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本图书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如今,走进各大书城,各种各样的儿童绘本图书总是被摆放在十分显眼的位置,琳琅满目,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儿童绘本图书发展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它的发展趋势如何?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我国的儿童绘本走向世界。
儿童绘本的现状优秀的儿童绘本能给孩子带来愉悦和幸福感。
所谓儿童绘本指的是以儿童市场为目标的绘本图书。
发展态势良好,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品种渐趋丰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下发,更加激发了少儿读物出版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催生了大批优秀的儿童绘本。
在原创图书中,浙少社的《大师绘本系列》(6种),明天社的《杨红樱亲子绘本故事》(5种)、《注音小神童绘本》(2种),北方妇女儿童社的《原创童话绘本系列丛书·蓝猫讲故事》(4种),四川少儿社的《绘本天下名句》等图书使得儿童绘本数量增多、品种增加。
在引进版中,有希望社的《外国儿童文学名著》系列、《绘本世界经典童话》系列、《绘本中国故事宝库》系列,中少社的《彼得兔的世界》,21世纪社的《幻想大师米切尔·恩德经典作品绘本》,上海辞书社的《安徒生童话绘本典藏》系列等。
这些引进版图书作者均为蜚声国际的儿童文学大师,加上其成熟的市场和运作手段,使得引进版儿童绘本仍会在儿童绘本市场占据主体地位。
市场销量集中,形式日渐多样。
根据“马太效应”,目前儿童绘本市场的品牌集中程度有所加强,市场销量集中在少数的几家出版社。
在品种增多的同时,对形式的要求也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方面通过引进国外优秀的儿童绘本,从中汲取国际大师们在风格、版式、色彩、绘图、文学艺术韵味等方面的先进的理念;另一方面通过对原创儿童绘本加以改造,使它的制作装帧水平达到国际水准,便于将中国的儿童绘本推向世界。
如文本采用中英双语;版式采用国际开本;风格强调中国特色等。
着力于儿童绘本市场的培育。
儿童绘本是欧美国家以及我国港台地区童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内地这块市场尚未真正开发。
在这样的背景下,众多的专业少儿社以一种积极姿态进入,显示了对该市场前景的信心,并做了一定的准备。
如制作精美的儿童绘本导读手册;与电视台、电台、网站等联合举办儿童故事会活动;请著名播音员为孩子们朗读绘本故事;讲授儿童绘本对幼教的意义;对父母与孩子共读绘本问题提供合理化指导和建议等,这些活动对于儿童绘本市场的培育起到了预热的作用。
儿童绘本存在的问题在儿童绘本市场逐渐升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因素使这一细分市场远未达到成熟,市场表现仍然乏力。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引进过多,原创队伍不足。
目前,引进的儿童绘本多以国外(海外)的获奖书、畅销书为主,这类书,因为已有发行经验和销售数字做参考,引进后,风险少、见效快,对编辑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基本上拿到版权就可以说成功了。
尝到甜头的出版社更加倚重引进版图书,对原创儿童绘本的兴趣自然不大,也不重视;国内图书界至今还没有绘本奖项,更缺少评论上的扶植与引导。
儿童绘本市场有待培育,缺乏品牌出版社。
目前国内儿童绘本市场基本处于诸侯混战的局面,还缺乏像其他细分市场那样的品牌出版社。
儿童绘本市场相对成熟的欧美和日本,品牌出版社集中的程度就很高。
如日本福音馆是以出版绘本著称的出版社,他们对于日本绘本市场进行了50年的市场培育,从而确立了在日本绘本市场的地位。
国内儿童绘本市场的开发,也需要这种品牌培育意识和耐力。
儿童读者年龄划分不细。
尤其是国内的低幼儿童绘本年龄划分大而笼统,一般以小学作分界线,线下分为低幼儿童绘本、学前儿童绘本。
其实,低幼儿童绘本是个大概念,还可以细分,因为,一个人从出生到上学,其间短短的几年,却是人生生理和心理变化极大的几年。
不同年龄的儿童其心理及身体的发育是有区别的。
如何针对不同年龄儿童的需要开发不同的绘本,是所有出版者必须对读者进行细致的研究才能把握的。
儿童绘本编排缺乏合理性。
儿童绘本的受众是儿童,即使有些书由成人读给儿童听或是与他们一起阅读,也不能不考虑图和文字的比例,文字的数量,插图的大小,字体、字号、用色、页数等是否符合儿童的阅读特点(视觉特点,阅读时间的极限等)。
我国的儿童绘本似乎对此不够重视,或者缺乏相关经验。
儿童绘本发展趋势就儿童绘本的发展趋势而言,可以看出有以下几个方面:贴近儿童心理、按照年龄段细分的儿童绘本将越来越多。
儿童绘本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图画即能阐述故事。
好的儿童绘本,能活生生地再现孩童的生活和情感,刻画孩子纯真质朴的心灵,对孩子的心灵和成长、对培养孩子的想像力和阅读能力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谁能开发出适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绘本图书,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现在出版社意识到这个问题,儿童绘本无论引进还是原创,均力求从儿童心理出发,按照年龄段开发适合儿童阅读的图画书。
