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分析化学课程类别(必修/选修):专业必修课
课程英文名称:AnalyticalChemistry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2/2/2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0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
授课时间:星期二1-2节/1-16周授课地点:松山湖校区/7B-211
授课对象:2018级环境工程卓越1班
开课院系: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陈洪伟/副教授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课后停留在教室,对有疑问的同学进行答疑;上课学生可自由提问;平时学
生可到12K303进行答疑。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其它()
使用教材:FundamentalsofAnalyticalChemistry-9thEd.,DouglasA.Skoog等,Thomson
Brooks/Cole,2013
教学参考资料:
1)AnalyticalChemistry-7thEd.,GaryD.Christian等,JohnWiley&Sons,Inc.,2014
2)StudentSolutionsManualtoaccompanyChristian’sAnalyticalChemistry7e,作者、出版信息同上。
3)《分析化学》(上册,第六版),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课程简介:《分析化学》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本课
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化学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各类定量分析方法的原理及过程、数据处理及
其分析结果表达。开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化学分析方法,同时通过配套的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和将来参加社会实践打下
良好基础。它是培养各类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分析化学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建立起准确的“量”的概念;2.理解分析化学中各类分析方法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应用条件以及光度分析法的原理、仪器的结构与方法特点;二、能力目标1.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分析检测问题;本课程与学生核心能力培养
之间的关联(授课对象为理
工科专业学生的课程填写此
栏):
■C1.具有运用数学和化学、
生物学、物理学、力学等自
然科学基础知识和环境工程
专业知识的能力;
■C2.具有设计与实施实验
方案,数据分析、信息综合
等能力;
■C3.具有工程实践所需技
术、技巧及使用工具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化学基本原理,计算相关化学量,处理实验数据,
准确科学表达分析结果;理解分析化学方法学验证,分析方法评价的基
本方法;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参与、积极进取、崇尚科学、探究科学的学
习态度和思想意识;
2.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科学严谨、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和职业道德。
□C4.具有设计工程单元(设
备)、流程或系统的能力;
□C5.具有项目管理、有效沟
通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C6.具有发现、分析与解决
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C7.能认清当前形势,了解
工程技术对环境、社会及全
球的影响,并培养持续学习
的习惯与能力;
■C8.理解专业伦理及社会责
任。
专业理论教学进程表
周次教学主题教学时长重点、难点、课程思政融入点教学方式作业安排
1分析化学概论2
重点:分析化学的内容简介及其重要
性;无难点。课程思政融入点:介绍
分析化学史的演变过程,历代(分析)
化学家的巨大贡献,培养学生的爱国
精神。
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课程思政作业:要求学生每人至少阅读
两篇与分析化
学发展有关的
文章或书籍
2-3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4
重点:分析中的误差、数据处理与统
计规律;难点:分析误差的统计规律。
课程思政融入点:强调认真严谨的作
风,学习准确、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课堂讲授、
小组讨论、
混合式教学
作业7题;学
期论文融入思
政进行评分
4-5滴定分析法与计算3
重点:分析化学计量学与计算;难点:
化学计量学;课程思政融入点:课程
思政融入点:分析滴定与计算体现的
认真、严格、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
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混合式教学作业4题;学
期论文融入思
政进行评分
5-6酸碱滴定法3
重点:溶液组分平衡、pH值计算、酸
碱缓冲溶液、指示剂和滴定原理及应
用;难点:酸碱平衡理论。
课堂讲授、
小组讨论、混合式教学作业5题
7-8络合平衡与沉淀滴定法3
重点:沉淀滴定法原理,3种银量;
难点:络合反应与平衡。
课堂讲授、
小组讨论
作业3题
8-9络合滴定法(EDTA)3
重点:络合物平衡常数与副反应、络
合滴定原理、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及
应用;难点:络合平衡理论与副反应。
课堂讲授、
小组讨论
作业3题
10-11氧化还原滴定4
重点:氧化还原平衡、氧化还原滴定原理和预处理、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法、课堂讲授、
小组讨论
作业4题
法
结果计算;难点:氧化还原平衡理论。
12重量分析法2
重点:重量分析概述、沉淀溶解度的
影响因素、影响沉淀纯度因素、沉淀
条件;难点:沉淀理论及其应用。
课堂讲授、
小组讨论
作业2题
13吸光光度法2
重点:光吸收基本定律、光度计、显
色反应、吸光光度分析与误差控制、
吸光光度法应用;无难点。
课堂讲授、
小组讨论
作业2题
14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2
重点:试样的采集、制备、分解和试
样测定前的预处理;无难点
课堂讲授、
小组讨论
无
15分析化学中分离和富集方法2
重点:气态分离法、沉淀分离法、萃
取分离法、离子交换分离法、色谱分
离法等;无难点。
课堂讲授、
小组讨论
作业2题
16答疑、复习2重点:总结、复习全书;无难点课堂讲授复习考试
合计:32
考核方法及标准
考核内容评价标准权重
平时考勤不得无故缺席,上课勤做笔记,积极回答问题。无故缺课一次,直接扣除总成绩的3分,扣完为止。无故缺席三次以上,直接
以不及格处理。
10%
平时作业
每个章节讲课完毕,教师均会根据所讲内容以及需要延伸的内
容,提出具体要求,布置相关作业。
20%
学期论文
一篇关于分析化学方法及其应用的学期论文,结合案例分析,
并融入课程思政内容,进行论述。
10%
期末考核按照期末考试成绩进行评价
60%
大纲编写时间:2019.9.1
系(部)审查意见:
我系(部)课程委员会已对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审查,同意执行。
系(部)主任签名:日期: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