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 病理学
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 COPD)是一组因肺实质和小气道受损,导致以 慢性气道阻塞、呼气阻力增加和肺功能不全 为共同特征的肺疾病总称。
一、慢性支气管炎 二、支气管哮喘 三、支气管扩张症 四、肺气肿
慢性支气管炎
分期
1期硅肺 2期硅肺 3期硅肺(重症硅肺)
镜下:硅结节和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 细胞性结节
纤维性结节
玻璃样结节
第四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定义:肺心病,各种原因导致肺循环阻力增加, 肺动脉压升高引起的右心室肥厚扩张为特征的 心脏病。
病理诊断标准:肺动脉瓣下2cm处,右心室前 壁肌肉厚度≥5mm
床病理联系及结局。
3.小叶性肺炎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结
局。
4. 硅肺的病理变化。
5. 鼻咽癌、肺癌的组织学类型。
呼吸衰竭
(respiratory failure)
目录
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功能和代谢变化 防治原则 病例讨论
概 述
1.概念 : 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PaO2↓及/或伴有 PaCO2↑的病理过程。 2.判断标准
弥漫型
中央型肺癌
可见肺门处一不规则肿物
周围型肺癌:
可见接近胸膜处 有一球形肿物
病理变化
组织学类型 腺癌
小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
大细胞癌
肺癌
肺鳞癌
肺腺癌
肺小细胞癌
肺大细胞癌
鼻咽癌
起源于鼻咽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 尤以广东、广西、四川、福建及台湾等地方 更为多见 临床常有涕中带血、鼻塞、耳鸣、头痛等症 状
从事采石、开矿或石英厂、玻璃厂的工人 即使脱离硅尘作业,病变仍继续发展
病因与发病机制
游离二氧化硅(SiO2)
噬
肺泡
巨噬细胞吞
硅结节(肉芽肿)
巨噬细胞崩解
细胞因子
肺纤维化
病理变化
肉眼:肺脏体积增大、重量增加
硅结节:边界清楚,直径 2-5mm ,圆形或椭圆形, 灰白色,质硬,有砂样感。晚期直径可超过2cm ,中央可形成空洞。
2、阻塞性通气不足
呼吸道阻塞或狭窄→气道阻力增加。
气道阻力(正常人平静呼吸): 80%: 直径 >2mm 气管 20%: 直径 <2mm 气管
病因:气管痉挛` 肿胀` 纤维化` 渗出 物` 异物` 肿瘤` 气道内外压力改变
阻塞部位对呼吸的影响
中央气管阻塞
胸 外
吸 气
呼 气
吸气性呼吸困难
阻塞部位对呼吸的影响
病因和发病机制
肺部疾病:COPD 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 肺血管疾病
关键环节:肺A 压力增高
病理变化
心脏病变 肉眼:右心室肥厚,心腔扩张,心尖钝圆, 心脏重量增加。 镜下:代偿区心肌细胞肥大、增宽,核增大、 深染,缺氧区心肌纤维萎缩,肌浆溶解,横 纹消失,间质胶原增生。
正 常 瓣 膜 位 置 与 形 态
③ 通气障碍型 ④ 换气障碍型
B. 外周性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肺通气功能障碍
1、限制性通气障碍:
肺的扩张和回缩受限引起的通气障碍。
原因
呼吸中枢抑制 呼吸肌不能收缩
机制
呼吸动力 限制性 通气 障碍
胸廓及胸膜疾患 肺组织变硬
顺应性
1、限制性通气不足:肺泡扩张受限
(1)、呼吸肌活动障碍 中枢神经受损,周围神经受损,呼吸肌本身 收缩功能障碍。 (2)、胸廓顺应降低 胸廓和胸膜本身病变。 (3)、肺顺应性降低 肺充血和严重肺纤维化,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减少。 (4)、胸腔积液和气胸
融合性小叶性肺炎
3、病理与临床联系
发热、咳嗽、咳痰,粘液脓痰。 实变体征不明显。 呼吸困难、紫绀。 听诊:散在湿性罗音。 X线:散在灶状阴影
4、结局及并发症
结局:多能治愈。 2) 并发症 1) 呼吸衰竭; 2) 心力衰竭; 3) 肺脓肿和脓胸 4) 支气管扩张
1)
大叶性肺炎
大 叶 性 肺 炎 四 期
3、结局及并发症:
