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康菲公司渤海油田漏油事件的案例分析报告一、案例主角:中海油、美国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油成立于1982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国家石油公司之一,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
美国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是美国康菲石油公司下属的全资子公司,核心业务包括石油勘探、生产、精炼、营销、供应和运输。
美国康菲石油公司是世界上第五大私营能源企业、六大世界超级石油企业之一,也是财富500强之一。
中海油渤海湾一油田发生漏油事故,这是中海油与美国康菲公司的合作项目,康菲公司是作业方。
二、案例回放:2011年6月21日, 渗油事故最早出现在微博上,内容是“渤海油田有两个油井发生漏油事故已经两天了,希望能控制,不要污染。
事实上,据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司长李晓明介绍,发生事故的B平台早在6月4日已经开始少量溢油。
2011年6月30日,国家海洋局介入调查,预计近期将向外界公布调查结果。
2011年7月1日,中海油首次正式作出回应:据美国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康菲中国)报告,由该公司任作业者的蓬莱19-3油田于6月上、中旬发生渗漏,附近海面出现油膜,目前渗漏点已经得到控制。
受溢油事件影响,渤海湾蓬莱840平方公里海域原本一类的海水,一夜之间变为劣四类海水。
经过调查取证,目前该事故已经立案。
2011年7月5日,中海油否认隐瞒多起漏油事件,称媒体哗众取宠。
在中海油正式承认国内最大海上油气田蓬莱19-3油田6月中旬发生原油渗漏后,有媒体报道称,此前中海油还发生过多起海上原油渗漏事件,但未完整披露过。
7月5日,中海油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未听说有与蓬莱19-3油田类似级别的泄漏事件。
2011年7月8日渤海湾漏油惹怒地方法规,山东省最高索赔2亿元。
2011年7月11日国家海洋局称中海油渤海油田仍少量溢油。
2011年7月30日,国家海洋局责令康菲公司8月31日前封堵溢油源。
记者从国家海局获悉:国家海洋局日前下发通知,责成康菲公司限期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彻底封堵溢油源、加快溢油污染处置。
其中,要求其要尽快确定并封堵B平台附近溢油源,同时抓紧时间将C 平台泄漏的海底油污清理完毕,上述工作应在今年8月31日前完成。
2011年8月1日,多家环保组织再次发出公开信,呼吁国家海洋局主动并及时公开渤海溢油事故已查明的事实、调查进展,并尽快明确相关赔付方案,环保组织“不排除在近期率先提起公益诉讼”。
同日,国家海洋局要求康菲7日前完成油污清理作业。
2011年8月5日, 河北乐亭疑遭漏油污染全县50%扇贝非正常死亡。
2011年8月12日, 康菲首披渤海漏油事故油基泥浆总量远超预期。
2011年8月12日 ,中海油就康菲漏油道歉,将持续发布事故信息。
2011年8月16日 ,海洋局将向康菲提起生态损害索赔诉讼。
2011年8月19日 ,康菲首次就漏油事故道歉,仍未提及赔偿事宜。
2011年8月22日 ,新渗漏点解释争议,康菲坚称未发生新溢油事故。
2011年8月24日,康菲就渤海漏油举行媒体会,称愿承担应负责任。
康菲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司徒瑞表示,就渤海湾发生的溢油事件表示真诚的歉意。
这是截至目前,康菲第三次对溢油事故表示道歉。
司徒瑞表示,康菲一直为公司的环保工作而骄傲,愿意就此事件承担应负的责任。
2011年8月25日,河北200名养殖户向康菲索赔预计数额过亿元。
据中国之声报道,渤海溢油事故发生后,河北乐亭、昌黎的水产养殖户辛苦养殖的扇贝、海参出现大面积死亡。
河北200名养殖户选择了集体维权索赔,他们委托30人律师团向康菲公司进行索赔,索赔数额过亿元。
2011年8月31日,国家海洋局方面称,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对我国渤海海域造成了严重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各有关方都有权利向责任方提出损害索赔。
沿海16个省市政府和当地的养殖业户、渔民个人都有权利索赔。
2011年9月2日,渤海19-3油田溢油事故的联合调查组称:经一致审议认为,康菲没有彻底封堵溢油源,责令蓬莱19-3全油田停注、停钻、停产作业。
2011年9月3日,康菲公司在其官网发表声明,称将按相应步骤停止渤海湾蓬莱19-3油田的生产作业。
同日,康菲公司对9月2日中央电视台的一则相关报道提出了质疑,认为该报道与事实不符。
康菲公司在声明中称,接受央视记者采访的康菲中国员工没有发表该负面言论。
在附近海域的各种船只上的上千人中的任何人,都可以随时使用这个海上公共船用无线对讲频道发表言论或打断各种对话。
康菲方面认为央视报道中发表该言论的声音与受访员工的声音并不相同。
2011年9月7日,据央视报道,康菲中国公司发布的消息称,康菲公司宣布将就蓬莱19-3油田溢油事件设立渤海湾基金。
该基金的设立旨在根据中国相关法律承担公司应尽的责任并有益于渤海湾的整体环境。
2011年9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处理情况和渤海环境保护汇报,研究部署加强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
10月6日,康菲中国主动接受中国海油的监管,继续加强蓬莱19-3油田的应急处理工作。
并称安全、彻底、及时地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了进展。
C平台现少量油滴已回收清理。
2011年11月11日,国家海洋局官方网站正式公开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原因的调查结论,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被指违规操作,造成重大责任事故。
