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利竞争情报分析

专利竞争情报分析

第三章竞争情报分析方法•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统计等多种研究手段,在竞争情报分析研究的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如:–专利分析法–定标比超方法–SWOT 分析方法一、专利竞争情报分析方法1.专利竞争情报是围绕专利情报而展开的,是指竞争主体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和保持优势,对竞争对手、竞争环境及自身的专利情报进行合法地搜集、控制、分析和综合,并对其技术或战略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形成持续的、增值的、不为竞争对手所知的、对抗性的核心能力,为战略和战术决策提供依据的智能化活动过程。

2.专利竞争情报分析专利竞争情报的分析(Patent Analysis)是竞争情报分析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指跟踪、研究、分析某一领域及竞争对手的专利发明以获得超越竞争对手优势为目的的竞争情报分析。

•如果一个公司获取了一项专利,那么这项专利所产生的四种应用中的每一种都会给公司带来竞争优势(见图)。

专利竞争情报分析主要就是在占有大量相关情报的基础上,对图中的8种变量进行综合权衡,从而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专利竞争情报分析的应用3.1在企业竞争地位分析中的应用哪些企业正在这一技术领域从事领先技术研究,谁是技术研究的领先者,主要的研究队伍、研究人员;哪些国家处于该领域的技术前沿;哪些技术是重要性正在上升的技术;哪些技术是重要性正在下降的技术。

•专利申请数量的变化也能反映出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在进行专利竞争情报分析时,只要把握本行业的技术发展动向和速度,以年度为横坐标,专利数量为纵坐标,绘制出专利数量变化的曲线,就能对本行业技术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行分析,预测各项技术的发展速度及前景。

3.2在竞争对手分析中的应用(1)确定竞争对手将本行业的有关专利数据按各个申请人申请专利量的多少进行排序,以专利申请数量多的为主要竞争者,反之则为次要竞争者,以此确认竞争者。

(2)分析竞争对手的特点及实力把竞争对手申请的全部专利按类别进行排序并考察其分布情况,可准确判断出竞争对手的研究与开发重点所在以及竞争对手的技术政策和发展方向。

(3)确定协作伙伴寻找合作伙伴也是由于受到竞争的压力,采用以上方法同样可以确定协作伙伴。

3.3在竞争性新技术评价中的应用(1)发现新技术生长点并评价技术的成熟程度通过专利竞争情报分析,从用途、原理、材料、结构和方法5个方面重点考察有关专利,判断某项技术的成熟程度,及时发现该技术的生长点。

(2)评价新技术的发展前途从专利数量和专利申请的变化情况,可以反映出某项技术的兴衰。

3.4在技术引进决策中的应用(1)通过专利信息分析了解国外同类技术的发展状况,对所要引进或合作的技术项目进行评价和预测,避免盲目引进。

(2)在与技术项目有关的技术领域中所拥有的专利进行调查,判断各家的技术实力及其在世界技术市场上的竞争力,选择最强有力和最有前途的贸易伙伴。

3.5 在技术引进项目合同签署中的应用(1)要把对引进专利技术的法律状态摆到重要的位置。

一件专利申请一般要经历几个步骤:专利申请、初审、公开、实审、授权、授权后(异议、撤销、无效)、终止等程序。

对一件专利技术的法律状态的调查应包括一项专利是何时申请,何时获得专利权,何时将失效,授权后是否被撤销或无效,现在是否仍是有效专利等调查分析。

某些外国公司常以非专利技术冒充专利或以未授权的专利申请冒充已授权的专利,以失效专利冒充有效专利,蒙蔽我方,收取高额技术使用费。

(2)不应为非中国专利支付专利使用费。

专利的地域性原则是指各国按照本国法律规定审批专利申请,授权的专利也仅在本国有效。

对外国专利,本国法律没有保护的义务,所以只要产品不出口到该技术取得专利权的国家或地区,本国企业、公民可随意实施。

因此为外国专利支付专利使用费是不合理的。

(3)专利使用费和技术秘密使用费应分别计算。

现在国内技术引进合同,几乎都是将专利使用费和技术秘密使用费二者合二为一,这对受方十分不利。

专利技术是公开技术,每件专利都有自己的有效期限,其使用费随引进时该专利剩余有效期限长短不同而异。

技术秘密依靠合同约定保护,保护期限随合同不同而可以有不同约定,一般不超过合同有效期限。

鉴于上述理由,专利和技术秘密的使用费应当分开计算支付。

3.6 在竞争战略制订中的应用专利竞争情报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竞争战略,无论是对竞争地位的分析,还是对竞争对手的监视,最后总是要落实到竞争战略的制订。

专利竞争情报分析贯穿于竞争战略的每个阶段,正确分析所处的竞争环境、竞争态势、竞争对手等情况,是制定正确专利战略的必要条件。

4.专利分析方法4.1 定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主要是通过专利文献的外表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也就是通过专利文献上所固有的标引项目来识别有关文献,然后对有关指标进行统计,最后用不同方法对有关数据的变化进行解释,以取得动态发展趋势方面的情报。

(1)统计的主要指标•专利数量–某一技术类别的专利数量可以用于衡量这一技术领域技术活动的水平;而某一公司或某专利权人历年申请的专利数量反映了其技术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发展趋势等。

•专利被引频次–某一专利被后续专利引用的次数可以反映此专利的重要程度,因为一项重要的专利出现以后,会伴随出现大量的改进专利产生,这项重要专利会被改进专利重复引用。

