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十大假新闻■陈斌贾亦凡阿仁编者按:两年前,一个寒冷的深夜,一次心血来潮的突发奇想,催生出‚ 2001年十大假新闻‛。
原本只是游戏之作,偶尔为之,谁知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此后本刊又相继评出‚世界杯十大假新闻‛、‚ 2002年十大假新闻‛,简直成了打假专业户。
原以为假新闻从此销声匿迹,然而不曾料到,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假新闻如雨后春笋、越打越多。
于是,心灰意冷,退意萌生。
转眼,又近年底,新闻界的不少朋友希望我们继续评选‚ 2003年十大假新闻‛,认为这项工作虽然艰苦,却很有意义。
既然社会需要,同行欢迎,读者爱看,我们也就义无反顾,只有将新闻打假进行到底了。
经过紧张的评选,‚ 2003年十大假新闻‛现已评出(获奖名单附后),其中《比尔〃盖茨遇刺》得票最高,因此无可争议地荣获‚ 2003年度客里空最假新闻奖‛,奖给‚长鼻子两面人‛奖杯一尊,奖状一个,以及客里空银行的支票一张。
综观2003年的假新闻,和前两年相比,总体水平明显提高,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现归纳如下:1.数量多。
前两年评选,候选篇目大约在二三十篇左右,真正‚杰出‛者凤毛麟角。
而 2003年的候选篇目多达 130余篇,且总体水平提高,故而挑选余地大大增加,从而确保了评选质量。
2.寿命短。
2003年假新闻数量虽多,但寿命普遍较短,往往两三天内就被揭穿。
如《<背影>落选鄂版新教材》,刊出的次日就被揭穿。
正所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3.技巧高。
过去的假新闻,往往凭空捏造的多,因此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破绽。
而现在的假新闻,则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故而欺骗性很强。
因此屡屡出现这种极富喜剧色彩的情形:刊出假新闻的媒体已经公开道歉,然而依据该假新闻有感而发的时评还在源源不断地刊出。
可见假新闻的造假水平越来越高,居然能蒙骗职业高手。
4.权威媒体也造假。
前几年,假新闻大多是小报小刊所为,权威媒体和主流媒体很少涉案。
但 2003年不少影响恶劣的假新闻,却出自权威媒体,实在是有失名门风范。
5.竞争对手揭短。
如今,新闻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而在同一个城市、地区,竞争尤甚。
因此,假新闻往往是被同城(地区)的竞争对手揭穿。
这也是竞争带来的好处。
6.公开道歉认错。
以往出现假新闻,刊出媒体要么保持沉默,要么挖空心思找出种种理由为自己辩护。
而2003年,不少媒体刊发假新闻后,勇于公开认错并向公众道歉,如《中国经营报》、《武汉晨报》、新浪、搜狐等。
这可以说是一大进步。
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2003年非典肆虐期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少权威传媒刊出严重失实的报道,如《人民日报》 2月 15日的报道《广东非典型肺炎已得到有效控制,大部分病人痊愈出院》。
而实际情况却是‚2月6日非典型肺炎进入发病高峰,全省发现病例218例,当天增加45例,大大超过此前单日新增病例;2月12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宣布至2003年2月9日,全省报告病例305例,死亡5例;2月28日全省累计发生病例789例……‛(《羊城晚报》 2003年5月4日)。
