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摘要】文章首先以胶束增敏荧光分析法以及同步荧光光谱法为例分析了荧光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然后分析了荧光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其中主要介绍了化学计量方法以及色谱-荧光联用技术这两种新型荧光分析法,然后在此基础上预测了荧光分析法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荧光分析法;应用;药物分析;检测
药物分析是分析化学和药物化学的结合,主要分析化学原理、技术以及方法在生命科学以及药学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常见的药物分析法包括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光化学分析法、以及色谱分析法等。
其中光化学分析法又包括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以及荧光光谱法等。
荧光分析法指的是利用物质的荧光特性来定性以及定量分析物质样品的方法,其具有选择性高、灵敏度高、检测限低以及信息量丰富等优点。
由于很多有机药物分析都具有特征性的荧光光谱,因此在药物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的主要应用方向有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效分析、药物有效成分分析鉴定以及临床药理等。
将荧光分析法应用到药物分析中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可以有效检测出药物的各项性质。
1.荧光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1.1胶束增敏荧光分析法
胶束增敏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如下:主客观分子的结构特征、表面电荷以及温度等所形成的微观环境有利于形成胶束,其降低了荧光分子非辐射过程的速率,但是速度常数不会发生变化,因此量子效率就会随之增加,客体分子吸附、穿入以及包络在胶束外,限制其行动。
因此,客体分子的摩尔光系数以及有效吸光面积都会增加,激发态获得保护,荧光增强。
胶束增敏荧光分析法利用这一点让荧光分子和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缔合,然后利用专属性荧光基团以及溶液化学等方法来改进荧光法专属性以及检测精度的分析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以及选择性好等优点,主要用来测定药物中氟罗沙星的含量。
1.2同步荧光光谱法
同步荧光法按照扫描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可变角法、恒能量法、恒基本法和横波长法,本文主要以恒波长法为例进行分析。
恒波长同步荧光分析法指的是在扫描过程中保持发射波长和激发波长固定间距的分析方法。
该方法的使用需要注意波长间距△λ的选择,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荧光光谱的宽带、形状以及信号强度,继而对药物分析的结果造成影响。
该方法主要用于测定多组分多环芳烃,这是因为多环芳烃的性质比较相似,各种化合物的发射和激发光谱会出现严重的光谱重叠现象,使用经典荧光法很难将混合物区分开来。
而恒波长同步荧光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干扰少等优点,用来测定
多环芳烃可以同时对氨基酸以及蛋白质等进行测定。
根据目前的报道,恒波长同步荧光分析法已经应用于检测维生素B1、B2以及B6,土霉素,强力霉素,血清维生素E中所含的洛美沙星、盐酸环丙沙星、痕量氧氟沙星以及诺氟沙星等物质。
此外,还有利用该方法对枸杞、西洋参、灵芝以及人参这四种草药中痕量锗含量的测定,具体方法如下:将以上药材磨碎后混合制成10毫升的溶液,然后使用4.0毫升85% 的磷酸调节试液对酸度进行调节,以1.2毫升0.001摩尔/升的桑色素乙醇溶液作为配位剂,以0.1毫升0.05%的EDTA溶液作为掩蔽剂,并使用无水乙醇进行定容,以空白试剂在荧光分光光度计上对应的值作为参比,得到结果为:△λ=70纳米,λex=427纳米,并且锗浓度在0到200微克/升范围,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F=1.103C+0.044,r=0.9989,测定结果较为满意。
2.荧光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以及发展方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荧光分析技术也获得了较大发展,研究出了多种新型荧光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2.1 荧光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2.1.1化学计量方法
荧光分析法在药物分析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散射光造成的干扰,并且也无法同时对多组分样品进行分析。
化学计量方法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其借助“数学分离”来替代更加复杂的“化学分离”。
我国的江军朵等研究人员利用化学计量学交替惩罚三线性分解二阶校正算法,并将它们与荧光分析法相结合,在有药物干扰以及牛奶所含干扰组分的情况下快速地检测出了牛奶中所含的洛美沙星。
2.1.2色谱-荧光联用技术
色谱分离模式有很多种,使用范围也比较广,可以高效解决复杂体系中混合物的分离与分析。
而色谱技术和荧光技术结合的新技术则同时具备了荧光技术灵敏度高和色谱技术分离快速的优点,是一种更加优越的检测技术。
2.2荧光分析法的发展方向
荧光分析法具有简便、灵敏度高以及经济等优点,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光谱分析手段。
但是随着新型药物的不断出现,常规的荧光分析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时代不断升高的药物检测要求,需要投入更大的力度研究新型的荧光分析法。
依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荧光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个发展方向:第一,寻找更好的胶束体系来增强药物的荧光效果;第二,着重研究荧光探针的作用原理,寻找灵敏度更高、专属性更好、更容易制备的稀土荧光探针;第三,联合运用检测技术,寻找准确度更高、更加快速的用来检测多组分复杂组成样品的技术。
3.结论
综上所述,荧光分析法凭借其选择性高、灵敏度高、检测限低以及信息量丰富等优点在药物的测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得药物分析的现状得到了改变。
目前我国的荧光分析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胶束增敏荧光分析法、相胶束增敏荧光分析法、同步荧光分析法以及稀土荧光探针法等,文章主要以胶束增敏荧光分析法和同步荧光光谱分析法为例展开分析。
在此基础上,文章还介绍了化学计量方法以及色谱-荧光联用技术等新型荧光技术的应用,并预测了荧光分析法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一:寻找更好的胶束体系来增强药物的荧光效果;第二,着重研究荧光探针的作用原理,寻找灵敏度更高、专属性更好、更容易制备的稀土荧光探针;第三,联合运用检测技术,寻找准确度更高、更加快速的用来检测多组分复杂组成样品的技术。
[科]
【参考文献】
[1]杨旭.荧光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4):1571-1572.
[2]陈智娴.同步荧光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海峡药学,2011(09):53-56.
[3]葛连宝.荧光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科技致富向导,2013(21):335-335.
[4]张建霞.分子发光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