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塑造优秀管理者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

塑造优秀管理者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

塑造优秀管理者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听课笔记一、塑造优秀管理者1.定义1)管理定义:管理就是计划、实施、监控、评价的过程。

特点是讲究科学性,理性,这是属于法治。

2)领导力定义:就是带领下属达到既定工作目标的能力。

特点是理性加感性,这是属于人治。

2.企业赢利公式:收益=收入-支出因此可以看出,增大收益的两个办法是开源(增大收入)和节流(减少支出)。

人工成本属于节流的范畴,但不可一味压缩,否则就无法创造,不会有团队凝聚力。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通过小幅加速度的支出,来带动更大加速度的开源,这才是增大收益的根本。

3.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具备四个特点:学不来(无法复制)、带不走(无法流动)、偷不去(门槛很高)、拆不开(是几个方面的整合,缺一不可)。

从这四点来看,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因此,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打掉自己企业人才的不可替代性。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人才的流动是常态,所以企业需要建立标准化的制定、流程、体系、机制。

这才是法制管理。

人才不可复制,规矩可以复制,无数次的复制成就了企业,才能支持企业持续经营下去。

4.作为企业的中层必须“悟”到三点:①从岗位角色上看,中层代表的企业利益。

②个人和团队的业绩是中层唯一的目标。

③建立企业“铁打的营盘”,即机制和流程。

5.企业战略分解的模型:6.经理人的角色分析:1)规划者:最重要的职责是确定改进部门的工作流程2)运营者:最重要的职责是制定修正部门目标,并通过工作计划及检查控制进行绩效考核3)沟通者:什么是沟通?将想法转化为对方的行为,才是沟通,带有极强的目的。

否则不是沟通。

4)团队领袖:提高情商是必须的条件5)教练员、团队骨干:最重要的职责是人员管理和解决困难及决策的技巧。

7.管理人员提升与发展的三个方面:管理自己、带好下属(管人)、做出来绩(管理事)。

二、时间管理1.什么是时间管理:所谓时间管理,就是自我管理,改变习惯,使自己更富绩效,更有效能。

把事情很快地做完叫效率;把事情很快又很对地做完,叫效能。

推荐“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一个习惯:“要事第一”。

2.时间管理的理论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理论:节约时间,不要浪费第二阶段理论:利用人的生周期,每天早中晚几个不同时段,根据人的不同生理特点,分配不同性质的工作内容,由求高效。

第三阶段理论:效率加效能。

时间保值:必要的行业,比如吃饭、睡觉,这是无法省略的事情,必须占用时间。

时间增值:将几个事情同时做,比如体育锻炼与保健,教育与客户关系等。

第四阶段理论:将事情区分对待,确定轻重缓急。

时间优先矩阵如下图所示:3.时间管理方面的几个习惯需要明确:1)找出隐藏时间:减少无谓的时间流费2)克服拖延的习惯:人是有惰性的,这是必然。

除了M3里的事情外,其它做起来都不太愉快。

3)克服事必亲躬的习惯:本人能干,但需要带出人来。

4)克服有求必应:要学会说“不”,否则M2的时间会被牺牲掉,可以适当的拒绝。

三、绩效管理1.RAC MODE:结果/目标(Results)→行动(Actives)包括职责和重点工作→职能(Competence)2.目标管理(MBO):强调过程监控,跟踪。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完全正确,这与信任不矛盾,放权不等于放羊。

从心理学上讲,目标是有魔力的。

3.目标管理四步骤:1)我是谁:竞争优势分析(SWOT);2)我在哪:目前起点、现状;3)我要去哪:目标、远景;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4)我怎么去:方法、过程。

先确定规则,培养优良的“工作习惯”。

4.目标管理核心过程:公司战略→战略举措(年度目标)→指标(部门年度目标)→指标的目标值(员工年度工作目标),确定工作重点→行动举措(定性、定量分析)对每一条岗位工作、每一项重点工作进行定量分析,确定考核指标(比如数量、质量、成本、时间、安全性)、定性分析→考核,必须与奖励和前途相结合,否则无效。

5.工作目标的必备因素:具体(Specific)、可考量(Measurable)、挑战性的业绩(Aggressive/ achievement /arbitration)、为结果承担责任(Realistic/ Results)、完成的时限(Time board)注:挑战性的目标:只有在强大的压力下,需要突破极限时,才会有创新出现,因此员工必须承担来自上面的压力。

