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偿债能力分析
对资产负债率指标,应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从债权人的角度看,他们最关心的是贷给企业 的款项是否能够按期足额地收回本金和利息, 因此他们认为该指标越低越好。 从股东角度看,他们最关心的是投入资本能否 给企业带来好处。 从经营者角度看,他们最关心的是在充分利用 借入资本给企业带来好处的同时,尽可能降低 财务风险。
流动资产的构成情况也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因
为不同的流动资产变现能力不同。在流动资产中,如果预付项目 所占的比重较大,因其变现能力较差,虽然企业的流动比率较高, 也只能说明其偿债能力不良。所以,在分析流动比率时,还必须 分析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明细构成项目以及企业经营上的因素, 并需要考察另—个流动性比率指标——速动比率。
由于应收账款存在着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某些到 期的应收账款也不一定能按时收回,因此,速动资产 扣除应收账款后计算出来的金额,最能反映企业直接 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但需注意的是,企业不可能、 也无必要保留过多的现金类资产。如果这一比率过高, 就意味着企业流动负债未能得到合理的运用,经常以 获利能力低的现金类资产形式保持者。这会导致企业 机会成本增加。一般认为该比率应在20%左右,在这 一水平上,企业直接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不会有太大 问题。 对财务发生困难的企业,特别是发现企业的应收账款 和存货的变现能力存在问题的情况下,计算现金比率 就更具有实际意义。它能更真实、更准确地反映企业 的短期偿债能力。
例如,2002年5月28日,首创股份(600008) 发布 董事会临时公告,披露福建省兴业银行中关村支行继 续给与企业2亿元授信额度、招商银行继续给与企业3 亿元授信额度、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雅宝路支行继续给 与企业4亿元授信额度。
2、降低短期偿债能力的因素:
有一些因素会减少企业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或增加 企业的流动负债,这无疑会降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比如或有负债。
(3)尚未使用的银行授信额度。在企业长期业务往来中, 银行基于对客户多年来信用状况的考察和“与客户共 同成长”的理念,通常会给予优质客户以一定授信额 度。在这个额度之内,企业可以随时向银行提出申请 取得贷款,从而提高企业现金支付的能力。正是因为 银行给予企业的授信额度有助于改善企业的财务形象, 增强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所以那些有幸得到银行授 新的企业都会迫不及待地向市场宣布这一好消息。
营运资金是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 剩余部分,也称净营运资本。该指标是 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绝对指标。其 计算公式为: 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看出,营运资金越多 则偿债越有保障。
营运资金的分析要点:
1.营运资金的合理性 营运资金保持多少才算合理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行 业的营运资金规模有很大差别。另外由于营运资金与 经营规模有联系,所以同一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营运 资金也缺乏可比性。因此,在实务中很少直接使用营 运资金作为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 2.注意营运资金的局限性 由于营运资金是一个绝对数,如果企业之间规模相差 很大,就不能使用该指标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同时,即使两个公司的营运资金完全相同,其偿债能 力也不一定相同。为消除绝对数指标的缺陷,实务中 经常将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进行比较,来判断营运资 金数额的合理性,即通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相对 比较——流动比率来评价。
或有负债因为不符合负债的定义,不能在财务报表中 加以确认,但一旦其成为事实上的负债,将会加大企 业的偿债负担。
上述这些降低短期偿债能力的情况,一般可以通过阅 读企业会计报表附注得到。可见,在进行财务报告分 析时,不仅要从报表本身获取资料,会计报表附注也 应作为一个重要的资料来源。
7.3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西方传统经验认为,由于在计算速动比率时应从 流动资产中扣除变现能力较差的存货,而存货一般在 流动资产中占有一半左右,所以速动比率为1时是安全 边际。 因为如果速动比率小于1,必然使企 业面临很大 的偿债风险;如果速动比率大于1,尽管债务偿还的安 全性很高,但却会因企业现金及应收账款资金占用过 多而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像使用流动比率一样,在 运用速动比率时,也应考虑行业特点和企业经营的特 殊性,并需注意速动资产的构成项目。速动比率与行 业差异有着密切的关系,某些行业也许需要高于1;有 些行业,该比率虽然低于1,其实已经足够。例如,典 型的只进行现金交易的杂货业,通常没有应收账款, 这类企业的酸性测试比率一直低于1,但仍具备足够的 流动性。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的相 互关系
现金类 速 现金等价物 资产 动 资 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产 存货、待摊费用等
货币资金
流 动 资 产
流动负债
7.2.5 影响短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
