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黑格尔逻辑学3共68页
具体 存在
解说黑格尔“超感性的世界”
逻辑是系统反思:规律 理性的反思:本质对比
超
逻辑学 对象
感性 世界同样 有直接性,有
观点是动态反思:现象 本质的反思:事物变化
超感性 世界
存在,但却是反思
的、本质的存在。本 质还不具有实有,但它 有,而且比有的意义更深
反思的存在:事物概念 存在和关系一体的形式
刻;事物是反思的存在的开
图解外与内的对比:认识形式和属性
逻辑关系
现实 本质与存在
两 种 形
两式个层 次
二律背 对反
立 统 一
无限的概念对比 逻辑性:内外两种形式
间接的本质对比 矛盾性:两个对立的规定
认识形式和属性
直接的形式对比 两种认识:整体和部分的对比
第三部分现实具有的逻辑结构图
现实
绝对物
现实
绝对的对比
绝对物的展示
偶然现实可能必然
• 现象世界——本质世界——根据。逻辑图为:
图解现象的和自在之有的世界
存在的世界 规律的王国
存在的世界 自在之有的世界
现象环节包含两种属性:过程 中的长在和消解。现象的建立起 来之有就是规律。静态的规律是 现象的基础,不是现象的根据, 乃是直接性的统一。它的内涵是 形式对立,本质同一。即对立统 一关系。属性是对立性和同一性 二者不可分割开。
• 我们以逻辑模式演化 过程为例,解说整体 和部分之间是两个环 节的关系。图中每个 逻辑图都是认识的一 个环节,整体则是将 它们综合起来,系统 把握的逻辑模式。这 就是黑格尔所说:整 体是一的连续。
整体、部分与环节之间关系的解说
整体
肯定的独立性 整体是构成自在自 为之有的世界的独立 性。反思把握的是向 对立面转化和质变的 过程。以它的他物( 即对立面)为它的真 理。整体的内涵是一 的连续,质变过程。
解说本质存在和具体存在的内涵
• 存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在认识论中存在的属性 分为具体环节和本质环节两个层次。本质环节的 属性是质料和形式的对立统一,具体环节的属性 是特性和物质。逻辑图为:
超感性世界的内涵是本质存在
规律
本质之间 的联系
自在自为之有 超感性的世界 直接抽象的本质
本质 存在
存在的世界 感性的世界 直观反映把握的形式
在矛盾环节 对立消失了
根据:本质的世界 规律是本质的对比
两个总体 属性对立
二律背反: 矛盾性
本质的对比:自身具有的逻辑结构图
本质的对比
整体与部分
力及其外在化
外与内的对比
单纯的形式对比
力的存在条件
存在和关系
直接和间接两方面
力的相互作用
本质和过程
部分是整体一环节
力的属性是矛盾
过程和模式
解说自身和他物本质同一、形式对立
图解黑格尔的《逻辑学》(三)
编号:006 思东创作室
蒋忠明动画法的系统应用
本质论第二部分现象的三个环节逻辑图
现实
本质的对比 整体与部分对比 力及外在化对比 外与内的对比
认识过程
现象 现象的规律 现象和自在之有的世界 现象的消解
本质存在
存在 事物及其特性 事物由物质组成 事物的消解
本质论第二部分现象的逻辑结构图
解说自在之物与自在之有的关系
• 自在之物属于本质存在范畴,它的表现形式是自 在之有,是直接性的存在形式,即本质的显露方 式。逻辑图为:
解说:事物即关系的属性、形式和特点
本质存在
存在:本质关系
┌直接性:存在物 具体存在┤两种形式
└间接性:事物
事物及其特性
本质是三个环节:三段式法 特性是两个层次:直接和间接 作用是两种形式:外部和内部
逻辑形式:本质的对比
逻辑规则:本质同一形式对立
本质和现象两个层次对立统一
现象规律和本质规律之间的关系
本质规律
本质的对比
两
个 层
现象的消解
次
静态和动态本质同一
认识属性
现象的和自在之有的世界 关系为本:现象和规律一体
现象规律
现象的规律 直接性和间接性对立统一
现象的三个环节具有的核心内容
现象的规律
现象是间接认识 把握的非本质东西。 它的属性是形式对立 本质同一。由此构成 矛盾概念的内涵。对 立性是形式特点,同 一性是本质属性。这 是两个层次的认识, 对立和同一两种属性 是现象的规律。
解说存在的本质和运动的本质
• 自在之物属于运动中呈现的本质的直接物。运动 、转化对于自在之物同样是本质的。二者的区别 表现在一个是存在的本质、静态形式;一个是运 动的本质,动态形式。在这种最初的或直接的存 在中,却分散为漠不相关的规定。逻辑图为:
解说非本质存在与本质存在的关系
• 非本质的存在,属于变化中直接显露的形式。它 具有直接性。本质存在具有间接性,它是以关系 形式出现的存在,理性认识的产物。两种存在形 式都是自在之物具有的。区别在于本质的存在和 非本质的存在认识形式不同。逻辑图为:
解说事物的消解:知性、理性、动态
