以来,在中央银行的推动下,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主的商业票据
业务发展较快。一是票据业务量稳定增长,签发和贴现商业票据已经成为企业非常重要的融
资渠道,但近几年增速有所放缓;二是以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区域性票据市场已经
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上海、广州、深圳等十个中心城市的票据签发、贴现占全国1/3以上,
目前仍是票据市场交易最频繁的几个地区;三是部分商业银行在内部设立票据专营机构,如
工商银行在上海成立了票据营业部,并先后在北京、天津、郑州等地设立了票据分部,带动
了票据业务的进一步发展,目前规模已比较健全;四是中国票据网建立,票据市场参与者可
以充分利用网络进行交易咨询和沟通。时至今日,我国票据交易市场已达数十万亿,规模十
分巨大,体系也相对较为健全。

二、目前阻碍我国商业票据市场发展的因素
(一)我国商业票据市场的先天不足
我国商业票据市场起步晚,开始是照搬西方做法,经验严重不足,也是处于正在摸索建
设的阶段,没能针对我国国情做出更好的发展策略,开始发展阶段受到了一些挫折,直至今
日,我国商业票据市场还发展得不够完善,品种匮乏,法律法规也还存在一些不足。
(二)我国商业票据市场未完善的地方
1、票据的信用基础薄弱。票据的基础是信用,我国信用制度的不健全和信用状况不佳
是票据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动摇了市场的信用基础。
2、市场主体缺位。目前我国的票据市场一商业银行和部分大中型企业为主体,大量中
小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度很低,阻碍了票据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3、交易品种单一。目前我国商业票据中银行承兑汇票占据了整个市场交易量的绝大部
分,企业主要通过银行进行融资,使银行成为最大的风险承担者,不利于企业信用提级和分
散资金风险。
4、票据市场法规不完善。法规许多内容已随着时代变化出现了局限性,但却没有与时
俱进加以修正。我国法规的不健全使得许多新型的商业票据未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发行。
5、票据市场流通性偏弱。目前我国虽然建立了许多专业票据机构,但受地域和规模限
制,难以协调各地的运作机制,使得许多票据只能在部分地区流通,信用程度也普遍不高,
加剧了市场的无序竞争和风险。

三、商业票据市场进一步发展及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一)随着越来越多的信用良好的大企业通过发行商业票据来筹集低成本的运营资金,
商业银行的短期贷款业务逐浙萎缩,银行的经营面临巨大的挑战。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
支柱,针对因商业票据市场发展造成的困境应当根据我国国情作出适当改变。
(二)我国目前还不允许各类企业发行没有交易背景、纯粹为了融资的典型商业票据。
我国的《票据法》将票据仅仅作为商品交易支付和结算的工具。这反映了我国商业票据市场
的发展还有诸多不健全的地方,市场经济活动还不能实现资金的自由流动。
(三)整个社会的信用基础十分薄弱,票据市场的违约行为制约了市场的发展。

四、我国商业票据市场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我国商业票据市场的作用
商业票据是信用性票据,直接反映了发行者的商业信用状况。商业票据评级有助于形成
市场准入机制,起到降低市场的非系统风险、保护票据投资者利益的作用;也有利于票据发
行者筹集资金,对于不为大众熟悉的发行人,通过对其发行的票据进行评级,使其能够筹集
更多的资金;有助于市场化利率的形成和国外同业交流,我国商业票据市场发展程度的提高,
能吸引外国机构投资者参与我国票据市场。
(二)国外较健全的商业票据市场可借鉴之处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加之其悠久的资本市场发展历程,其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
状况尤为值得我国借鉴。从发行人方面来看,美国商业票据的发行主体较为广泛,担保、资
产支持等灵活的方案设计安排,使得商业票据能够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应用,为其融资提供
便利。其商业票据市场具有以下优势:融资成本低;监管约束较少,程序简便;融资效率高。
另一方面,美国商业票据的投资者群体高度发达,货币市场基金和银行信托是最主要的投资
者。
对于投资者来说,美国商业票据对其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风险可控;方案条
款设计灵活。正是由于商业票据自身对于发行企业和投资机构均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优势,
它获得了广泛的欢迎,得以发展成为美国货币市场中的主流产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商业票据可以为中国提供些许启示,符合国内情况的商业票
据的尽早推出能进一步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对国内金融市场的深化和发展具有
积极意义。

五、对我国商业票据市场现今存在问题的改革探讨
1、灵活而有针对性的条款设计是商业票据发展的动力。从美国商业票据市场看,灵活
的产品条款设计可以尽可能满足投融资双方的需求,从而推动市场发展。因此,商业票据在
条款设计上应尽量丰富,积极推进票据业务和产品创新,拓宽票据品种,满足不同发行主体
和投资主体的需要。
2、放宽扩大的投融资主体范围是国内发展商业票据的重要基础。上世纪70和80年代
货币市场基金的出现和更多中小机构发行人的出现,推动了美国商业票据市场的快速发展与
壮大。因此,放开投融资主体范围对于国内商业票据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鼓励和支持满足
条件的中小企业发行票据,对于保证市场上充足的产品供应有重要意义,而新出现的投资者
在保证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将对促进产品创新起到积极作用。
3、简洁的发行管理程序是国内发展商业票据的必要保证。美国商业票据获得发行人持
续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程序较为简单,可以节约时间和发行成本。有鉴于此,国内商
业票据在发行管理程序方面有必要较目前现有产品进行适当简化,这将有利于其获得发行人
的欢迎,同时也将对探索新的证券审核与核准模式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4、进一步研究和健全法律法规和商业信用体系。对于我国现行滞后的法规,必须根据
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与时俱进地更新票据规定,规范市场行为的同时也能促使票据市场的繁
荣。而进一步规范和健全商业信用体系有助于提高社会的信用意识,遏制违约风险的程度。
5、尝试逐步建立统一的票据市场行为标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进一步统一商业银行票
据业务标准,减少跨系统银行承兑汇票识别难度。建立统一的票据监测系统,承兑行在签发
汇票时应对承兑人的信息及时记入系统,贴现和转贴现行对于出票人的信息可直接从系统进
行查询,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深化,商业票据在中国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发展,相信它可以为我国更好地发展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潘彦,《探究我国商业票据市场发展的前景及策略》,网络财富,2008,(7):86-88
[2] 胡晋芳,《改革开放30年中国票据市场发展历程回顾》,中国货币市场,2008,(12):4-8
[3]《美国商业票据市场发展对中国的启示》,证券时报网,2010-12-21
10证券投资 林鸿达 104020411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