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务报表第五章流动性及偿债能力分析

财务报表第五章流动性及偿债能力分析

11
应收账款(续6)
若上述问题不能解决,就可能导致公司 间的严重不可比——如采用自然营业年 度的公司与采用日历年度的公司之间。 (采用自然营业年度的公司会高估周转 次数)
〈3〉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年平均应收账款总额 销售净额/365天
–或者,365天/周转次数。 12
应收账款(续7)
在应收账款流动性分析中,应特别注意 分析对象公司的赊销与现金销售之比。 这一比例的变化(同一公司不同年度之 间)或差异(不同公司之间),会导致 以上比率的严重不可比。外部分析者虽 然得不到公司赊销与现金销售比例的具 体资料,但通常可根据企业经营业务特 征加以判断。
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经验值为2 :1,但到90年代之后,平 均值已降为1.5 :1左右;
–一般而言,流动比率的高低与营业周 期很有关系:营业周期越短,流动比 率就越低;反之,则越高。
– 在进行流动比率分析时,与行业平均 水平比较是十分必要的。
24
流动比率(续1)
– 流动比率的横向或纵向比较,只能反 映高低差异,但不能解释原因,欲知 原因,则须具体分析应收账款、存货 及流动负债相对水平的高低。
44
2、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债务总额 / 股东权益 可用于确定债权人在企业破产时的被保
护程度。 与债务权益比率无根本区别,只是表达
方式不同。
45
3、债务与有形净值比率
债务与有形净值比率:债务总额 / (股 东权益 — 无形及递延资产)
用于测量债权人在企业破产时受保障的 程度。
之所以将无形及递延资产从股东权益中 扣除,是因为从保守的观点看,这些资 产不会提供给债权人任何资源。
10
应收账款(续5)
(2)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 销售净额/年平均应收账款总额
当应收账款余额在年度内的不同季度或 不同月份有着显著波动的情况下,“年 平均的应收账款总额”就不能简单地取 年初和年末数的平均值,而应按4个季度 末或12个月末的余额计算平均值;但是, 外部分析往往得不到这些数据。
就正常情况下的企业而言,该比率过高, 可能意味着该企业没有充分利用现金资 源,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已经有了现金 使用计划(如厂房扩建等)。
29
三.其他流动性指标
营运资本周转率 未在财务报表上反映的其他流动性指标
30
1、营运资本周转率
营运资本周转率: 年销售额/年平均营运资本
如果分母不能很好地代表全年平均的营 运资本水平,则该指标就可能存在问题, 这时,应尽可能取得月度营运资本数。
债务比率 = 债务总额 / 资产总额 债务比率计算中存在下列两方面的争议:
–分子是否应该包含“短期债务”? » 认为应该包括者的观点:从长期动 态过程看,短期债务具有长期性, 如“应付帐款”作为整体,事实上 是企业资金来源的一个“永久”的 部分。
42
债务(负债)比率(续1)
» 反对者的观点:因为短期负债不是 长期资金的来源,因此,若包含, 就不能很好地反映企业的“长期” 财务状况。
4
2、有价证券
有价证券必须是 〈1〉目前可以在市场上买卖的证券 〈2〉管理者准备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 内卖出或收回现金的投资行为。
当分析者发现同样的证券被年复一年地列为 有价证券而不是长期投资时,出于谨慎的考 虑,分析者可以将其改列为长期投资。
有价证券通常按公允价值计价。
5Leabharlann 3、应收账款22(1)营运资本
营运资本: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依据账面数容易低估流动资产,尤其 是存货,因此营运资本也往往被低估。
–通常将营运资本与以前年度的该指标 进行比较,以确定其是否合理。
–不同企业之间及同一企业的不同年份 之间,可能存在显著的规模差异,这 时,比较该指标通常没有意义。
23
(2)流动比率
31
营运资本周转率(续1)
该指标具有两面性:指标值过低,可能 意味着营运资本使用效率过低,亦即销 售不足;而指标值过高,则可能意味着 企业的营运资本不足(交易过度),一 旦经济环境发生较大的不利变动,就可 能使企业面临严重的且措手不及的流动 性问题。
32
2、未在财务报表上反映的其他 流动性指标
» 若采取稳健的态度,则将短期债务 包含于该比率的分子之中。
43
债务(负债)比率(续2)
» 应注重与行业平均数的比较。 » 该比率会受到资产计价特征的严重
影响,若被比较的一企业有大量的 隐蔽性资产(如大量的按历史成本 计价的早年获得的土地等),而另 一企业没有类似的资产,则简单的 比较就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 分析该比率时,应同时参考利息保 障倍数。
应收账款流动性通常根据下列指标度量:
7
应收账款(续2)
(1)会计期末应收账款与日销售额之比: 应收账款总额(含应收票据) 年销售额/365天
之所以包括应收票据,是因为它与销售 相关。
之所以应收账款用“总额”而不是“净 额”,是因为总额才与分母中的销售直 接相关。
8
应收账款(续3)
