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稀土发光材料DD

第七章 稀土发光材料DD


Ln(La----Lu) l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4f0~145s25p65d0~16s2
19
⑵ 稀土元素的价态
其中,横坐标为原子序数, 纵坐标线的长短表示价态变化倾向的相对大小。
20
⑶ 稀土离子的发光特点
+3价稀土离子的发光特点
①具有f--f 跃迁的发光材料的发射光谱 呈线状,色纯度高; ②荧光寿命长;
和硫化物成为长余辉材料的主体,代表 了长余辉材料研究开发的发展趋势。
61
⑴ 稀土激活的硫化物长余辉材料
硫化物长余辉材料的基质主要是锌
和碱土金属硫化物。
62
稀土激活的硫化物长余辉材料的发光 颜色较为丰富,尤其是红色发光是其他基 质长余辉材料尚无法实现的。 ZnS:Eu2+ ;SrS:Eu2+, Er3+ ; Ca1-xSrxS:Eu2+, Dy3+, Er3+
21
③由于4f轨道处于内层,材料的发光 颜色基本不随基质的不同而改变;
④光谱形状很少随温度而变,温度猝
灭小,浓度猝灭小。
22
在+3价稀土离子中,Y3+和La3+无4f电 子,Lu3+的4f亚层为全充满的,都具有密
闭的壳层,因此它们属于光学惰性的,适
用于作基质材料。
23
从Ce3+到Yb3+,电子依次填充在4f轨 道,从f 1 到 f 13,其电子层中都具有未成
11
这时,基质晶格M吸收激发能,传递
给搀杂离子,使其上升到激发态,它返回 基态时可能有以下三种途径:
12
①以热的形式把激发能量释放给邻近的晶
格,称为“无辐射弛豫”,也叫荧光猝灭;
②以辐射形式释放激发能量,称 “发光”

13
③S将激发能传递给A,即S吸收的全部 或部分激发能由A产生发射而释放出来,这 种现象称为“敏化发光”,A称为激活剂,S 通常被称为A的敏化剂。
63
⑵ 稀土激活的碱土铝酸盐长余辉材料
稀土激活的碱土铝酸盐长余辉材料是指 以碱土金属 (主要是Sr、Ca) 铝酸盐为基质, Eu2+为激活剂,Dy3+和Nd3+等中重稀土的离
52
低压汞放电主要产生254nm和185nm紫 外辐射,可见光辐射很微弱; 在高压汞灯中,原子密度高,原子间相
互作用大,造成所谓压力加宽、碰撞加宽等
现象,以致汞在可见光区的特征谱线
404.9mn(紫)、435.8nm(蓝)、546.1nm(绿)、
577.0~579.Onm(黄)等非常明显。
53
在高压汞灯的可见光辐射中,红光成分 太少,仅占总可见辐射的1%,与日光中的 红光比例(约12%)相差甚远。
辐射的光能取决于电子跃迁前后所在 能带(或能级)之间的能量差值。
9
在去激发跃迁过程中,电子也可能将一 部分能量转移给其它原子,这时电子辐射的 光能小于跃迁前后电子所在能带(或能级)的
能量差。
10
⑵ 发光过程
固体发光的物理过程示意图如下:
其中,M表示基质晶格; A和S为搀杂离子; 并假设基质晶格M的吸收不产生辐射。
31
可以作为激活剂的稀土离子主要是 Gd3+ 两 侧 的 Sm3+、Eu3+、Eu2+、Tb3+、
Dy3+。
其中应用最多的是Eu3+和Tb3+。
32
Tb3+是常见的绿色发光材料的激
活离子。
另外,Pr3+、Nd3+、Ho3+、Er3+、 Tm3+、Y3+可作为上转换材料的激活剂
或敏化剂。
33
可以通过选择基质的化学组成,添加适 当的阳离子或阴离子,改变晶场对Eu2+的影 响,制备出特定波长的新型荧光体,提高荧 光体的发光效率,故这类发光材料具有广泛

