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学作业大一建筑单体分析案例

建筑学作业大一建筑单体分析案例

• 室内空间
卧室,私密性
平台
平台
平台
作品分析一
• 立面和材料
白色的钢结构 玻璃 木材 涂料
作品分析一
• 各功能空间展示
厨房空间
卧室空间
学习办公空间
卧室空间
学习办公空间
学习办公空间
东立面
作品分析一
• 剖面图纸
作品分析二
• 英良石材档案馆及餐厅
建筑设计: Atelier Alter 主要设计师:卜骁骏 张继元 设计团队:覃凯 李振伟 杜德 虎 刘同伟 业主:北京天成英良石材有限 责任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北苑 北湖渠酒厂国际艺术园F11001 成本:280万人民币 面积:472平方米 时间:2016年
作品分析一
• 空间效果
阳台空间
各平台空间视线交流
各平台空间视线交流
作品分析一
• 剖面和功能
颠覆了传统的层的概念,受居住在树上的概念启发,它宽敞的室内由21块独立的、不同高 度的楼板构成,楼板与楼板之间又有楼体相连接,这样就形成了不同高度的视线交流。如 果说这房子本身是棵树木,内部的一层层台阶形成了书页一样的效果,形成了一个网状的 关连,这和住在树林中的感觉很像的。
作品分析案例
设计师 建筑名称 分析重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李晓东
密斯 密斯 密斯 藤本壮介 张永和 SANAA SANAA 巴埃萨 阿尔瓦· 阿尔托
篱苑书屋
吐根哈特别墅 巴塞罗那德国馆 乡村砖宅 Tokyo apartment 十年大事记馆 森山住宅 金泽21世纪美术馆 阿森西奥住宅 珊纳特赛罗市政厅
作品分析一
• 设计概念
树的概念 设计师表示这个像树一般的住宅的精妙之 处就是它们的每个空间不是垂直层面上独 立的,而是以一种独特的关系相连着。你 可以听到上面或是旁边空间中人说话的声 音,也可以从一个“树枝”跳到另一个 “树枝”上,也可以在不同的“树枝”之 间开展对谈。在这种空间密集式的居住模 式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多元化的生活方 式。 “一棵树的有趣之处在于,它所形成的各 个空间不是隔绝孤立存在的,而是在一种 独特的关系中相互连接。散落在不同树枝 上的成员可以进行跨越树枝的交流。这是 发生在高密度居住空间里珍贵的时刻。”
作品分析一
• 建筑形态
建筑形态就像一摞堆叠在一起的方盒子,相互错落的外部框架形在立面的各个 不同高度上形成了丰富的内部空间。 每个带阳台的小房间都与室内爬梯相连,让居住者能自由的在住宅中活动。不 同比例、大小的长方形窗洞让住户能远眺周边的景色,同时上层空间没有设置 固定的隔墙,这样一来,室内的视线交流也更加自由。
在这个房子里,材料本身的 工艺影响了建筑空间逻辑的形成, 而空间又成为了材料本身表达的舞 台。设计团队通过设计崭新的建筑 构造从而使得建筑层面的空间与细 部层面的材料相互交织、相互诠释 着对方。
▲入口空间
作品分析二
▲一层展览空间分解轴测图
作品分析二
▲二层展览空间分解轴测图
作品分析二
▲二层展览空间分解轴测图
建筑空间形态
具象和抽象的相互转换
1
作品分析案例
CONTENTS
目录
2
作品分析一
3
作品分析二
作品分析案例
设计师 建筑名称 分析重点
1
2 3 4 5 6 7
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 柯布西耶 库哈斯 路易斯· 巴拉干 张轲
小筱邸
光之教堂 Ito House 萨伏伊别墅 波尔多住宅 巴拉干公寓 微胡同
作品分析二
一个倾斜75°的入口墙面由石材工 业的开山面废料叠拼而成,它给建筑的 整体特质定下了基调:在这里,石块上 工人的钢钎的痕迹与粗野的石头自然面 交织在一起,灯光照射下每一块不起眼 的石头都在闪烁着自己的身世。
▲入口空间
这些界面的物质化过程是对石 材本身的重新诠释的过程,这些构 成界面的石材完全来自回收石材厂 的废弃石料:一道由几千个10cm见 方的石块形成的透光墙体隔开了这 个建筑与街道,在这个界面上,有 三个漏斗状的开口分别是入口、天 窗和餐厅窗,这个透光墙体同时还 围合了一个庭院。
作品分析二
项目介绍
这是一个废旧厂房改建项目,业主想通 过这个项目的落成提供一个小型的石材 展示馆和餐厅等配套设施,一方面可以 向公众展示不同的石材品种和加工工艺, 一方面能够提供一个与设计师交流的场 所。
作品分析二
设计思考