受漏油事件影响,河北、山东、天津等省市众多海鲜养殖户和渔民,遭受可能达10亿元以上油污损失,可是赔偿却遥遥无期。
2011年12月13日,河北乐亭县的107位渔民派出代表,向天津海事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渤海湾溢油事故的责任方康菲公司赔偿渔民经济损失4.9亿余元。
自6月渤海漏油发生后,这已经是民间第四起针对康菲公司的诉讼了。
然而前三起均未给予立案。
2011年12月16日,据华尔街中文网报道,康菲石油公司表示,基本没有证据显示渤海湾蓬莱19-3号油田今年6月份发生的漏油事故对环境产生了影响。
2012年1月25日,农业部、康菲、中海油总公司分别公告:康菲出资10亿元,用于解决河北、辽宁省部分区县养殖生物和渤海天然渔业资源损害赔偿和补偿问题。
资金发放落实工作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资金落实到相关养殖渔民手中。
三、案例分析部分(一)危机公关5S原则1、承担责任原则康菲漏油事件自一开始就扑朔迷离,不仅仅有当事方康菲石油公司傲慢,对此事的遮遮掩掩,而且有中海油的不吭声,以及执法监督者的法律制裁没有到位。
康菲在未查明漏油影响的情况下,向公众道歉时称沿海油花仅少量与己有关,用一种无赖的逻辑推脱责任,极大地漠视了公众利益。
漏油事故及其严重地伤害了渤海湾渔民的利益,康菲方面却迟迟没有赔偿说明,民间的多次状告均未得到相应的回应,甚至辩称漏油事故对环境未产生影响。
但最终在2012年1月25日,农业部、康菲、中海油总公司分别公告:康菲出资10亿元,用于解决河北、辽宁省部分区县养殖生物和渤海天然渔业资源损害赔偿和补偿问题。
资金发放落实工作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资金落实到相关养殖渔民手中。
虽然此举来得有些晚,但毕竟跨出了宝贵的一步。
2、真诚沟通原则事发两个月后, 8月24日,康菲就渤海漏油举行媒体会,称愿承担应负责任。
康菲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司徒瑞表示,就渤海湾发生的溢油事件表示真诚的歉意。
司徒瑞表示,康菲一直为公司的环保工作而骄傲,愿意就此事件承担应负的责任。
但危机发生后康菲方面表现出了不合事宜的“淡定”,对事实遮遮掩掩,在央视采访时竟然还曝出“我们就是骗你们的”惊人言论。
在信息的对外公布上,康菲多次与国家海洋局同期言论不符,上演“罗生门”,甚至在国家海洋局责令康菲石油完成“两个彻底”的大限之日谎称完成。
极大地伤害了公众的情感与利益,给公众留下撒谎成性,傲慢无理的印象。
3、速度第一原则事情暴露后,康菲方面对此事的遮掩与欺瞒,中海油的不吭声,让公众极其失望。
在事件发生后,康菲并没有第一时间向公众公布相关信息,而是由中海油出面发布消息,而后又和中海油同时出现在媒体面前。
康菲的一系列举措都在说明康菲的欺瞒,推脱责任。
4、系统运行原则康菲在处理危机过程中自始至终是混乱的:在媒体会上,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司徒瑞在道歉的同时表示,康菲公司尚未收到任何有关赔偿的要求,如果收到要求,将“给予考虑”。
一边说要负责,一边却极力推脱责任,对中国渔民的起诉始终不予理睬。
5、权威证实原则康菲撒谎成性,所发信息与国家海洋局多系不符,公众一直处于猜测与不信任的状态中。
在毫无权威认证,甚至与权威部门信息多有出入的情况下,很难得到公众信任,而康菲在此过程中的遮掩、推脱甚至是傲慢都激发了公众的不满情绪。
(二)五原则原则一:保证信息及时性危机很容易使人产生害怕或恐惧心理,因此保证信息及时性,让受众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的情况,对危机公关至关重要。
2011年6月21日有微博发出渤海湾出现漏油,而康菲公司在事隔10天后才向公众发布相关信息。
原则二:保证受众的知情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众对话语权的诉求越来越强烈。
当危机发生时,所有危机受众都有权利参与到与之切身利益相关的决策活动。
危机公关的目的不应该是转移受众的视线,而是应该告诉受众真相,使他们能够参与到危机管理的工作中来,表现出积极合作的态度。
康菲公司的信息发布滞后,就已造成对受众知情权的不重视。
原则三:重视受众的想法危机发生时,受众所关注的并不仅仅是危机所造成的破坏或是所得到的补偿,他们更关心的是当事方是否在意他们的想法,并给予足够的重视。
如果他们发现当事方不能做到这些,就很难给予当事方以信任,化解危机也就变得更加困难。
自2011年6月到2011年12月这民间发起4次针对康菲公司的诉讼,却未立案。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康菲公司轻视了受害者的想法,这是违背该原则的。
原则四:保持坦诚始终保持坦诚的态度,面对危机不逃避,敢于承担责任,就容易取得受众的信任和谅解。
危机公关的首要目的也就在于此,保持坦诚是保证危机公关得以有效实施的基本条件。
康菲公司一会承认此事,一会又否认此事,足以说明康菲公司的不坦诚。
原则五:整体策划危机公关虽然是因某个事件而发起的,具有不确定性,但制定危机公关方案时,需要站在整体的角度进行全面缜密的策划,才能保证危机公关的有效性。
漏油事件发生后,康菲公司并没有做出关于此次事件的整体策划书等文件。
通过危机公关5S原则和另外5个原则来分析康菲公司漏油事件的始末,可以看出,康菲公司漏油事件的不断恶化是由于康菲公司的危机管理意识不强而导致,如何降低或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本小组为康菲公司提出以下建议。
(三)意见和建议1、做好危机预防工作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排除偶然的原因,多数危机的产生有一个变化的过程。
如果企业管理人员有敏锐的洞察力,根据日常收集到的各方面信息,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完全可以避免危机的发生或使危机造成的损害和影响尽可能减少到最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