即:“荧光” 指的是激发时的发光
,而“磷光”指的是发光在激发停止后 ,可以持续一段时间。
17
2. 稀土的电子层结构和光谱学性质
发光的本质是能量的转换,稀土之所 以具有优异的发光性能,就在于它具有优 异的能量转换功能,而这又是由其特殊的
电子层结构决定的。
18
⑴ 稀土元素基态原子的电于层构型
Sc ls22s22p63s23p63d14s2 Y l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5s2
3
发光是一种宏观现象,但它和晶 体内部的缺陷结构、能带结构、能量
传递、载流子迁移等微观性质和过程
密切相关。
4
⑴ 固体发光与晶体内部结构
晶体中的能带有价带、导带、禁带。 但是,在实际晶体中,可能存在杂质原 子或晶格缺陷,局部地破坏了晶体内部的规 则排列,从而产生一些特殊的能级,称为缺 陷能级。
5
作为发光材料的晶体,往往有目的 地搀杂其它杂质离子以构成缺陷能级, 它们对晶体的发光起着关键作用。
显著的优点,例如,不受灯丝熔点的限制;
辐射光谱可以选择;发光效率远远超过热辐 射光源;寿命长,可达几万小时;而且在使 用寿命期间光输出的维持性能好。
39
⑵ 气体放电和气体放电光源
在特定条件下(例如强电场,光辐射、粒 子轰击和高温加热等),气体分子将发生电离 ,产生可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 下形成电流。这种电流通过气体的现象称为 气体放电。
,烘干。
在850~900℃加热,使之分解为 (Y,
Eu)2O3的混合物。
将混合物臵于坩埚中,在1250~
1300℃下灼烧3~5h,经选粉、过筛,得成
品。
50
51
⑸ 高压汞灯
高压汞灯是最早的高压气体放电光源。 低压汞灯中汞蒸气压极小,不足133Pa;
而高压汞灯的汞蒸气压为低压汞灯的数
千倍,普通高压汞灯的蒸气压大约在0.2~ 1MPa。
6
发光是去激发的一种方式。晶体中电 子的被激发和去激发互为逆过程。
被激发和去激发可能在价带、导带和
缺陷能级中任意两个之间进行。
7
被激发和去激发发生的过程如下:
①价带与导带之间;
②价带与缺陷能级之间; ③缺陷能级与导带之间; ④两个不同能量的缺陷能级之间。
8
电子在去激发跃迁过程中,将所吸收
的能量释放出来,转换成光辐射。
47
三种成分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制 成色温为2500~6500K的任意光色的荧
光灯,光效达80lm/w以上,平均显色指
数达85。
48
红色荧光粉的制备
将Y2O3和Eu2O3按一定比例混合
后溶于6mol/L盐酸,滤去不溶物,加 热近沸,以温度约95℃的15%草酸进
行沉淀。
49
热渍2~3h后过滤,洗涤沉淀至近中性
对电子,其跃迁可产生发光,这些离子适
于作为发光材料的激活离子。
24
非正常价态稀土离子的光谱特性 价态的变化是引发、调节和转换材料功 能特性的重要因素,发光材料的某些功能往
往可通过稀土价态的改变来实现。
①+2价态稀土离子的光谱特性 ② +4价态稀土离子的光谱特性
25
①+2价态稀土离子的光谱特性
峰在430nm附近。
29
⑷ 稀土发光材料的分类
①稀土离子作为激活剂 在基质中,作为发光中心而掺入的
离子称为激活剂。
30
以稀土离子作为激活剂的发光体是稀土
发光材料中的最主要的一类,根据基质材料
的不同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材料基质为稀土化合物; 如Y2O3 :Eu3+;
材料基质为非稀土化合物;
如SrAl2O4:Eu2+。
的卤磷酸钙荧光粉(卤粉),其量子效率较
高,稳定性好,原料易得,价格便宜,而 且可以通过调整配方比例获得冷白、暖白 和日光色的输出,这些突出的优点使它一 直沿用至今。
45
汞灯发光原理(发光效率和显色性差)
电子轰击Hg使其激发→受激Hg放出紫外 线(25.07nm, 185nm) →紫外线使Sb3+, Mn2+ 激 发→处于激发态的Sb3+和Mn2+返回基态时发 出光 (Sb3+为490nm, Mn2+为185nm),二者的
的应用。
34
② 稀土化合物作为基质材料
常见的可作为基质材料的稀土化合物
有Y2O3、La2O3和Gd2O3等,也可以稀土
与过渡元素共同构成的化合物作为基质材
料(如YVO4)。
35
⑸ 三基色原理
①将适当选择的三种基色(红、
绿、蓝
)按不同比例合成,可引
起不同的彩色感觉;
36
②合成的彩色光的亮度决定于三
+2价态稀土离子(RE2+)有两种电子层构
型:4 f n-15 d1和4f n。 4fn-15dl构型的特点是5d轨道裸露于外 层,受外部场的影响显著。
26
4fn-15dl →4fn (即d--f跃迁) 的跃迁发射呈
宽带,强度较高,荧光寿命短,发射光谱随
基质组成、结构的改变而发生明显变化。 与RE3+相比,RE2+的激发态能级间隔被
40
在电离气体中,存在着各种中性粒子 和带电粒子,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 作用,带电粒子不断地从电场中获得能量
,并通过各种相互作用把能量传递给其他
粒子。
当这些激发粒子自发返回基态时,发
出电磁辐射。
41
此外,电离气体中正、负粒子的复合
,带电粒子在离子场中的减速,也都会产
生辐射。
因而,气体放电总是伴随着辐射效应
因此,高压汞灯的光色显蓝绿,显色指
数低,仅为25,被照物体不能很好地呈现原
相关主题