再如新华社2003年4月4日报道:卫生部部长张文康4月3日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局部地区发生的非典型肺炎已得到有效控制。
中国大陆自2003年初发现非典型肺炎以来,截止到3月31日,共报告非典型肺炎1190例,其中北京12例。
而事实真相是:截至4月18日,全国累计报告非典型肺炎病例1807例,其中,广东1304例,北京339例……这些新闻和事实相差甚远,毫无疑问应列入假新闻范畴,甚至还有望被评为2003年度客里空最假新闻奖。
但由于《人民日报》、新华社都是依据权威新闻源而发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真实地纪录了历史,因此,把造假的板子打在媒体和记者身上,似乎不公。
有鉴于此,参加评选的专家们建议,报请有关部门授予‚2003年度假新闻特别荣誉奖‛。
2003年度客里空最假新闻奖1.借尸还魂奖比尔〃盖茨遇刺【编剧】佚名【出品】中国日报网站【首映时间】 2003年3月29日【剧情梗概】美国有线新闻网CNN3月28日消息称,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在出席洛杉矶的一个慈善活动时遭到暗杀并死亡。
很快,新浪、搜狐等国内各大网站相继转发这条消息,并发布关于‚比尔〃盖茨遇刺‛的手机短信。
【事实真相】没过多久,中国日报网站刊登原始文章的截图,同时追加报道:‚此消息在CNN网站上出现大约半个小时后,不知何故CNN网站又将此新闻稿撤除。
到目前为止,美国其他媒体和通讯社均无此消息的报道。
‛然后,中国日报网站更正:‚微软公司致电中国日报网站,称该消息是2002年愚人节的恶作剧内容,不知何故3月28日又出现在CNN网站上。
‛新浪、搜狐均证实比尔〃盖茨被刺身亡消息为假新闻,正式表示道歉。
当天,红网等网站证实,该篇假新闻的原始出处不是CNN网站,而是伪造的CNN网页,与CNN毫不相干。
中国日报网站的编辑在搜索CNN网站时,不知怎么竟会把伪造的 CNN网页当真了。
【获奖理由】按照新闻的重要性定律,名人之死,肯定是重大新闻;如果一个名人死上两回,那无疑就是特大新闻了;而能让去年就已被证实的愚人节新闻再次成为轰动性新闻,除了自叹弗如外,无话可说。
况且,这条假新闻还为中国红火的短信业又添一把火。
据不完全统计,以此消息为内容的短信,仅中国国内的发送量就超过1000万条,若以一角钱一条计算,便使SP(短信等信息内容提供商)进账百万元。
故而荣获此奖,名至实归。
建议 SP 合伙给予相关人员以重奖。
2.扑朔迷离奖卡梅隆决定执导《9〃11生死婚礼》【编剧】刘净植【出品】《北京青年报》【首映时间】2003年1月26日【剧情梗概】一个中国不知名的作者的不知名作品,被好莱坞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看中,这听来有点不可思议的事却是现实——由现代SNP创作中心策划、现代出版社出版的上海旅加女作家贝拉的《9〃11生死婚礼——我的情爱自传》,已被 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花102万美元买断了影视改编权,并确定由曾导演《泰坦尼克号》的卡梅隆执导。
随后,《经济观察报》进一步报道:‚卡梅隆,一直在积极而审慎地选择作品,他阅读了《9〃11生死婚礼》部分章节的英文稿后,认为这便是他一直要找的东西。
而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的董事会也一致决定,购买该作品并投拍电影‛。
【事实真相】从10月12日开始,自由撰稿人曹长青在海外发表《贝拉的百万美金骗局》等系列文章。
作者称他向20世纪福克斯公司和卡梅隆的公司了解,对方都说从未听说过贝拉的小说和拍摄电影这件事。
作者断定,所谓好莱坞高价买断版权之类的说法完全是谎言。
12月5日,《文汇读书周报》报道,《9〃11生死婚礼》的策划人安波舜接受该报记者采访时承认,他们是与一家美国投资公司签订了版权协议并通过它向十多家公司投递了《9〃11生死婚礼》的英译本草稿,而20世纪福克斯公司和卡梅隆只是其中之一。
