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肥市主要园林植物及典型绿地耗水规律的研究

合肥市主要园林植物及典型绿地耗水规律的研究

合肥市主要园林植物及典型绿地耗水规律的研究
本文针对城市地区植被建设与水资源供应不协调的矛盾,分别从植物叶片水
平、单株水平及群落水平对合肥城市森林的主要组成种类以及典型的城市森林群
落的耗水特性进行研究,以期为节水型城市森林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分析了
合肥地区15种常见绿化植物的蒸腾耗水变化规律、水分利用效率,计算了7种树
木的单株散水量及合肥地区典型植被的需水量,分析了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
等与温度、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等因子的相关关系,通过植物散水量计算公
式、潜在蒸散的经验公式及园林景观系数的确定,计算出单株植物散水量及典型
植物群落需水量,得出如下结论:15种植物日蒸腾速率变化大都呈中午高、早晚
低的单峰曲线,随着环境因子的变化,也会出现双峰,偶有旗型或多峰型;蒸腾速
率变化峰型多呈陡升陡降的窄峰型,少数植物为宽峰型;四个季节的蒸腾速率均
值大小顺序为:酢浆草>木槿>三角枫>石榴>紫叶李>红花檵木>香樟>桂花
>大叶黄杨>椤木石楠>海桐>石楠>女贞>广玉兰>麦冬;夏季对6种植物的
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的研究表明,气孔导度的日均值大小依次为石楠>紫叶李>
酢浆草>石榴>女贞>香樟,与蒸腾速率大小排序相同;影响蒸腾速率的三个环
境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温度、相对湿度,在相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各种植物对环
境因子的反映相同;植物在各个季节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较大,变化趋势也各异,多
为单峰型;15种植物均值大小排序为:广玉兰>木槿>石楠>椤木石楠>三角枫
>石榴>女贞>紫叶李>桂花>海桐>大叶黄杨>香樟>酢浆草>红花檵木>
麦冬;影响植物WUE的7个因子大小依次为:叶片温度、光合有效辐射、空气
CO2浓度、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空气温度、相对
湿度,而且这些因子是综合起作用的;7种树木四个季节散水量的季节变化趋势
各异,均值大小顺序依次为:三角枫>香樟>紫叶李>女贞>石榴>广玉兰>椤
木石楠;15种植物的耗水性划分为四种类型:三角枫、木槿、桂花为高蒸腾高水
分利用植物,香樟、紫叶李、石榴、红花檵木为高蒸腾低水分利用植物,广玉兰、
椤木石楠、石楠、海桐为低蒸腾高水分利用植物,女贞、大叶黄杨为低蒸腾低水
分利用植物;以哈蒙法、伊万诺夫法两者的均值表示林木蒸发散量;合肥地区典型
城市绿地耗水量计算结果表明,相同季节、相同地点、相同环境条件下,以乔灌草
复合体耗水最多,乔木次之,灌木最少;相同地点、相同植被类型,以夏季耗水最多,
秋季次之,冬季最少;在相同的密度、相同的小气候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较低的
植物组成的林分耗水量明显高于水分利用效率较高的林分;树种组成相同、小气
候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冠层覆盖大的林分需水量要多;对于乔灌草配置比较合理
的林分,即便植物选择不同,耗水量也相差不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