直接性 物质 有限概念 存在属性
间接性 事物 无限概念 关系形态
本质性 事物的消解 本质属性 转化质变
用菱形结构法解说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
现象的规律 现象交替中自身等同
长留不变的东西
现象
映象和存在的统一
本质和非本质的关系
关系
同一
对立
根据
现象和本质对立 自在之有的世界 与现象世界对立
用逻辑图解说力及其外在化的对比
力的条件 存在的属性 形式和特点
直接性
对立性
力的推动 关系的属性 形式和状态
间接性
力的无限 直接性是有限 能动性是转化
本质性
内外形式同一 属性对立
解说内与外:两种形式的同一
• 按照这个规定,外不仅就内容说,等同于内,而 且两者只是一个事情。——内外一体,相互转化, 这是辩证逻辑关系的体现。
部分
否定的统一 部分是曾经成为 现象世界的直接存 在。存在形式自身 具有的多样性、变 化性、统一性。部 分的内涵是量变过 程。二律背反组成 了整体和部分的矛 盾。
环节
两方面被建立 为环节。在自身中 是直接的矛盾,并 且扬弃自身。相互 转化的关系。对比 的真理在于中介: 整体是质变过程, 部分是形式变化。 两个层次的认识: 两极对立中介同一
规律的王国 自在自为之有 规律是过程中的本
质关系,即本质的否 定性。现象的规律是 形式变化,过程的属 性。本质的规律是转 化和质变。根据是矛 盾的运动。自在自为 之有的世界与显现的 世界二律背反。
客观世界、现象世界和本质世界
理性 本质的世界 反思的存在
映象:显现的世界 直接的存在
静态形式同一
思维和存在二者属性对立
• 第一个命题:有是本质,指的是运动中的存在属 性。第二个命题:本质是有,指的是本质存在的 属性。运动中的存在和本质存在二者之间是对立 统一的关系。这种对立统一表现在形式和本质两 个层次之间。逻辑图为:
解说现象和现象物的内涵
• 存在本身在运动环节的概念是现象,这是直接抽 象把握的观点。间接抽象上升到本质高度。现象 物表明它把握了运动环节本质的东西,与现象处 在不同的认识层次上。逻辑图为:
现象和本质世界
现象是各种关 系的表现形式,现 象中的同一性是规 律。由此构成理性 认识的三个环节: 关系——现象—— 规律。规律是过程 中的本质关系,与 显现的世界是对立 统一的矛盾关系。
现象的消解
显现的世界是 直接存在,本质的 世界是反思性的存 在。存在和过程二 者形式对立本质同 一。现象是静态的 对立同一,本质是 从对立到同一的质 变。二者在规律环 节实现了形式统一
现象
存在
现象
本质的对比
事物及特性
现象的规律
整体与部分
物质组成论
和自在之有世界
力及外在化对比
事物的消解
现象的消解
外与内的对比
现象的规律和本质的规律
本质
两个层次 矛盾和逻辑
现象:三个环节
静态动态逻辑 关系的各种形式
认识的两个层次
存在:两种形式
概念:关系的形式:本质存在 名称:存在的属性:具体存在
解说两个命题:有是本质,本质是有
直│外在存在 接│关系形式
间│自在之物 接│动态关系
自在之物:本质 有-实有-将有
特性:关系的形态 本质存在自在之有
事物的相互作用 外部分离内部一体
解说:事物由物质组成
知性环节 物质或质素 颜色、嗅觉、味觉 称作质素 电磁称作物质 事物由不同的 物质或质料组成
理性环节
进到概念关系高度 用事物取代物质 ┌直接性:物质 └间接性:事物 ┌抽象性:统一体 └本质性:矛盾
• 一个总体,指运动全过程。这个总体作为一个对立物,包 含自身和他物的统一,本质的运动就是向对立面转化,以 它的他物形式存在。变化的两个环节构成了整体,整个运 动过程体现了“一分为二”的特征。矛盾关系从内部对立 的形式发展到外部对立的形式。逻辑图为:
解说思维环节的对立统一关系
• 但对比所包含的同一,最初还不完全;每一相对者在本身 中都是总体,这总体才只是一个内在的东西;对比的方面 最初在否定的统一的规定之一中建立;每一方面自己特有 的独立性就是那构成对比形式的东西。因此,它的同一只 是一种关系,每一方面的独立性是落在这种关系之外,亦 即是落在每一方面之内;那种同一和独立存在的反思的统 一还没有呈现,实体也没有呈现。P157
实体性的对比
绝对属性
相对或实在的
因果对比
绝对物的样式
绝对的必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相互作用
逻辑图解说第三部分现实
内与外两种形式的同一是倒置关系
• 思维和存在两个环节,构成了内与外的两种同一 。知性环节:思维是形式,存在是内容。这是本 体论环节的特点——外部对立。理性环节:作为 纯形式,本质同一,相互倒置。这是认识论环节 的特点——内部一体,层次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