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最新版本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最新版本
.
6、物体表面、环境、衣物与餐饮具的消毒:
(1)对医院普通病房的环境、物体表面包括床 栏、 床边、床头桌、椅、门把手等经常接触的 物体表面定期清洁,遇污染时随时消毒。
(2)在处理和运输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 泄物污染的被服、衣物时,要防止医务人员皮 肤暴露、污染工作服和环境。
(3)可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应清洗、消毒后再使 用,对隔离病人尽可能使用一次性餐饮具。
(一)防护意识淡薄 (二)针、刀刺伤与割伤 (三)皮肤粘膜暴露 (四)空气污染 (五)其它相关因素
.
医务人员对使用后锐器放置不当,接触患 者血液等体液不戴手套,手术中对于易发生血 液喷溅情况未作有效防护措施,处理使用过的 注射器及针头时违反操作规程。这些都是医 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欠缺所至。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 防及处理
杨里珍
.
主要内容
一、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定义及分类 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因素 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 四、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处理
.
一、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定义及分类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临
床诊疗、护理及科学实验等职业活动过程中 被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有害因素影响,直接 或间接地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的情况。
2、戴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 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 ;医务人 员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 液、体液的诊疗、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 套;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 不能代替洗手。
.
3、口罩、面罩、护目镜和隔离衣 :有可能发生血液、 体液飞溅污染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 口罩、防护眼镜、隔离衣或者围裙等,减少通过破损 皮肤和粘膜感染的危险性。
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
水洗干净。
.
者;
二、要有感染性暴露源。
.
感染性职业暴露的评估
分型 :
轻度类型暴露: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 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无临床症状.
重度类型暴露: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 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有临床症状.
暴露源不明型暴露:不能确定暴露源者.
.
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因素
患者的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有可能
污染医务人员的手、眼、鼻、口。
当医务人员的手部皮肤有破损时,接触
具有传染性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就 有被感染的可能;当带病原体的血液、体液、 呕吐物、排泄物溅到医务人员的口腔粘膜、 鼻粘膜、眼粘膜均有可能造成感染。
.
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
(一)加强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教 育,强化自我防护意识,增强职业暴 露防护的自律性;
标准预防的隔离措施是根据各种疾病的主 要传播途径而建立的,如接触隔离、空气隔 离、微粒隔离、常规工具和虫媒隔离等5种, 后两种在西方国家已不实行隔离系统包括3种 即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实际上就是对血液和体液实施全面屏障隔 离。隔离的对象为“所有”的病人。对医护 人员而言,不管对象是已知或未知血液或体 液感染的病人,都应采用屏障隔离措施。
4、可重复使用的设备: (1)可复用的医疗用品和医 疗设备,在用于下一病人时根据需要进行消毒或灭菌 处理。 (2)处理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 的仪器设备时,要防止工作人员皮肤和黏膜暴露,工 作服的污染,以致将病原微生物传播给病人和污染环 境。 (3)需重复使用的利器,应放在防刺的容器内, 以便运输、处理和防止刺伤。 (4)一次性使用的利器, 如针头等放置在防刺、防渗漏的容器内进行无害化处 理。
.
四、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处理
(一)紧急处理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 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 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 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
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
种种资料表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中锐器 损伤居首位,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最常见的途 径,其次是意外直接接触血液。
.
医务人员最危险的职业暴露是针刺伤。
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
高危职业群体。80%的护士有被针尖刺伤的
经历,医生、检验人员也有针刺伤的危险。
被污染的HBV的利器刺伤受感染率达18%,
.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感染性 职业暴露
放射性 职业暴露
化学性 职业暴露
其他 职业暴露
.
医院感染性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
诊疗、护理活动时意外地被患者的血液等体 内物质污染,或被患者血液等体内物质污染 的针头、手术刀等锐利器械刺破自己的皮肤, 而有可能导致感染性疾病发生的一类职业暴 露。
感染性职业暴露必须具备两个要素: 一、要有接触感染性暴露源的职业从事
(4)复用的衣服置于专用袋中,运输至指定地 点进行清洗、消毒,并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污染。
.
7、急救场所可能出现需要复苏时,用 简易呼吸囊(复苏袋)或其他通气装置以 代替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8、医疗废物应按照国家颁布的《医疗 废物管理条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 无害化处理。
.
标准预防的隔离措施
(二)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及标准,贯彻 标准预防原则,加强自我防护;
(三)医院加强职业暴露预防资金的投入, 提供有力的职业安全保障,为医务人 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
标准预防的措施
1、洗手:接触每个病人前后,每次操作前后 都要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 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 速手消毒剂洗手。
针刺伤时只需0.004ml带有HBV的血液就足
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HCV污染的利器刺
伤受感染率为5.6%;被HIV污染的利器刺伤
或接触污染的血液而感染HIV的概率为0.4%。
暴露于含HBV的血液,感染率为6%~30%。
.
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如果没有
采取正确有效的防护措施,有被经血液、体
液、呕吐物、排泄物传播疾病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