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富家子弟》中人物的双重性格分析

《富家子弟》中人物的双重性格分析

《富家子弟》中人物的双重性格分析

谢桂玲擒要: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富家子弟>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畜家子弟安森在一战后的生活。主人公的性格深深划上了时代的烙印.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特征.反映了战后芙固社套生活表面的繁华及人们内心的速茫÷关键词:失落;空虚;富家子弟;安森

一、引言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美国著名作家.他的多数作品描绘了美国战后的社会生活.精神价值观念的变化以及文化方面的变革转型。<富家子弟)是菲茨杰拉德收录在短篇小说集<所有痛苦的年轻人>中的一篇作品。作者借用主人公朋友的口吻讲述了一战前后富家子弟安森的故事。深刻反映了放纵、轻浮的。爵士时代”年轻人精神世界的浮躁和迷茫。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述了富家子弟安森物质世界的繁华和精神世界的空虚。出身豪门的优越

感甥造了他高傲.自负,玩世不恭和虚荣的性格.在崇尚金钱财富的爵士时代.表面的繁华热闹无法掩盖内心深处的失落,空虚和苦闷。安森的这种双重性格不时在作品中有所体现。二、主人公的外在性格表现——浮华虚荣.玩世不恭.高傲自大混迹于纽约的上流社会.安森经常出入舞会宴会等声色犬马的场所。纵情享受,逢场作戏。成为社交圈里的宠儿。安森认为这种纵情歌舞的生活才能体现他的人生价值和意义。在公众场合。他表现得温文而雅,礼貌得体。而有些时候他又表现出玩世不恭的态度。做事草率粗鲁.毫不在乎。正如文中作者借安森朋友的口吻所说的那样:“让我来告诉你们富人的事情吧。他们与你我不同,他们早就拥有财富,自得其乐,这对他们有些影响,我们感到坚硬之处.他们却觉得柔软无比。我们深信不疑的东西。他们却冷嘲热讽。从某种程度上说。除非你生于富豪之门,否则这是很难理解的。他们在内心深处认为,他们优于我们.因为我们不得不自己寻找生活补偿、谋求生路。即使他们深人到我们的世界,落魄到不如我们的境地。他们还是认为自己比我们优越。他们与我们不同。”在宴会上。安森结交了一位女孩波拉。波拉相貌一般思想有些传统.但她为人真诚.性格单纯。波拉的优点吸引了安森.然而安森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和自负的性格令他并没有珍惜渡拉。一次醉酒后在渡拉母亲和表妹面前安森一改往日彬彬有礼的绅士风度.胡盲乱

文学对自己的影响。实际上他们的精神世界及创作理念与文学叙事受其影响是不争的事实。历时性的文艺复兴巳远离我们而去了.但其强大穿透力的共时性影响还不时地在“现在”语境中发生作用。所以.审视和评价文艺复兴应该既肯定它的历史作用和进步意义.又要看到其消极【I|索直接或间接地对新时期文学影响这一事实.呼吁和提醒作家们以史为鉴,牢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承担维护社会道德和构建社会文明的重托和大任.为人民奉献更美更好的精神食粮。髂要说明的是.文学毕竟是特定社会时代的产物。它虽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古今中外各种文学思潮的影响.但与现实丰t会环境、政治气候、审美走向、作家的创作态度和叙事策略等方面密不可分。新时期文学出现失误和偏颇的原因多多.如20世纪80年代“人的文学”偏至性的发展.就是造成新时期文学中“泛性化”的直接和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之所以仅就文艺复兴消极闪素的影响分析论述.主要是考虑到过去我们忽视或不能坦承文艺复兴的消极因索及其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写作本文的目的就是要我们理性地、正确地对待文艺复兴。有勇气承认文艺复兴消极闪素对我圆新时期文学造成的负面影响.这也委实是一篇短文只能承担的任务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写作和修改中.得到浙江大学中文系王元曩教授的悉心指导.特此致谢。l参考文献:(驭参朱光潜:<西方芙学史>上蓉。人民文学出版社(京)1981年版。P146。(参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逾集>第三豢。人民出版社(京)1972年版。P445。(D圣·佩韦:‘什么是古典作謇?>.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P197—198。(D王元骧:‘康德芙学的宗教精神与道德精神>.

<浙江学刊>(杭州)2006年第l期,P80。(D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P34。⑦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

北教育出版社(石家庄)1998年版.P429。⑧赍尔巴哈:<未来哲学原理>,<西方哲学原著选

读>下册.商务印书馆(沪)1982年版。P489.⑨朱立元:‘从新时期到斯世纪:“文学是人学”命

题的再阐释一兼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人学基础>.<探索与争鸣>(沪)2008年第9期。P7。

(作者单位:安康职业技术学院)

