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党委事迹材料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是教育部直属、卫生部部管的
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全民
所有制、非营利性、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作为
吉林大学的附属医学院,医院一向重视“三育人”工作,特
别是2010年医院深入贯彻落实《吉林大学2010“关注学生
成长年”工作方案》有关要求,成立以院长、书记为组长,
以主管教学与学生工作的副院长、副书记为副组长,以其它
院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在“三育人”工作中坚持以
学生为中心,以白求恩精神育人,注重医学生能力和素质培
养。在医院中心工作中,注重对“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
全方位育人”理念的渗透与培养,使“三育人”成为了教职
工自觉的行动。现就我院2008年—2011年“三育人”工作
汇报如下:
一、明确办学理念,培育卓越医学人才
2009年医院召开第三次党代会和第六届教代会暨第八
次工代会,明确了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医院的发展目标,明确
了教学与医学人才培养工作是实现医院发展目标的重要组
成部分。
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是医院生命的传承和延伸,院党委按
照教书育人、育人为本的要求,高度重视教学和人才培养工
作。学院始终坚持立足精英教育、以人为本、以人才培养为
- 2 -
中心;坚持以“仁心良术”的医院精神育人,培养学生精湛
的医疗技术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使学生成为一个高
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
于人民的人;坚持以教师为中心,教授治学,依靠广大教师
智慧和力量办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关注学生成长,尊
重学生个性,注重能力培养等办学理念,努力将学生培养成
为具有现代意识、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的白求恩式卓越医学
人才,为催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做
出贡献。
二、深化教学改革,强化能力培养
在院党委和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学院高度重视教学改
革,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决策和评价教学的有关事宜;
建立学院、教研室和教学秘书三级上课提醒制度,提醒学生
按时上课;完善督导机制,设立督学员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
行监控,不断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1、注重对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院自2006年开始,在学生临床实习中全面推行导师
制,每位导师负责2-3名学生,具体指导实习工作。作为培
养合格医生的重要途径,毕业实习导师制能够全面提高学生
实习质量,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学院建立并逐步完善
了临床技能培训方案,目前可开展临床技能培训70余项,
已培训四届学生500多人次。学院建立了客观结构化临床考
- 3 -
试体系,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目前已形成了12个短站,3
个长站,为学生的培训效果提供客观评价指标。在总结临床
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学院组织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教师
编写了《临床基本技能与操作》教材和《手术学基础教程》。
2、注重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强化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各科室教师组织
学生开展临床病例讨论,并在此基础上编写了《临床病例讨
论集》。在生产实习中,在各科室普遍开展床旁教学活动,
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
理解。为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学院对于有科研潜质的同
学进行科研训练,搭建参与科研的平台。2005年至今已有
13名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提高了同学参加科研
工作的积极性。
3、注重对学生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
为了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学院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国际
交流能力。邀请英国伦敦大学孙英博士、美国匹兹堡大学张
玉清教授、台湾曾识铭教授等国内外学者为学生专题讲座。
骨科作为院重点学科,在进行英语医护交班的基础上率先尝
试开展英语教学查房,为促进国际交流打下基础。
三、弘扬白求恩精神 注重人文素质培养
良好的医德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基础。为让医学学
子们传承白求恩精神,学院党委和院领导班子一起开展多种
- 4 -
形式的教育活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一是结合60年院庆在院内设立了白求恩塑像,用学科奠
基人的名字命名院内主要街路,创作院歌《大医情怀》等,
使医院“仁心良术”的医院精神深入每一位学生的内心。
二是创新性地举办具有学院特色的“医院文化素养专题
讲座”,使“以白求恩精神为核心,以仁心良术为凝结与具
体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切
实增强了学生“爱院荣院”的思想意识。
三是积极引导学生投身到与医院发展建设息息相关的重
要历史事件当中,使其亲身感受医院文化形成的氛围,亲眼
见证医院发展壮大的历史瞬间,不断深化学生在医院、学院
发展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
四是举办首届“青耕杯”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为
医院医学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卓越医师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
路。此次活动不仅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人生的目标,同时也
为教师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考。
五是举办学生入学和毕业典礼,通过活动教育学生永远
铭记白求恩精神,在学习和工作中时刻以白求恩精神为指
引,不断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
四、严格过程管理 全面提升质量
教师的教学质量是医学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
在,学院为提高教学水平、规范教学工作、严格教学管理,
- 5 -
制订了《教学督导制度》、《教学查房制度》、《教师试讲制度》
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与办法。并成立了督导组、教学指导委员
会考核小组,从授课试讲对教学各环节进行监督质控。
2010年学院组织专家对申请担任硕士导师的人员进行
遴选。另外,学院还对现已担任研究生硕士导师的学历、科
研、教学、外语能力等多方面信息进行摸底调查,以此作为
制定硕士导师遴选新标准的依据。
五、加强基本建设 提供优质资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打造特色教育,学院于2009
年—2010年,斥资500余万元建设成中日联谊医院临床技能
培训中心。这座占地1000平方米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设有
17个实训室,608台件模具,可满足各种技能培训、考核和
临床技能大赛的需要。此外,学院还开通了技能中心与阶梯
教室的视频传输,手术室与学术报告厅的视频传输。同时,
为各科室配置了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教室,为学生提供良
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为进一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打
下了良好的基础。由学院4名同学组成的吉林大学代表队在
参加由教育部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
的“第一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荣
获全国竞赛总成绩第二名的好成绩。
回顾过去,学院在党委的领导下,形成了重视教学的优
良传统,造就了一支热爱教学工作的教师队伍,培养了一大
- 6 -
批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展望未来,学院
将以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白求恩式”
医学人才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加强“三育人”
工作,全面实现“三育人”工作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