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称谓语文化差异论文
摘 要: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虽然英语的称谓语系统相
对简单,但如果不了解两者间的差异,特别是造成差异的深层文化原
因,就会出现负迁移现象,造成很多的交际障碍。对称谓语系统的了
解和文化因素分析,可以使英语学习者进一步加深对英汉两种文化的
认识,从而更好地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一、称谓语的定义
称谓语是指人际之间用作称呼的语言习俗,包括亲属称谓和社交
称谓,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称谓语又叫称呼语,是说
话人用来指称交谈对象名字的语言项。不同称谓语的使用选择可以反
映交谈双方的社会或家庭关系,属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也会用不同的
称谓来传递对对方的态度和身份认定。
二、中英称谓语的文化差异
称谓语是一种语言符号,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反映出交际双方
在选择称谓语的过程中所遵循的社会规则和文化价值观。中英称谓语
的主要形式虽然基本相同,但由于这两种语言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
所以其遵循的社会规则和所体现的文化价值观大不相同。
1.中英亲属称谓语的对比
家庭是一个社会的组成细胞,虽然不同文化不同社会中家庭的组
成结构、人口规模和内涵都不尽相同,但任何一种语言都无一例外地
有一套亲属称谓系统以表达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点上,汉语
尤为突出,其拥有的大量亲属称谓语和复杂的用法令不少外国人叹为
观止。而相比之下,英语中的亲属称谓语却简单许多。
1.1普通亲属称谓语
亲属称谓语是为了亲属之间相互称呼和区分亲属之间纷繁复杂
的关系。汉语中庞杂的称谓语使得中国人能够准确地区分和细化亲属
关系。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以及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都有着严格的定
义和区分,亲属年龄上的差异在称呼中也一目了然。例如,父亲的兄
长被称为伯伯,他的妻子被称为伯母;父亲的弟弟被称为叔叔,他的
妻子则被称为婶母。在此基础上,人们又加上数字以表达亲属间的长
幼尊卑,如大伯、二姑、三叔、大舅等等。英语的亲属称谓语则简单
许多。比如,brother,sister,uncle,aunt,grandparent就可以
基本涵盖全家几代人的称呼,英语中的单个词在汉语中有着多种解
释。最明显的区别是,英语中人们可以直接称呼他们长辈的名字,汉
语则不能。夫妻之间的称谓语总体上是相同的,英汉两种语言都可以
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然而,英语中还有很多昵称,如“my love,
my darling,my sweet heart”。在中国,尤其是在北方,人们经常
从孩子的角度称呼丈夫或妻子,如“孩子他爸,孩子他妈”。“爱人”
这个词是中国人用来介绍丈夫或妻子的非常正式的称呼语。
1.2亲属称谓语的泛用
汉语中亲属称谓语的复杂不但表现在数量上,也表现在用途上。
中国人常用亲属称谓语去称呼一些原本与自己没有亲属关系的人,这
被称为亲属称谓语的泛用。人际关系在华人社会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因为中国自古就是一个人治的国家。汉文化极为注重宗族关系,同族
之间无论是血缘关系还是心理感情都甚为亲密。因此,用亲属称谓去
称呼外人能有效地提升人际关系,缩短心理距离。
然而,英语国家中的人更强调人的自由和平等,对于社会等级则
不太在意,因此,英语中亲属称谓语泛用的情况较为少见。但严格意
义上讲,这种情况依然存在,但大部分泛用方式与汉语中不同。例如,
美国的昵称是Uncle Sam,其中“Uncle”这个词便存在泛用的现象;
另外西方人经常使用“father”这种词称呼牧师,这也是称谓语泛用
的一个例子。
2.中英社交称谓语的对比
社交称谓语指对亲属之外所有其他人的称呼用语。它是人们在社
会交际中使用的称谓,反映了交际各方的社会关系、社会角色以及尊
敬程度等。社交称谓语显示出人们之间年龄、社会地位及社会关系的
不同。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世界上人的名字有三种模式:第一种
模式:姓前名后;第二种模式:名前姓后;第三种模式:有名无姓。
中国人的姓名结构属于第一种模式“姓前名后”。这正是体现了中国
人的家族观念,把大的家族姓氏放在前面,将“小我”的名置于家族
大姓之后,突出了氏族、家族的重要地位。而在西方的许多国家,其
姓名结构为第二种模式,即“名前姓后”,一般总是将自己的名置于
最前,最后是家族的姓氏,这正反映了西方人对自我的突出,对个人
的崇尚。在中英两种称谓语中都有先生一词,但两者之间并不是完全
的等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先生”的称呼用于学术界人士时,
实际上是对高级学者既严肃又亲密的尊称。与汉语不同,英语中Mr.
加在男性姓氏前仅仅是表示一种形式。在大多数情况下,汉语的“先
生”都可与英语的Mr.或Sir对换,事实上,汉语中“先生”的文化
内涵是远多于英语的“Mr.”和“Sir”。在英语中Sir或
Mr.+Surname是很常用的社会称谓,一般说来,Mr.可用于任何年龄
的成年男子,语气正式,表达的关系不密切,Sir则含有一定尊敬成
分,它常常用在小孩对成年教师,下级对上级等。
结语
从以上对中英称谓语在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方面的对比,可以
发现中英两种称谓语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复杂、丰富而后者简单、
笼统。两者间存在很大的不对等性。这种差异是由于各自的文化性使
然。民族心理、文化意识、伦理价值观念等等也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
了英汉不同称谓体系的存在。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虽然英语
的称谓语系统相对简单,但如果不了解两者间的差异,特别是造成差
异的深层文化原因,就会出现负迁移现象,造成很多的交际障碍。对
称谓语系统的了解和文化因素分析,可以使英语学习者进一步加深对
英汉两种文化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沈锡伦.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172.
[2] 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42.
[3] 贺月娟,李漠.英汉称呼语异同比较[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
学报,2007,(3).
[4] 肖巧玲.浅议英汉称谓语所映射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J].武
汉科技大学学报,2000,(6).
[5] 王领.英汉两种语言中称谓语的对比[J].吉林教育学院学
报,2006,(3).
[6] 赵爱国,姜雅明.应用语言文化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
教育出版社,20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