在设计的考察过程中,设计团队发现石材工业亘古不变的从自然到人工、从粗糙到细腻的 历程中,最为有力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角力关系的就是人们使用楔子或钻头连成一道开山面从 而将石材一块块从自然山体分离下的一刹那。
作品分析一
• 平面和私密性
该住宅既是连贯的一间房,同时也是一系列房间的组合。宽松的功能区设置与独立的楼板为不同规模 的活动提供了适当的环境。阳台和活动空间置于南侧,休息工作空间置于北侧,体现了公共性和私密 性。当两人想要亲近时,住宅提供有私密空间;一群客人又能分布到整个住宅不同的空间里。
作品分析一
▲小型的图书墙
作品分析二
▲庭院
作品分析二
作品分析二
▲立面图
▲剖面图
作品分析二
▲剖面图
作品分析二
▲剖面图
作品分析二
▲剖面图
作品分析二
▲细部
作品分析二
▲细部
THANKS
建筑空间形态体验认知
室内空间的营造
空间的流动性 空间的分割与连通 动态空间 形体与空间的关系 结构空间的可达性 与城市肌理的融合、 平面与立面相呼应 空间 光与空间 建筑语言
作品分析案例
设计师 1 2 3 4 阿尔瓦· 阿尔托 路易斯· 康 董功 格里特· 托马斯· 里特 维尔德 建筑名称 路易斯· 卡雷住宅 艾修里克住宅 昆山有机农场游客互动中心 乌德勒支住宅 秩序与空间 立面的设计 立面构成 分析重点
作品分析二
▲石墙受力分析
作品分析二
▲一、二层流线分析图
作品分析二
小型的餐厅、酒吧和咖啡厅在 旁边的一个空间中类似的被几个平 面分割开来,这里是设计师和石材 商沟通和休息的空间,所以还融合 了一个小型的图书墙。在这里设计 团队非常关注家具对使用者的感受, 几乎用石材为原料重新设计了除椅 子外所有的家具,试图展现石材在 室内中的崭新的表现能力,一个绵 延的织物般的石材铺地将这三个功 能融为一体。
光影、材料、空间
光影 空间 流线 流线、功能 流线、功能 空间
8
9 10
藤本壮介
斯蒂文· 霍尔 李晓东
NA住宅
西雅图大学圣伊纳哥教堂 桥上书屋
流线、空间
光影、空间 流线、人文
作品分析案例
设计师 1 2 3 4 5 6 7 8 9 10 董功 董功 赵扬建筑工作室 胡越工作室 TAO 迹 ·建筑事务 所 卜骁骏 张继元 祝晓峰 祝晓峰 华黎 华黎 建筑名称 华润置地广安门生态展廊 合肥东大街售楼处 柴米多农场餐厅和生活市集 前门东区两个院子 从四合院到四分院 英良石材档案馆及餐厅 朱家角人文艺术馆 东来书店 水边会所 半山取景器 视线、结构 流线、功能 环境、视线 分析重点 流线、材料 流线、空间 材料、流线 改造、肌理、环境 肌理、传统空间再 造 从材料到建筑演化
▲几千个10cm见方的石块形成的透光墙体 ▲倾斜75°的入口墙面
作品分析二
二楼的石材档案区▲ ▲一楼的展览、集会大厅
一道连续的由7cm厚的毛石水 平向叠拼的屏风墙分隔开一楼的展 览、集会大厅和二楼的石材档案区, 这两个区域的私密性的不同和展示 内容的不同需要这两个空间既要隔 离又要互相能够感知对方的存在。56贝聿铭
扎哈· 哈迪德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维特拉家具工厂消防站
流线
具有张力的形体
作品分析一
• NA 住宅
建筑师:藤本壮介 项目名称:NA住宅 项目地点:日本东京 建筑面积:592.0 sqm 项目年份:2011
作品分析一
• 项目简介
住宅是为一对年轻的夫妇所设计,它坐落在日本东京一片安静的街区里,与周围典型的日本高密度住 宅区的混凝土墙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一个被形容为是“独立性与连贯性融为一体”的住宅,它 既是单一的房间,也是一系列房间的集合。住宅注重空间营造,住宅可以是两个人的私密空间,也可 以是一群朋友的休闲空间。
作品分析一
• 剖面和功能
作品分析一
• 私密性
短跨距的设计使得便于使用纤细的白色 钢结构与轻薄的白色桦木楼板。至于基 本功能设施被藏在了何处:一些楼板被 装上了地暖,以便冬天使用;而精心设 计的开窗方式最大化了空气流动,提供 了夏季通风和降温的唯一途径。 采暖通风、卫生设备以及贮藏室和侧向 支撑结构,被置于小屋背后朝北的后墙 里。其他的侧向支撑由顶着天花板的书 架和集成在侧立面中的轻质混凝土板替 代。另外,窗帘的布置提供了临时的分 区,解决了对隐私和分隔的关切。
作品分析二
设计思考
有感于此,设计团队把 整个7米高的厂房大厅想象 成一个完整的巨石,通过一 些成角度的平面切割这个空 间,形成划分最基本的功能 空间的界面,接着抽掉空的 部分形成交通空间,留下实 在的部分容纳所需的功能: 展览、会议、档案等。而原 来那些切割空间的平面则遗 留下来成为空间之间的界面, 承载了分隔或联系不同功能 空间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