6.目标设定的过程:预先沟通→员工草拟(让员工自己思考)→正式讨论→修订存档注:对待下属易犯的错误:凡事告诉方案,步骤。

下属不思考,等待上级的指示。

应该让“他”说,进行引导,提出正确问题引着“他”说出自己期待的目标,然后给予肯定。

因为只有源自内心的想法,才会负责到底,进而实现目标管理。

7.目标执行的过程:监督→控制→指导→支持注:控制阶段,需要针对工作出现的问题和疏漏进行辅导。

对中层对下属的成功辅导,虽然不能提升其“价格”(收入),但能提升其“价值”(能力)8.辅导用人六步曲:事先充分准备,明确期值。

营造建设性的氛围,使问题回归到期望线。

过程中出现问题,不可调低期望值,应该给出具体的辅导行为,不可代替做。

清除障碍。

行动步骤。

渐进型顾问。

9.关于公司/部门例会的要点:10.管理的误区:“鞭打快牛”/“能者多劳”:团队的生效率是最慢的那个人,不是最快的那个人所决定的。

所以将最慢的那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极致,是提高团队效率的根本途径。

当然,这样的前提是最慢的那个人工作态度没有问题,这时需要加大辅导的力度。

如果只一味地“鞭打快牛”,那么最快的那个人的时间将被挤压,使完美的工作做得越来越一般。

四、沟通管理1.沟通的定义:信息发布者通过某种渠道,将信息传递给接收者,接收者进行解码后,形成自己的理解。

沟通的根本目的是将想法转化为对方的行为。

沟通的决定因素是“实力”。

沟通的前提是信息任,沟通误会,无处不在。

沟通是交谊舞的艺术,沟通高手总能以对方的逻辑走进去,以自己的逻辑走出来。

2.沟通的准则是流程,需要沟通的问题,往往发生在流程的接口处,通过沟通,需要在此形成闭环。

3.倾听的几种境界:1)忽视,不注意别在在说什么(常常发生在会议中);2)假装听3)选择性的听4)留意式倾听(对方的信息照单全收)5)同理式的倾听(充分站在对方的角度),这是倾听的最高境界,也是职业经理人必备的素质。

4.沟通中常见问题的特点:5.关于推卸责任的解读:每个人的工作都有一定的控制区,推卸责任实际是在缩小自己的直接控制区,接口区域不断被别人掌握,这样自己的工作范围会越来越小。

所以应该主动地多承担,多做,会自己的发展才会有好处。

6.沟通的冰山模式:浮于表面可以看到的部分,是沟通的内容,属于工作层面,仅沟通的占10%。

沉于水下的部分,是沟通的方式,属于人际关系层面,占沟通的90%。

7.组织行为学,将人分为三类,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的人,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以确保沟通效果。

1)视觉类(V):习惯“看”,写景状物抒情。

2)听觉类(A):习惯“听”3)感觉类(K):习惯“体会”8.驾驭语言的四个内容:观点明确、逻辑通畅、数据准确、故事生动。

9.心理学将人分为两类:1)理性的人:脑门宽,头发干净利落,讲话有条理、层次感强,提前准备好所有事项。

对待这类人沟通,需要数据,事实,分析,步骤。

2)感性的人:头发长、留海、其它特征与理性的人相反。

对待这类人沟通需要概括,描述,结论。

10.沟通的步骤如下图:五、建立高效的团队1.团队的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合作共事,来达到共同的目标并为结果负责。

人加任务(目标)。

构成团队,只有人没有目标的团队是没有凝聚力的。

共同的价值观是核心和根本。

价值观决定行为,行为重复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最终的结果。

因此,需要建立团队共同的价值观,以驱使员工共同的行为。

2.高效团队的标志:高效率、高士气、高满意度。

员工的满意度越高,团队的生产效率越高。

3.高效团队的前提:目标明确,流程清晰,足够的知识技巧。

4.DISC理论,将人分为四种:主导型,影响型,稳健型,认真型。

领导在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后天的影响相对很少。

5.团队变革的管理过程:热情高涨→碰到变化,人的第一反应是抵触→尝试改变→改变后收到意外之喜,效果不错→理解并接受变革,开始固化。

6.解决问题的步骤:1)明确问题(Define)2)问题的现状(Measure)3)分析 (Analyze)4)可能的解决方案 (Improve)5)跟控 (Check and control)7.一个人成熟的两个坐标8.团队的发展阶段:1)成立期:靠领导的权威,高士气,低效率2)动荡期:撼动了领导的权威,这时强烈感觉到需要制定规则,低士气,低效率。

3)磨合期:制定规则,士气和效率提高中4)高产期:士气、效率达到最佳状态,产出最高。

5)结果:二次创业/衰败六、激励1.管理理论发展曲线泰勒提出的法治→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X理论/Y理论→两大需求理论(McCelland/ Alderfer)→马斯洛需求理论→双因子理论→期望值理论1)X/Y理论:X理论:假设人之初性本恶,贪,懒(这是法治理论的延续,一定要完善的制度规章,来设定底限)。

Y理论:假设人之初性本善,积极向上,进取。

2)需求理论:Alderfer需求理论:存在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

McCelland需求理论:对成功的功要,对归属的需要,对权利的需要。

这是素质模型的创建者。

马斯洛需求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3)双因子理论:即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主要包括工资、资金、岗位职责、工作条件等,满足这些是管理的基础。

激励因素主要包括福利、职业发展、工作挑战性、成就感,满足这些能提高员工满意度。

4)期望值理论:激励=期望值*必要的支持*可能性。

期望值指调动主观能动性,学会培养意愿。

可能性指学着去喜欢Learning to love2.激励的定义:提供外因,调动内因。

3.成功的因素:1)进行职业规划,通常有三步:专才→通才→管才2)慧根,是成功的基本因素。

“会跟”是成功的决定因素,这方面更多指运气,机会等。

4.激励的目的:是建立学型的组织,最终实现员工的绩效。

5.建立情感帐户:平时对员工“存入”情感,建立信任,需要时可以“支取”付出,全力投入。

否则“透支”是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的。

6.激励艺术发挥的空间特别大,激励必须有效:1)拉:钱不是万能的:比如投入培训、前途、尊重、认可,信任,辅导等。

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比如奖励、从人性弱点上来看待,甚至“灰色收入”。

激励多用奖金,少用工资。

2)推:包括批评、惩罚、调高标准,给予足够的压力,领导需要“铁腕”。

七、授权1.定义:授权是通过他人完成工作的艺术,其最大目的是极大的解放领导的时间,使管理者更多的精力用于跟控。

如果一个管理人员没有授权,那他就没有在进行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