儿童绘本市场品牌集中的力度会加大。
随着亲子阅读活动的开展,儿童绘本市场的成熟,这一细分市场将会凸现品牌集中的现象。
优势出版社携优良的作者资源、立体化的市场运作机制、畅通的销售渠道,将在这一领域获得主导地位。
一些少儿社已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发展趋势,正开始积聚优良的作者资源。
如江苏少儿出版社在2005年6月3日-5日举办了全国儿童图画书创作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位儿童图画书研究专家和作家、画家参会。
儿童绘本的延伸服务将会扩展。
就儿童绘本领域而言,今后的延伸服务必将会扩展。
可以通过附在书里的读者反馈单累计读者数据,以方便进行数据库营销和客户关系营销,也可利用其进行直销或者其他价值链开发;可以由出版社推动建立社区图书馆,针对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布置专门的阅览室;可以通过出版社的网站或是利用有影响力的媒体和民间机构从而达到品牌推广和市场培养的目的。
信息服务功能将会强化。
当前宝宝们的父母基本上是70年代出生,他们是网民的主力人群之一,很多亲子网站、育儿论坛里的许多年轻父母对儿童绘本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和饥渴度,网络这种宣传方式是他们比较容易接受的信息获取方式。
通过网络传播、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的方式,把儿童绘本的消费理念、教育理念及本身的价格等信息传递给这一群体,从而培育儿童绘本的阅读市场,带动儿童绘本图书取得更大的发展。
看中国绘本原创现状与未来熊磊儿童文学作家,2002年《最后一个灵魂》获冰心小说大奖,2004年《小鼹鼠的土豆》获第六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国绘本才刚开始中国绘本的原创,早在三四年前就开始了。
熊亮的《小石狮》2005年就在台湾出版(注:熊磊熊亮是兄弟俩),得了当年中国时报开卷最佳童书奖,版权已售英文、法文、日文、西班牙文、韩文等多个国家。
到去年周翔《荷花镇》出版,大家都觉得是中国原创开始起来了。
其实不是的,出版方一个是台湾的和英,一个是日本白杨社的普普兰,大陆的出版社还没有进入原创绘本的出版。
这次明天出版社的7本绘本,算是大陆出版社第一次进入出版原创绘本的标志作品。
我们谈原创绘本,就不能不提编辑的作用,没有编辑的配合,就不可能做出好的绘本来。
中国现在已经有了不错原创绘本的画家和作家,但是还没有做原创绘本的出版社和编辑。
原创绘本的将来原创绘本的将来如何,我也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
中国原创绘本的将来,是像日本欧美一样,人才辈出,或者像台湾那样,寂寞萧条。
研究台湾的原创绘本,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台湾无论在绘本研究和推广上都不输日本,读者也培养了一大批,只是原创精品的数量和日本相差甚远。
中国最终会成为一个绘本的消费国,还是一个绘本文化的输出国,我知道很多朋友是比较悲观的,我自己属于乐观派,觉得将来中国绘本一定会成为世界绘本中最瞩目的一派。
我们为什么做中国文化的普及工作我们目前的绘本作品,都是在介绍中国文化。
这样的工作不是为了去建高楼,而是在广打地基。
出版有中国特色的绘本,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行动。
为了做出有中国文化和美学的绘本,我们研究了壁画、剪纸、木雕、泥塑、花、版画、皮影、京剧脸谱、年画、水墨等传统艺术的艺术特点。
这次出版12本绘本,其中《京剧猫》就是把京剧脸谱和猫本身花纹的一种结合,《灶王爷》是版画的尝试,《骄傲的泥将军》是泥塑,今天时间太短,就不一一介绍了。
今年《超级宝宝》绘本上的新作,我们推出两本有关剪纸的。
我们在中国绘本的创作中尝试了很多种可能,其实不管成功失败,我觉得都可以抛砖引玉,给大家一点启发。
在讲一个小故事,我们每次故事好了,熊亮都会讲给他的女儿听,这次的新故事是讲新年纸马的故事,故事的开头说,大雪封了山,车子都开不了,小女孩在奶奶家的窗口等,她在等谁呢?她女儿马上说:“在等圣诞老人。
”其实是等爸爸妈妈。
如何给孩子介绍中国文化,是我们这几年来一直在研究的课题。
民族身份的缺失,对国家感情的缺失,对中国文化的陌生,对节日和传说的淡忘,这个现状在成人社会很常见。
同样,我的孩子三岁,对圣诞节要比春节熟悉。
我们希望这个课题,能够将一个美丽的、睿智的、勤劳的、情感深厚的中国,传递给我们的下一代。
这就回到上面这个问题,现在不是去比我们的绘本好还是日本、欧洲的绘本好的时候。
而是扎扎实实地去做好打地基的工作,地基打得越好,今后的大楼才可能越高。
绘本的重要性绘本只是儿童文学的一个种类,为什么现在会被提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我们知道,当一个国外的文化机构来看中国的儿童出版物的质量,他们没法看长篇的儿童文学,也很难看中篇或短篇。
绘本在各个国家的儿童出版物之间,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语言,每个国家和民族在儿童读物上成绩,外人一目了然。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曹文轩老师的小说很优秀,但是在交流的时候,对方需要花半年翻译他的作品,再认真读一个月来可以发言。
看绘本,十分钟就可以谈长论短了。
各位媒体的朋友,吃完晚饭化十分钟看完作品就可以在报纸和期刊上,发表不同的看法。
一个作品很容易引发不同意见,《小石狮》在台湾,就有人喜欢得要命,也有人使劲批评。
因为易于判断和评价,绘本也常常会被作为评判各个国家儿童读物质量的主要评判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