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亚麻酸

亚麻酸

亚麻酸乙酯分子式:CH
3CH
2
(CH=CHCH
2
)
3
(CH
2
)
6
COOCH
2
CH
3
性质:淡黄色液体。

沸点218℃(2kPa),174℃(0.33kPa)。

密度(20℃)0.8919g/cm3。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

由亚麻酸和乙醇酯化制得。

用于医药品及其他有机化学品的制备。

亚麻酸性质: C18H30O2,分子量278.4. 学名十八碳9,12,15-三烯酸。

含三个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

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于亚麻籽油、紫苏籽油和其他干性油中。

无色液体,密度0.916。

熔点-11℃。

沸点230℃(2.261千帕,17毫米汞柱)。

不溶于水,溶于许多有机溶剂。

氢化时先变为油酸、亚油酸和其异构体,再变为硬脂酸。

加热时即聚合,因此亚麻油具有较快的干燥性能。

用于医药和生物化学研究。

由亚麻油或紫苏子油经水解和分馏而制得。

由于α—亚麻酸分子中存在三个共轭双键,所以有非常强的还原性,高温、空气中的氧气、紫外线以及一些重金属离子都可以将其氧化,故富含α—亚麻酸的食用油应该避光、密封保存,使用时尽量避免高温煎炸,同时在油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E作保护作用。

硬脂酸英文名称:stearic acid
学名:十八烷酸。

含18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

熔点为69.6℃,是构成动、植物油脂的一种主要成分。

可用于药物制剂、油膏、肥皂和栓剂等产品。

名称:硬脂酸
分子结构图
[1]
化学名:十八烷酸
分子式:C18H36O2;CH3(CH2)16COOH
分子量:284.48
结构:见图
基本性质
性状:纯品为白色略带光泽的蜡状小片结晶体。

熔点:56℃ -69.6℃
沸点:232℃(2.0kPa)
闪点:220.6℃
自燃点:444.3℃
相对密度:0.9408
复折射率:1.4299+0.3234i
复介电常数:35.6+1.3i
稳定性:360℃分解(另有资料称376.1℃)
毒性:无毒
溶解情况:不溶于水(20℃时,100毫升水中只溶解0.00029g)。

稍溶于冷乙醇。

溶于丙酮、苯、乙醚、氯仿、四氯化碳、二氧化硫、三氯甲烷、热乙醇、甲苯、醋酸戊酯等。

其它:在90-100℃下慢慢挥发。

具有一般有机羧酸的化学通性。

性质介绍
【英文/拉丁名称】
Stearic Acid
硬脂酸
【概述】
硬脂酸英文名:Stearic Acid-829本品系从动、植物油脂中得到的固体脂肪酸,主要成分为硬脂酸(C18H36O2)与棕榈酸(C16H32O2)。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有滑腻感的粉末或结晶性硬块,其剖面有微带光泽的细针状结晶;有类似油脂的微臭,无味。

本品在氯仿或乙醚中易溶,在乙醇中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

凝点本品的凝点(附录Ⅵ D)不低于54℃。

碘值本品的碘值(附录Ⅶ H)不大于4 。

酸值本品的酸值(附录Ⅶ H)为203 ~210 。

硬脂酸易与镁离子和钙离子反应生成硬脂酸镁和硬脂酸钙(白色沉淀)。

【贮藏与效期】密闭保存。

【检查】
水溶性酸取本品5g,加热熔化,加等容新沸的热水,振摇 2分钟,
放冷,滤过,滤液中加甲基橙指示液1滴,不得显红色。

中性脂肪或蜡取本品1.0g,加无水碳酸钠0.5g与水30ml,煮沸使溶解,溶液应澄清。


灼残渣取本品4.0g,依法检查(附录Ⅷ N),遗留残渣不得过0.1 %。

重金属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附录Ⅷ H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五。

质量标准
硬脂酸
凝固点℃52≤x≤57
碘值g/100g2.04.08.0
皂化值mgKOH/g206-211203-214193-220
酸值mgKOH/g205-210202-212192-218
水份(%)≤0.20.20.3
色泽(HAZEN)≤200400400
溶于酒精、丙酮,易溶于苯、氯仿、乙醚、四氯化碳、二硫化碳、醋酸戊
酯和甲苯等。

工业品呈白色或微黄色颗粒或块,为硬脂酸与软脂酸的混合物,并含有少量油酸,略带脂肪气味。

亚油酸
亚油酸为无色油状液体。

熔点-5℃,化
工版《实用化学手册》介绍的熔点数据是-9.5℃,沸点229~230℃(2.13KPa),相对密度0.9022 (20/4 ℃)。

不溶于水,溶于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中。

在空气中易发生自氧化。

用硒在200℃或以氮的氧化物处理时,转变为反式亚油酸。

氢化时先变成12-十八(碳)烯酸和油酸,进一步氢化变成硬脂酸。

亚油酸是人和动物营养中必需的脂肪酸。

亚油酸的钠盐或钾盐是肥皂的成
分之一,并可用作乳化剂等表面活性剂。

在医药上可用于治疗血脂过高和动脉硬化等症。

其铝盐可用于制造油漆、涂料等。

中文名称:亚油酸
英文名称: linoleic acid
中文名称2:十八碳二烯酸
英文名称2: Leinoleic acid
简写式:C18:2n-6
CAS No.: 60-33-3
分子式: C18H32O2
分子量: 280.44
外观与性状:无色至淡黄色液体, 接触空气可变色。

熔点(℃): -12
沸点(℃): 230(2.13kPa)
相对密度(水=1):0.90(18℃)
饱和蒸气压(kPa): 2.13(230℃)
闪点(℃): >110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用作涂料及清漆中的干性油, 也用于制造药物。

健康危害:对人皮肤有刺激作用,摄入可引起恶心和呕吐。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亚油酸 CH3(CH2)4CH=CHCH2CH=CH(CH2)7COOH,脂肪酸的一种。

为以甘油酯形态构成的亚麻仁油、棉籽油之类的干性油、半干性油的主要成分。

占核桃油,棉籽油、向日葵种子油、芝麻油的总脂肪酸的40—60%,占核桃油,花生油、橄榄油的总脂肪酸的25%左右。

因为在空气中易氧化变硬,所以也称为干性酸,含干性酸多的油亦称为干性油。

【中文名称】棕榈酸;十六(烷)酸 (饱和)
【英文名称】palmitic acid
【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256.42
【密度】0.849(70/4℃);0.8527(62℃)
【熔点(℃)】63~64
【沸点(℃)】350;271.5(13.3千帕)
【折射率】1.4273(80℃)
【毒性LD50(mg/kg)】
小鼠静脉57±3.4
【性状】
白色带有珠光的鳞片。

【溶解情况】
不溶于水,微溶于石油醚,易溶于乙醚、氯仿和冰醋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