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帮助高中英语学困生

如何帮助高中英语学困生

如何帮助高中英语学困生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110-01
英语学困生指的是在英语学习方面,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目标,学些习惯差,学习成绩低于同阶段其他学生的学生。

由于种种原因,当前高中英语学困生普遍存在,它不仅给学生目前以及今后的学习生活带来消极影响。

也严重制约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研究和转化高中英语学困生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课题。

1.激发学习动机,创设成功机遇
1.1 巧妙导入新课。

学习动机不强的学生往往厌学.所以高中英语教师就要想方设法使课堂教学有趣。

教师可采用图片、实物、简笔画、幻灯片、多媒体投影仪等直观导入法、激活任务导人法、故事导入法、背景知识导入法、音乐歌曲、电影电视片段导入法、新闻事件导入法、师生交谈导入法和以旧带新导入法等,唤醒学困生大脑中相关的已有知识,激起学困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动机。

此外。

教师还可以有意设置一些带有启发性的疑问,造成悬念引起学困生的求知欲。

1.2 运用任务教学法。

高中英语学困生往往很麻木,不知道上课该干什么,因此教师布置明确适当的学习任务是重要的。

教学步骤:①向学生阐明本节课的具体月标;②教授主要概念;③评价学生所知道的;④有指导的练习;⑤给学生布置独立的任务以巩固前面所
学的知识。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从而不断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所设置的”任务”应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尽可能设置”真实任务”,任务的难易程度应恰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就会集中思想、积极参与,朝着”真实运用任务”的方向努力。

1.3 多开展让学困生创造性地使用英语的活动。

多数高中英语学困生愿意动手操作,因此,利用第二课堂安排学生将故事改编成剧本.加入适当的想象并表演:用肢体语言表达单词的含义: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故事.每个学生扮演一个角色。

教师要鼓励学困生参加,这样不仅能激发他们学英语的动机,而且还会使他们增强成就动机感,从而主动学习英语。

2.培养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
2.1 消除对英语学习的焦虑心理。

引导学困生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使情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教师要聆听他们的想法,倾听他们的心声,做学生的朋友。

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从各个方面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减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恐惧心理。

以客观、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

多鼓励,少苛求,多帮助。

少怨言,采用灵活适宜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尽力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氛围,满足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课堂学习安全感的需要。

大力缓解学习的压力。

教师亲切友好的微笑,同学之间真诚的互动。

都会给学困生以安全感.从而减轻或消除紧张、焦虑的心理。

2.2 向学生传递积极的期望。

大量的教学实践说明。

教师积极的期望.会产生神奇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教师要给所有的学生以信心,无论是有声语言还是无声语言都要传递给学生一个积极的信念--你能学好英语。

这种积极的期望体现在:仔细倾听学生吐露自己的心声.与学生一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堂上给学困生提供更多回答问题的机会。

如果他们不能即刻回答出问题,要给予一定的等待或提示。

对学困生出色的回答要给予热情而充分的表扬。

尽可能以积极肯定的语言对学困生的作业进行面批;如果没有时间也要写一些肯定而具体的评语鼓励学生:对他们的失败,不仅给予同情、理解。

更要给予他们信心和支持的力量。

3.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前自学。

在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下,课前自学应改变停留在单词识记及课文阅读的状态。

要求学生自己查词典、记例句、用新词造句、找出课文中的难点等,在充分利用课本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英语。

保证学生的课前自学程度,特别注意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自学的方法,并进行有目的地指导。

专心上课。

课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认识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

上课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积极思维。

尽量做到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积极培养有意注意,在课内有意识地识记该课生词、
短语、句型、重点句子,力争在课内把本节课最重要的学习内容记住,当堂消化。

勤记笔记。

笔记是一种永久性、系统性的记录,对于复习已学过的知识非常重要,对于克服头脑记忆储存知识的局限性非常重要。

为此。

要让学生作好听课笔记。

笔记内容要注意重点、难点、疑点、新观点。

听课笔记可用自己的话、关键词或线索性语句提纲挈领地记录。

及时复习。

课后及时复习能加深和巩固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系统地掌握新知识,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复习可分为课后复习、阶段复习和期中、期末复习。

做到分散复习与集体复习相结合。

复习时可先尝试回忆,然后反复阅读教材.对照笔记,记忆掌握重点内容。

3.2 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学法指导。

归纳指导法。

高中学生已具备相当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使得他们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对语言认识形成系统化成为可能,因此。

使用归纳法完全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教师可让学生反复接触某一语言现象,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感情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加以归纳。

解答说理法。

教师提出一种语言现象、一个问题.让学生分析这种现象,寻求正确答案。

并找出选相应答案的理由,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手段。

启迪思维法。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创造的方法与才能。

只让学生打勾、划叉,寻求标准答案是不行的。

创造的火花多产生
于求异之中,产生于发散思维之中。

这种创造品质需要多角度思维的训练去获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