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超高产水稻的田间长势
超 高 产 田 块 田 间 穗 子 形 态
谢 谢!
二、水稻施肥
1、水稻对养分的吸收
各地对不同土壤和水稻品种做了大量的工作,总的趋势为水 稻子实体中氮和磷的含量均高于秸杆,钾则相反,秸杆远远高于 子实体。根据相关的研究结果,水稻钾75-80%集中在秸杆中, 表3为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和湖南对收获物的分析结果。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旱育秧
苗床地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 疏松、排灌方便的蔬菜地较好。
苗床培肥: 按每平方米施5公斤左右 有机肥(腐熟猪粪)然后在播种前 7天左右按每平方米施过磷酸钙3两 左右,混肥拌匀、欠细。每亩用 1.5公斤敌克松兑水30公斤均匀浇 在苗床上消毒。
种子处理及催芽:
用饱满度高的种子消毒浸种催芽, 谷芽不宜超过谷粒长度的1/3
杂交水稻氮磷和常规稻基本相近,但对钾的吸收高于常规稻约10%。
2、单季晚稻的吸肥特点
典型的单季晚稻主 要在长江中下游栽培, 阳西目前的主要茬口为: 甘薯-水稻、辣椒-水 稻和菜、瓜-水稻。 单季晚稻的全生育期在 130天左右,总积温 2600°,有效积温 1380°,基本营养生长 期(幼穗分化前生长的 一段时间)在54-74天。 单季晚稻有两个吸肥高 峰(图2)
稻 曲 病
虫害防治
防治褐飞虱的目标是治虫保穗,狠治大发生 前一代,挑治大发生当代的策略。
药剂:蚍蚜酮”等喷施防治
白背飞虱 褐飞虱
稻纵卷叶螟、螟虫(钻心虫):用天菊、 金菊、毒死蜱等在第一次田间出现飞蛾
时或低龄幼虫发生时喷施。
钻 心 虫
稻 纵 卷 叶 螟
适时收割:要想到达一个理想的效 果,要选择晴朗天气适时收获,不 熟或过熟都会对产量有影响。
• .目标是有效穗应在18-20万/亩 • .目标是有效分蘖临界期够苗 • 根据秧苗素质及叶龄确定插秧
规格
插秧及规格: 根据秧苗素质,秧龄不要 超过40天。叶龄3-6期移栽最适宜。根 据叶龄定量基本苗,计算移栽规格。拉 绳打点定距插秧,浅水栽插,深度不能超 过3cm。不栽隔夜秧和混水秧。
宽窄行方式:窝距5寸、窄行5寸,宽行 定量基本苗。也可采用宽行窄株方式
水稻高产精确灌溉模式图(图 4)。
叶龄
67 移栽 8
9
10
11
孕抽
灌浆期
Hale Waihona Puke 12 13 14 △15 16 17 穗 穗 0-10 d 11-40 d
收 获
水 2 寸水活棵 浅湿灌溉
深
(寸) 1
搁田期
间隙湿润灌溉
干湿交替
水 -10 势 -20 (kPa) -30
土壤 水势
-5~ -15~ -20~ 0 kPa -15 kPa -25 kPa -30 kPa
• 空白试验基本地力产量: • 超高产田块应达500公斤/亩以上 • 一般高产水稻田块为300-400/亩公斤 • 低产水稻田块 在200 公斤/亩以下
(3).提高氮素当季利用率是提高单产的关键
• 传统的技术氮素当季利用率只有25-30%,按照精确定 量栽培当季利用率可达40-45%
• 提高氮素当季利用率要满足几个前提条件:气候正常、 应用良种、基本苗合理、行距适当、其他栽培技术配合 得当等。
-5~-15 kPa
-10~ -25 kPa
注:各生育期达到上述指标即灌 3~5cm 浅层水,地下水位低,砂土地及穗数型粳稻品种 取上限值,地下水位高、粘土地及大穗型杂交籼稻稻等取下限值;籼稻和杂交粳稻取中间值。
图 水稻高产精确灌溉模式
保存2片 绿叶
图3 亩产700-800公斤群体发展动态的形态生理指标
研究结果:高产、超高产杂交籼稻
百公斤稻谷吸氮量=1.8公斤N左右 氮肥利用率可达40-45%. N:P:K=1:0.5:1 基蘖肥:穗肥=5-6:5-4
(2).土壤供氮量
设不施氮空白区稻谷产量及其100 kg 稻谷的需氮量,来反映土壤的综合供氮 能力(包括灌溉水,降雨的氮及生物固氮 )。
空白区基础地力产量,每100 kg稻谷 需氮量随地力提高而增加,受土壤特性 的影响。一般为每100 kg稻谷需氮量 =1.6公斤N左右
病虫害防治
稻瘟病: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方针。秧田期用三环唑或富士1号喷 施,带可药下田节省用药和用工;在封 行期可用三环唑喷施;后期还要注意穗 颈瘟,可用三环唑加多菌灵在破口期和 齐穗期喷施。
穗颈瘟 节瘟 叶稻瘟
纹枯病:在封行时期,用井冈霉素、
多菌灵混合防纹枯病。
纹 枯 病
稻曲病:在破口时用多菌灵加井冈霉素等 喷施
• 第一个吸肥高峰是分蘖期即移栽后15-20天吸肥量约
占全生育期的41.1%,要求土壤有较强的供肥强度,是水 稻高产的关键即达到一定穗数的关键。
• 第二个吸肥高峰在第七、八、九周即水稻的幼
穗分化期,其延续的时间比第一高峰期时间要长,吸收占 整个生育期的47.5%,表明幼穗分化期水稻要吸收大量养 分,这就决定了单季晚稻必须要较大量施用穗肥,一般阳 西地区在9月10日前后,根据国际水稻所研究应在幼穗分 化前5-7天。
• 从肥料本身来说,必须氮、磷、钾肥配比合理;施氮总 量合理;基蘖肥和穗肥的比例合理。
• 相同的施氮量,只有基蘖肥和穗肥的比例合理,才能取
得最高的氮素当季利用率和产量。
基本地力为500公斤/亩,要达到800公斤/亩的
NPK施肥量及时间如下:
水分定量
浅水插秧,插秧后保持水层为2-3cm, 分蘖(发篼)期以露泥为主,促进分蘖 。施钾肥后最好薅秧中耕1次,田水自然 干,有效分蘖临界期达有效苗的80-85% 晒田控苗.然后干湿交替灌溉,灌水后 自然干后,然后才灌水,散籽后要求保 持湿润,有利提高结实率。
播种:
在6月底至7月初播种,每3平方米 播芽谷2两。播前厢面要浇透水, 播后盖上过筛细土,浇水
苗床管理:
出苗前,保湿,确保出苗。2叶1心施 断奶肥,4-6叶期注意促根促蘖,防治 稻秆蝇2-3次,力求早移栽。在移栽前 3-4天施“送嫁肥” 施尿素8-10克/米2, 带土移栽
基本苗的定量及插秧规格的定量
NPK比例及目标产量用肥的定量
总的原则: 施足底肥,早施分蘖肥,氮素前肥后 移作穗肥,NPK平衡施用
氮素定量
总量的定量 基蘖肥与穗肥比例
磷钾肥系数
磷钾
氮磷钾的比例(可根据测土配方施肥中“3414”(3416 )试验结果计算确定)。
(1).目标产量的需肥量
目标产量需氮量=目标产量×100公斤稻谷需氮量/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