2011.2下半月、蜻‘弋戈辱153万方数据语言。放荡形骸。最终导致了与波拉恋情的终结。忙碌的社交生活中.安焱似乎忘记了失恋的苦恼。重新开始对异性的追求。而此时。逢场作戏成了他与异性交往的显著特征。结交的异性也多为同类.如新女友多丽。安森和多丽之问并非真诚交往.而是互相填补寂寞空虚.满足彼此的虚荣心。彰显彼此来自上流社会的优越感。当多丽终于爱上安森时。却被安森无情抛弃。似乎这种结局能令安森获得虚荣心的某种满足.即风流倜傥.却又不必认真对待感情。在处理婶婶艾德娜婚外恋的问题上。安森无视艾德娜的内心感受。首先考虑的是家族的名声,。这是他的城市.他想,他的姓氏在这儿已荣耀了五代人。没有任何变化能改变它在这儿的永久地位.因为变化本身是他及其同样姓氏者赖以把自己与纽约精神等同起来的主要基础。财力与坚强的意志兼备——较为软弱的人面对他的威吓根本无计可施——使他扫清了蒙在他叔叔名字上、落在他家族姓氏上、甚至是聚在车里他身旁这个浑身颤抖的女人身上的所有灰尘。”在成功化解了这则。出轨丑闻”的过程中。富家公子的优越和傲慢表现的淋漓尽致。作者也委婉地谴责了上流社会的为所欲为和冷酷无情.安森的言行代表了他所处阶层的普遍特点:金钱.名望,女人,享乐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三、主人公的内在性格分析——弧独失落.内心脆弱.空虚茫然从作者的叙述来看。似乎富家子弟安森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能主宰着自己的命运.自如的支配肴自己的生活和未来的方向。如他从小出身豪门.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接受良好的教育,成为社交圈的核心人物;事业蒸蒸日上.交际繁忙热闹。然而,他们的各种急于表现自我、追求奢侈生活的行为往往都隐藏着内心世界的失落和无助。这种繁华似锦的生活表面难以掩盖了主人公内在精神世界的孤独.失落.空虚和茫然。在作者不经意的叙述中.我们能察觉到安森偶尔表现出的脆弱的内心和孤独的灵魂。与波拉交往时.安森时常流露出上层社会的优越感和玩世不恭。在正式场合他的温文而雅吸引着渡拉。而另一些私人场合他的粗俗无理又让渡拉非常困扰。当他知道波拉订婚后.他几乎无法再掩盖内心的失落感。然而.他仍旧用繁忙的工作来掩饰自己恶劣的情绪。如作者所描述的那样:。那天上午,他猛灌了一通威士忌。然后去办公室.一刻不停地工作起来——害怕一旦停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晚上.他象平常那样外出.对所发生的一切守口如瓶;他依然热忱、幽默.并没有失魂落魄。但是。有一点他却无能为力——连着三天.不管在什么场所。不论和什么人在一起,他都会突然低下头.用手掩面.象个孩子似地失声痛哭起来。。多年来形成的外表上的坚强和从容终于无法包装住内心的脆弱和租悲伤。当几年后波拉带着家人出现在他面前时,安森更加无法掩饰自己的失落感。他感到生活的假面已经撕去。留下的只有孤独和荒凉。他靠拼命工作和独自旅行来捧遣自己的苦闷情绪。154娉代支辱/2011.2.F'-T-月和渡拉分手后.他的时间和精力更多的投入到工作中,他热心帮助朋友处理生活琐事,无论是工作难题.经济纠纷,甚至包括朋友的家庭矛盾。这种忙碌生活掩盖了他孤独的灵魂。随着家族的分散.安森开始感受到无奈的孤独感。原来的朋友们分别有了自己的家庭.不再有歌舞升平的生活。安森陷入极度的孤独中,他似乎变成了婚姻的旁观者。失去了波拉的爱情,安森对感情不再执著。一方面内心深处无法摆脱过去的情结,另一方面感到幻灭的临近。于是便陷入一种无法摆脱的失落意识中。“我永远不会结婚,我见过太多婚姻了。我知道美满婚姻是非常难得的东西。再说,我也太老了。”这句话充分表现了安森对婚姻热情的疏离。消极的对待他的人生。此时的安森没有家庭。没有朋友.没有爱情。陪伴他的只有孤独和失落.以及表面优越感带来的内在的精神空虚。四、主人公的双重性格反映的时代特征如同作者在开篇所写:“如果以单个的人作为开始之笔.没等你明白过来.你发现你已创造了一类典型人物;如果是以一类典型作为开始,那你会发现你所创造的——什么也不是。”安森的双重性格绝不仅仅代表他个人.而是反映了一定的时代特征。‘富家子弟>反映的恰恰是20年代美国战后的社会生活。主人公安森恰恰是这一时代大多数富裕阶层青年的典型代表。人们追求金钱享受以及放荡不羁的生活,内心茫然。焦躁不安,传统的价值观受到年轻人空前的质疑。他们反叛老一辈所遵从的道德标准。认为。所有的神明都已统统死光。所有的仗都已统统打完。所有的信念都已统统完蛋”。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令他们感到迷茫.不知所措。他们的种种急于表现自我。追求奢侈生活的行为都隐藏着某种自我放逐自我毁灭的悲剧意识。因此,富家子弟安森表面呈现的强大契合了这个时代的虚假繁荣:安森内心世界的悲哀在一定程度上是时代的悲哀.深藏内里,不易察觉,反映出这一时代人们真正的失落和茫然。

参考文献:【l西唰d,F.Scott.The

RichBoy[A]JamesCochrane.

11lePenguinBookofAmericanShortStories【c1.aeiji嗜ForeignLanguage

Press.1994.

【2]Stem。MiltonI乙11leGoldenMoment:TheNovelsofF.S.Fitzgerald【M】Urbana:UniversityofIllinoisPress,

1970.f3】傅景川.二十世纪芙国小说支瞰】.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4】李维屏,英蔓现代主义文学概现【M】.上海:伤害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5]y-长荣.现代美国小说家史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6.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学院外语学院J

外陶文学研究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