•同族专利数量某一发明的同族专利数反映了这个公司专利申请地域的广度,也反映了此发明的潜在价值。

•即时影响因子即时影响因子 = 公司专利的年平均引文量/数据库中全部专利的年平均引文量即时影响因子值越高,代表该公司技术实力越强,技术越领先。

•技术生命周期技术生命周期 = 专利件数/专利权人数该指标可以判断技术生命发展的阶段——新兴期、成长期、成熟期、衰落期。

•技术力量技术力量=公司的专利量×即时影响因子该指标可评估该公司专利组合的力量。

(2)专利的分布研究以上述指标为基础,进一步研究专利技术按时间和空间分布的规律,可获得对主体竞争有价值的研究结果。

•专利技术按时间的分布研究即以时间为横轴,专利申请量(或批准量)为纵轴,统计专利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一般用于趋势预测。

任何技术都有一个产生、发展、成熟及衰老的过程,历年申请的专利数量、专利引文数量变化可以确定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活跃时期,为科研立项、技术开发等重大决策提供依据。

而对不同技术领域的专利进行时间分布的对比研究,可以确定在某一时期内,哪些技术领域比较活跃,哪些技术领域处于停滞状态。

•专利技术按空间的分布研究将某一技术类别的专利申请按专利权人进行统计,可以得到某项技术在不同公司或企业间的分布,了解哪些公司或企业在该领域投入较多,专利活动较活跃,技术水平较领先;而对不同技术类别各公司的专利频数进行统计,可以了解各公司最活跃的领域,即其开发的重点领域。

另外,通过检索某一专利的同族专利,可以得到这些专利申请的地理分布,从而判断其商业价值,了解某公司技术输出的重点领域;也可以为技术引进提供依据,为产品出口避开对方的保护区提供情报。

(3)定量统计的类型在定量分析专利信息时,统计对象一般是以专利件数为单位,统计可从专利分类、专利权人、年度、国别等不同角度进行。

•当按分类对专利信息进行统计时,根据各个领域内专利数量的多少,可得知哪些科技领域的发明行为最为活跃,哪一种技术将会得到突破,哪些技术即将被淘汰。

一般来说,同类专利的申请人、专利权人是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

只要通过同类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找出技术产品上的竞争对手。

在同类专利申请中,专利申请项目越多,专利授权越多,说明这个行业的竞争力越强。

对于专利申请的数量,一般被授予专利权的数量仅占申请量的1/10左右。

因此,专利权人又比申请人更值得研究。

如果对专利信息按国别进行统计分析,就可以发现被统计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及其在各个领域所处的地位。

这种统计结果有助于企业了解某一时期各国科研和开发的重点,以及国外大公司、大企业的技术开发情况和国际市场的占领情况。

对于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的统计分析中,有的只是技术上的对手,有的是产品上的对手。

比如:–著名的研究机构或高等院校,这类是属于技术上的对手,而具有大规模生产开发能力的企业是产品生产销售上的对手。

•宏观的定量分析研究还可以找出与企业相关技术的增长情况。

美国专利商标局曾经通过统计专利技术增长率来表现“热门”技术。

•专利技术增长率是指某一技术领域内(或某一国际专利分类号)最近三年的专利授权量与过去十年的授权量之比。

例如:通过将1975—1977年的三年间美国各小类增长率列表分析,发现在此期间,防污染和有关能源的技术是最活跃的领域。

•专利文献的定量分析还可以看出某一领域技术的发展过程。

•国外有人把专利技术的发展过程分四个阶段:–萌芽阶段——重要的基本发明的诞生,如1994年高清晰度电视处于萌芽阶段。

–生长阶段——基本发明纵向发展和横向转移,其应用发明专利逐渐遍及相关领域。

–成熟阶段——技术趋于成熟,一般改良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大量涌现。

–衰老阶段——技术日显陈旧,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量逐渐减少,而外观设计和商标的申请量却相对升高,如目前电话机的专利申请最具有代表性。

•还可利用一些统计参数对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度量。

技术生长率V:V=a/A其中a为当年发明专利申请数(或批准数),A为追溯5年的发明专利申请累积数(或批准累积数)。

连续计算数年,V值递增,说明该技术正在萌芽或生长阶段。

技术成熟系数α:α=a/(a+b)其中a同上,b为当年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或批准数)。

连续计算数年,α值递减,反映技术日趋成熟。

技术衰老系数β:β=(a+b)/(a+b+c)其中a、b同上,c为当年外观设计专利或商标申请数(或批准数)。

连续计算数年,β值递减,预示该技术日渐陈旧。

新技术特征系数N:N=V2+α2其中V为技术生长率,α为技术成熟系数,是反映某项技术新兴或衰老的综合指标,N值越大,新技术特征越强,预示越有发展潜力。

4.2定性分析方法专利信息的定性分析是指通过对专利说明书的内容进行归纳、分析,了解某一技术发展状况的方法。

由于专利信息在时间、空间上高度分散,这就需要根据专利信息提供的各种著录数据,•如:国家、发明人、受让人、分类号、申请及授权日期、引证文献等来围绕特定的调研主题进行专利信息的搜集。

•通过对专利说明书内容的归纳和分析,按技术特征来归并有关专利使其有序化,区别出基本专利与派生专利,找出其中的重要专利。

•定性分析是对专利信息的一种技术分析,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专利信息工作者与专业技术人员密切配合,也需要辅之以现代化的数据存贮与计算手段。

定性分析一般用来获得技术动向、企业动向、特定权利状况等方面的情况。

可以从发明的用途、原理、材料、结构和方法5个方面来考虑重要专利的内容,并将重要专利按照内容的异同分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