在公司内部分析中,将该指标与公司信 用期作比较,即可判断公司应收账款的 管理效率。
27
(4)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 有价证券 流动负债
这是最保守的流动性比率。 当企业已将应收账款和存货作为抵押品
的情况下,或者分析者怀疑企业的应收 账款和存货存在流动性问题时,以该指 标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是最为适当的 选择。
28
现金比率(续1)
该比率只有在企业业已处于财务困境时, 才是一个适当的比率。
利息债务的可能性就越小。 事实上,如果企业在偿付利息费用方面
有良好信用表现,企业很可能永不需要 偿还债务本金(如一些公用事业公司);
36
利息保障倍数(续1)
或者意味着当债务本金到期时,企业有 能力重新筹集到资金。
为了考察企业偿付利息能力的稳定性, 一般应计算5年或5年以上的利息保障倍 数。
保守起见,应选择5年中最低的利息保障 倍数值作为基本的利息偿付能力指标。
应收账款通常按扣除“备抵坏账”后的 净值反映。
当公司的应收账款事实上超过一年或一 个营业周期,但按行业惯例仍将其列为 流动资产时,分析者应对此类应收账款 予以特别的关注——如果竞争企业没有 此类应收账款,就会面临不可比,故应 予以剔除。
6
应收账款(续1)
分析应收账款时,还要注意客户的集中 程度。
37
利息保障倍数(续2)
关于该指标的计算,须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损益表对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
进行分析,作为利息支付保障的“分 子”,只应该包括经常收益。 –所以,下列非经常发生的项目应该予
以排除: » 非常项目(如:出售证券收益、坏
帐损失、存货削价损失等);
38
利息保障倍数(续3)
» 特别项目(如:火灾损失等); » 停止经营; » 会计方针变更的累计影响。 〈2〉之所以要用“息税前收益”,即把 “利息费用”及“所得税费用”包含于 分子之中,是因为利息费用的支付最为 优先。
19
存货(续6)
(3)存货周转天数,即: 年平均存货
年销货成本/365天
20
营业周期
营业周期,即: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存货周转天数。
(表示从购入存货到售出并变现所需的 时间)。 该指标较应收账款周转率及存货周转率 更具有可比性。
21
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营运资本 (2)流动比率 (3)速动比率 (4)现金比率
13
4、存货
在财务报表上,出于稳健的考虑,存货 以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
通常,在通货膨胀率较高的时期,采用 LIFO的公司较多;通货膨胀率较低的时 期,则较多的公司会采用FIFO。
相比较而言,采用LIFO时所计量的期末 存货价值会更偏离重置成本。
因存货售价通常会高于成本,因此按实 际成本计算的短期偿债能力就被低估了。
(1)附注中揭示了已贴现但另一方有追索 权的票据;
(2)大额或有负债,如未决税款争议、未 决诉讼等;
(3)企业为别的企业的银行借款提供了担 保。
34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损益表分析 资产负债表分析 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特别项目
35
1、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费用 + 税前利润 利息保障倍数 =
利息费用 该比率越高,通常表示企业不能偿付其
存在下列几种情况之一时,企业实际的 流动性要比报表所显示的更好: (1)未动用的银行信贷额度; (2)一些长期资产可以迅速变现; (3)企业长期债务状况良好,有能力 发行债券或股票筹集长期资金。
33
未在财务报表上反映的其他流 动性指标(续1)
存在下列几种情况之一时,企业实际的 流动性要比报表所显示的更差:
会计期间若为自然营业年度,该指标值 会被低估,因而应收账款的流动性就会 被高估。
9
应收账款(续4)
当然,在不采用自然营业年度时,该比 率也可能因以下原因而偏高:大量销售 集中于年末(从而应收款也集中于年 末);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没有冲销; 大多数应收账款实际为分期应收账款等。
相反地,该比率也可能因下列原因而偏 低:年末销售大量减少;大量的现金销 售;大量应收账款的让售等。
第五章 流动性及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资产流动性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其他流动性指标
1
一、短期资产流动性分析
流动资产是指价值周转期不超过一年或 一个营业周期的资产,主要包括: 1、现金 2、有价证券 3、应收账款 4、存货及预付款等
2
1、现金
必须是不受限制的手持现金和存款,亦 即必须是能够不受妨碍地用于偿付流动 性债务的现金和存款。
如果在特殊情况下得不到正确的销货成 本资料,则可用销售额代之,但是,这 会使该比率被低估,从而使企业的流动 性被高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