他说,选择拍摄方、导演方,是投资方的事,投资方承诺:该片初定为20世纪福克斯公司拍摄,由詹姆斯〃卡梅隆导演。
因此,并不排除其他公司和导演拍摄的可能。
也就是说,詹姆斯〃卡梅隆执导《9〃11生死婚礼》,只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
【获奖理由】凭空捏造假新闻,属于造假的初级阶段,不仅造假成本太高,还容易被揭穿。
但真真假假、假中有真、真中有假,便已进入造假的中级阶段。
该新闻妙在似与不似、假与非假之间。
新闻中的绝大多数要素都是真实的,但构成新闻眼的关键要素却是虚假的,此类造假手法,已接近造假的最高境界,故而更具欺骗性。
此非初学者所能为也。
3.添油加醋奖‚小‛百万富翁抱得美人归【编剧】厉莉【出品】《华西都市报》重庆版【首映时间】2003年5月12日【剧情梗概】5月11日,身高1.18米的小伙牟小彬,带着身高1.60米的少女覃艳,出现在重庆卫视的《龙门阵》录播现场。
2001年,牟小彬跳槽出来,又向朋友借钱办了一间酒吧。
他想方设法搞些‚花样‛来吸引顾客,第一个月就赚了1万多元。
生意越来越红火,牟小彬狠狠心,把酒吧抵押给银行贷款,又办了一家托运公司,专门搞货物托运。
接着,他又和人合伙在重庆沙坪坝开了一个图像工程室,一连为公司揽到了包括万州‚心连心‛广场效果图制作在内的多个大单。
去年春节,覃艳给家里打电话,试探问了问家里对一个身高1.18米的人做女婿的看法。
没想到家里人称:‚只要两人在一起顺顺当当过日子就好。
‛18日,重庆电视台《龙门阵》又播出了有关牟小彬与覃艳的节目。
一时间,各大媒体纷纷报道牟、覃两人的恋情。
包括《华西都市报》在内,各大媒体都强调牟‚已拥有资产上百万‛。
【事实真相】5月23日,《南方都市报》报道,牟表示:‚我从来没说自己有多少钱,也从没号称过自己是‘百万富翁’。
‛6月4日,《成都商报》报道:‚最让记者意想不到的是:不光乡邻不信牟小彬是老板,就连牟小彬的父母牟天明、段开菊也不信自己的儿子是老板,更不认为他是什么‘百万富翁’。
‛【获奖理由】作者深谙读者猎奇心理,知道仅靠一个矮男人和一个高女人的爱情故事,不足以吸引眼球,更有落俗套之嫌。
故而再让其自强不息,经过几番奋斗,小不点终成‚百万富翁‛,抱得美人归。
不仅符合‚郎才女貌‛之传统婚配观,更体现出‚崭新的时代精神‛,也为人们树立起自立自强的学习榜样。
4.胆大妄为奖警察鸣枪八次镇住百人群殴【编剧】朱顺忠【出品】《东方家庭报》【首映时间】2003年5月22日【剧情梗概】5月20日凌晨,郑州市桐柏北路某家属院内,发生一起持械群殴案。
双方先后纠集了三批共百余人,手持钢管、棍棒参加了这场疯狂的、血腥的打斗。
参与殴斗的众人面对警方的喝斥不予理睬,现场的数十名民警只得拔出手枪数次鸣枪示警。
直到鸣枪 8次,双方才最终停了下来。
该文刊出后,又经河南报业网发布,先后被人民网、新华网、搜狐网等国内30余家网站以《郑州百余男女持械群殴警察鸣枪示警八次才制止》为题进行了转载。
【事实真相】该文引起中共河南省委、郑州市委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要求公安机关对此事予以严肃查处。
郑州市公安局迅速组成专案组,对此事件进行专案调查。
经查明,5月19日晚 10时左右,文化宫路和互助路(并非桐柏北路)发生了一起七八人参与的小规模打架斗殴事件(并非百余人械斗),夜巡民警赶到现场并予以制止后,移交林山寨派出所处理,整个过程未鸣一枪。
朱顺忠当晚在家中用借来的一部电台接通警方专用频率,偷听110接处警信息,从中寻觅新闻线索。
他从电台中听到了110指派中原夜巡民警赶赴西郊处理一起打架事件的信息后,便用电台进行跟踪收听。
由于现场人声嘈杂,他便主观臆断现场发生了大规模的聚众械斗。
在未去现场采访核实,未听到一声枪响的情况下,就写下了‚百人群殴,警察鸣枪‛的报道。
由于他的行为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九条第五款之规定,5月24日,公安机关依法对他予以行政拘留15天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