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积载与配送服务
(二)装车堆积
1.堆积的方式 堆积的方式有行列式堆码方式和直立式堆码方式。
2.堆积应注意的事项 ◆堆码方式要有规律、整齐 ◆堆码高度不能太高。 ◆货物在横向不得超出车厢宽度,前端不得超出车身, 后端不得超出车厢的长度为:大货车不超过2m;载重量 1000kg以上的小型货车不得超过1m;载重量1 000kg 以下的小型货车不得超过50cm。 ◆堆码时应重货在下,轻货在上;包装强度差的应放
• 分拣成本
• 1.分拣直接费用
• 2.分拣间接费用
• 配装成本
• 1.配装直接费用
◆工资 ◆职工福利费 ◆材料费 ◆辅助材料费 ◆其他费用
批发商和零售商的重要手段 • 4、配送服务方式的选择对降低成本也
具有重要意义。
三、配送服务水平与配送成本
• 一)配送成本分析
• 配送成本就是配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
活劳动的货币表现
• 配送成本=客户服务成本+配送运输成本 +分拣成本+配装成本 +流通加工成本
• 配送运输成本
• 1.车辆费用
• 2.配送间接费用
• 3、绑扎的方法 平行绑扎、垂直绑扎、相互交错绑扎 • 4、货车封盖 防治雨雪湿损、日晒损坏货物,货物装车
后应加封盖。采用帆布封盖,严密。
单元六 仓库配送服务管理
• 一、配送经营的模式
• 配送:根据收货人的需要,有计划的在 确定的时间将一定的货物从物流结点送 到约定的地点交付给指定的收货人的物 流服务。
单元四 仓库车辆积载
一、车辆亏载的原因
1、货物特性
由于车厢容积的限制和运行限制,无 法装足吨位等,如轻泡货物
2、货物包装情况
如车厢尺寸不与货物包装容器尺寸成 整倍关系,无法装满车厢
3、不能拼装运输
4、装载技术的原因不能装足吨位
二、车辆积载
• (一)、车辆运载特性
• 1.车辆行程利用率 2.吨位利用率
在包装强度好的上面; ◆货物应大小搭配,以利于充分利用车厢的栽容积及
核定载重量; ◆按顺序堆码,先卸车的货物后码放。
(三)绑扎和封盖
1.绑扎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绑扎端点要易于固定而且牢靠; (2)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绑扎形式; (3)应注意绑扎的松紧度,避免货物或其包装损坏。
2.绑扎的形式 (1)单件捆绑; (2)单元化、成组化捆绑; (3)分层捆绑; (4)分行捆绑 (5)分列捆绑。
• (二)提高吨位利用率的具体方法
研究各类车厢的装载标准,根据不同货物和不同包装体积的 要求,合理安排装载顺序,努力提高装载技术和操作水平, 力求装足车辆核定吨位。
根据客户所需要的货物品种和数量,调派适宜的车型承运, 这就要求配送中心根据经营商品的特性,配备合适的车型结 构。
凡是可以拼装运输的,尽可能拼装运输,但要注意防止差错。
四、配送车辆装载与卸载
(一)装卸的基本要求 省力、节能、减少损失、快速、低成本
1.装车前应对车厢进行检查和清扫 2.确定最恰当的装卸方式 3.合理配置和使用装卸机具 4.力求减少装卸次数 5.防止货物装卸时的混杂、散落、漏损、砸撞 6.装车的货物应数量准确,捆扎牢靠,做好防丢措施; 卸货时应清点准确,码放、堆放整齐,标志向外,箭头 向上。 7.提高货物集装化或散装化作业水平 8.做好装卸现场组织工作
设车厢容积为V,车辆载重量为W, 其中两种货物的配装重量为WA、WB,
质量体积分别为RA、RB,则
• WA+WB=W • WA×RA+WB×RB=V • WA= V-W×RB
RA-RB • WB= V-W×RA
RB-RA
• 例:某仓库某次需运输水泥和玻璃两 种货物,水泥质量体积为0.9M3/T, 玻璃是1.6 M3/T,计划使用的车辆的 载重量为11T,车箱容积为15 M3。试 问如何装载使车辆的载重能力和车箱 容积都被充分利用?
避免重货压坏轻货,并使货物重心 下移
(二)大小搭配的原则
拼装在一个车厢内的货物,其化学
(三)货物性质搭配原则 性质、物理属性不能互相抵触
(四)到达同一地点的适合配装的
货物应尽可能一次积载。
(五)确定合理的堆码层次及方法
可根据车厢的尺寸、容积, 货物外包装的尺寸来确定
(六)装载时不允许超过车辆所允许的最大载重量 (七)装载易滚动的卷状、桶状货物,要垂直摆放。 (八)货与货之间,货与车辆之间应留有空隙并适 当衬垫,防止货损。 (九)装货完毕,应在门端处采取适当的稳固措施, 以防开门卸货时,货物倾倒造成货损。 (十)尽量做到“后送先装”。• 练习: 需配送两Fra bibliotek货物,A类货物,
容重为10公斤/ M3,A类货物单件体积 为2 M3/件;B类货物容重7公斤/ M3, B类货物单件体积为3M3/件;车辆载 重量为103公斤,车最大容积为13 M3, 计算最佳配装方案,各装多少件?
三、车辆积载的原则
将重货置于底部,轻货置于上部,
(一)轻重搭配的原则
• 注意:兼营配送没有单独与委托人订立配送合 同,而是将配送关系合并在其所提供的主业的 服务合同之内。
• 3、厂商配送:一方为生产或销售的厂商,另 一方为产品购买方,其配送关系是销售合同或 供货合同的组成部分,配送中的权利、义务关 系由销售或供货合同规范,没有独立的配送合 同。
• 4、协同配送:多家厂商共同使用一个配送系 统,而该配送系统可以是其中一家厂商自有的 配送系统,也可以是共同组建的配送系统,使 用的各方形成一种合作或合伙关系。
• 配送经营:开展配送服务的企业或个人 所提供的配送服务的经济活动
配送经营的模式
• 1、独立经营的配送:以配送经营为专营业务, 以“配送”、“配送中心”为名,接受需要配 送物品的委托人的委托,专门提供配送服务。
• 2、兼营配送:从事物流服务、运输、仓储、 港站作业、贸易代理的经营人,在主业外利用 所具有的能力和条件开展的多元服务或业务延 伸。
•二、配送服务的构成
• 仓库配送服务就是对客户商品物流的保证 • 1.拥有客户所期望的商品(备货保证) • 2.符合客户所期望的质量(品质保证) • 3.在客户希望的时间内配送商品
(输送保证)
配送服务的重要性
• 1、已成为企业差别化战略:竞争的需要 • 2、配送服务水平的确定对企业经营绩效具有
重大影响 • 3、配送服务是有效联结供应商、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