上述短期偿债能力指标,都是从财务报表资料 中取得的,还有些财务报表资料中没有反映出 来的因素,也会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甚 至影响力相当大。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对这方 面的情况也要多加了解,以利于做出正确的决 策。
长期偿债能力的比率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企业对 一笔债务总是负有两种责任:一是偿还债务本金的责 任;二是支付债务利息的责任。分析一个企业的长期 偿债能力,主要是为了确定该企业偿还债务本金与支 付债务利息的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主要有以 下几项:
7.3.1 资产负债率
在资产负债率分析中,还应注意以下几 个问题: 在实务中,对资产负债率指标的计算公 式存在争议。 债权人、股东及经营者对资产负债率指 标的态度各不相同 。 资产负债率的主要用途之一就是揭示债 权人利益的保护程度。 资产负债率不能反映企业的偿债风险。
第3篇 财务分析
第7章 偿债能力分析 第8章 获利能力分析 第9章 资产运用效偿债能力是企业清偿到期债务的现金保障程度, 偿债能力的强弱是企业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基本 前提,偿债能力是财务报表使用者尤其是债权 人特别关注的重点 。
7.1
在分析时还需注意的是,尽管速动比率较之流动比率 更能反映出短期债务偿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并不 能认为速动比率较低的企业的短期债务到期绝对不能 偿还。实际上,如果企业存货流转顺畅,变现能力较 强,即使速动比率较低,只要流动比率高,企业仍然 有望偿还到期的债务。
7.2.4 现金比率
速动比率已将存货、待摊费用等变现能力较差的流动 资产剔除,但速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等有时也会因客 户倒闭、抵押等情况使变现能力受影响,甚至出现坏 帐,最终减弱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尤其是在企业面 临财务危机时,即使有较高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也无法满足债权人的要求。因此,最稳健或者说保守 的方法是采用现金比率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现金比率是企业现金类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现金 类资产包括企业所拥有的货币资金和现金等价物。其 计算公式为: 现金比率=(现金+现金等价物)÷流动负债
7.2.3 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也称酸性测试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 负债的比率,它是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更为严格的 一种测试。由于流动资产包括变现能力慢的存货和不 能变现的预付费用,它在反映企业短期流动性方面 有—定的局限性,而速动比率则能衡量企业在不涉及 存货的情况下的短期偿债能力。 在这里,速动资产仅指可以随时变现的资产,包括现 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不 包括存货、预付账款和待摊费用。其计算公式为:
短期偿债能力对企业至关重要。短期偿债能力差,不 仅不能满足短期债权人的要求,而且在偿还长期债务 方面也存在问题。即使是一个盈利企业,也会面临由 于资金调度不畅,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破产的风险。
短期偿债能力比率分析
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主要指标有营运资金、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
7.2.1 营运资金
例:流动比率计算表
年初数 年末数
项目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
4 782 476 431 5 054 613 086 3 289 006 357 4 233 213 854 1.45 1.19
计算结果表明,2007年末流动比率比年初下降,且两 年的流动比率均低于公认标准值2.0。但我们不能过早 地下结论,还应结合该行业的平均值及该公司指标值 的变动情况进行比较,才能进行正确评价。
7.2.2 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总额与流动负债总额的比率。 它通常表现为企业流动资产可偿付流动负债的倍数。 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 所以,在使用时不受企业规模的限制。
依照传统的观点,流动比率为2是比较合理的,这是因为, 在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较差的存货金额,约占流动资产总额的一 半,剩下的流动性较强的流动资产至少要等于流动负债,企业的 短期偿债能力才会有保证。这样既达到一定的安全性,又充分利 用了可能利用的资金来源。但这只是人们长期以来对流动比率的 一种认识,还不能成为一个统一标准。因其并未从理论上得到证 明。 而且,流动比率是否合理,不同的行业、同一行业在不同 的时期,其评价标准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凡营业周期较短的企 业,其流动比率也较低,因为营业周期短说明无需储存大量存货, 比如电力业、娱乐业及旅馆服务业等,这些行业基本上没有存货, 而且应收账款也不多,所以流动比率较低。反之,如果营运周期 较长,则流动比率相应提高,例如一般的买卖业及制造业等,其 流动比率需保持在2以上比较适当。因此,不应用统一的标准来 评价各企业流动比率合理与否。计算出来的流动比率,只有和同 行业平均流动比率、本企业历史的流动比率进行比较,才能知道 这个比例是高还是低。
偿债能力分析的意义
1、有利于债权人判断其债权收回的保证程度 2、有利于所有者判断投入资本的保全程度 3、有利于经营者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 4、有利于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 5、有利于经营关联企业开展业务往来 偿债能力分析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 债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