I. II.
痊愈:98% 并发症: ① 感染性休克: ② 肺脓肿及脓胸: ③ 败血症: ④ 肺肉质变:
肺肉质变
肺脓肿
脓胸
(二)、小叶性肺炎:
是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肺急性化脓 性炎,故又称支气管肺炎。多见于儿童、 老年人和体质衰弱的人。 主要表现有发热、咳嗽、咳痰及呼 吸困难,肺部散在湿性罗音。X线见两 肺散在大小不一的片状阴影。 本病可由多种细菌引起。常继发于 急性传染病、长期卧床或昏迷的病人。
肺气肿:肺脏近肺膜处,肺组织高度饱满,含气增多
肺气肿:肺大泡形成
Pulmonary Emphysema
肺泡腔弥漫性扩张,间隔变窄,部分肺泡隔断裂,肺泡 互相融合成大泡
肺气肿:肺泡腔弥漫性扩张,间隔变窄,部分肺泡隔断 裂,肺泡互相融合成大泡
Pulmonary Emphysema
四、结局及并发症:
引起肺间质渗出、增生性改变。肺
泡壁增宽,淋巴、单核细胞浸润,肺
泡腔缩小。
临床特点
散发于秋冬季 儿童和青年发病高 起病急,剧烈咳嗽 闻及干湿罗音 预后良好
Mycoplamal Pneumonia
第三节 肺尘埃沉着症
定义:硅肺 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SiO2) 的粉尘微粒而引起的以硅结节形成和弥漫性肺 间质纤维化为病变特征的一种职业病
肺心病:右心壁增厚,右心腔扩张
第五节 常见恶性肿瘤
肺癌 鼻咽癌
肺癌
肺癌是我国城市居民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 恶性肿瘤
起始于主要是来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腺上 皮和肺泡上皮 临床可有咳嗽、胸痛、痰中带血症状
病因
吸烟: 空气污染
职业因素
遗传因素
病理变化
大体类型 中央型
周围型
治疗
控制感染 止咳、祛痰
辨证施治
肺
炎
指肺组织的急性渗出 性炎症,以细菌引起的最 为常见,亦可由支原体、 病毒、霉菌或其他因子引 起。也可依病变范围分类
分类:
按病变部位分 类:
大叶性肺炎; 小叶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
(一)、大叶性肺炎:
主要由肺炎双球菌引起的肺实质的急 性纤维蛋白性炎症。病变发展迅速,可波 及肺段或整个大叶,甚至整个大叶。临床 常表现为突发寒战、高热、咳嗽、胸痛、 咳铁锈痰、呼吸困难等,常伴血中白细胞 增多。
是一种多见于老年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多由急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迁延而来。 临床主要表现咳、痰、喘,晚期常并发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症、肺心病 和支气管肺炎。 诊断标准:咳嗽、咳痰、喘息每年持续 3 个 月,连续两年以上。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理化因素 1. 吸烟 2. 大气污染 3. 气候因素 (二)、感染因素 (三)、过敏因素
大叶性肺炎红肝期
2、病变及病理临床联系:
III.
灰色肝变期(实变晚 期):第5~6天。肺 泡壁血管受压迫,肺 泡腔内充满大量纤维 蛋白网,中性白细胞。 肺叶灰白,实变如肝。 病人仍有肺实变体征。
大叶性肺炎(灰色肝样变期)
大叶性肺炎灰肝期
2、病变及病理临床联系:
IV.
溶解消散期:一 周.中性白细胞崩解, 放出蛋白酶,溶解纤 维蛋白;巨噬细胞增 多,吞噬活跃,渗出 物逐渐吸收,肺组织 复原。
肺气肿
定义:是指末梢肺组织(包括呼吸性细
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因持 续性含气量过多并伴有肺泡间隔破坏, 肺组织弹性减弱,导致肺体积增大、通 气功能降低的一种肺疾病。
肺气肿
发生机理: ①小,细支气管不完全性阻塞-内压↑ ②支气管壁和肺泡壁弹力纤维破坏。肉眼见肺组织 膨胀,边钝圆,色苍白,弹性↓。镜下肺泡扩大, 肺泡壁变薄并互相融合。
巨细胞和包含体
病理与临床联系
干咳、发热、呼吸困难、发绀和缺氧。 无实变体征。
白细胞计数多正常
X线:肺部有斑点、片状阴影。
(2)、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肺炎。
病原:肺炎支原体 病变:肺间质渗出性炎 临床:儿童及青年,起病急,多有发热。剧烈咳嗽。
秋冬季多见。
病理变化
2、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受炎性破坏而发生 局限性或弥漫性持久扩张。除慢性支气 管炎外,还可继发于百日咳、麻疹后肺 炎等。主要由于支气管壁结构破坏,管 腔阻塞或周围纤维化组织的牵拉引起。 多见于肺下叶,支气管呈囊状或圆柱状 扩张。临床主要表现慢性咳嗽,大量脓 痰或咯血。
支气管扩张
预 防
增强体质 防治感冒 戒烟 改善环境卫生
1、病因及发病机理
病因:条件致病菌,多为混合感染。 诱因:急性传染病、长期卧床、昏迷或全麻。 发病机理:全身或呼吸道抵抗力降低;多继发于其 它疾病。
2、病理变化
肉眼: 病变为多数散在化脓性实变病灶,以 两肺下叶及背侧尤为常见,可互相融合。 镜下:为以支气管、细支气管为中心,波及 周围肺泡的化脓性病灶,病灶间肺组织常呈 代偿性肺气肿。
病因
病毒感染: EB病毒 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
病理变化
肉眼:多见于鼻咽顶部,其次是外侧壁和咽 隐窝;黏膜粗糙颗粒状,结节型、菜花型、 溃疡型。 组织学类型:鳞状细胞癌、腺癌、泡状核细 胞癌、未分化癌 鼻咽泡状核细胞癌
本章小结:
1. COPD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结局。 2. 大叶性肺炎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